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作 者: 杜德斌
导 师: 许军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国民经济学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中国
分类号: F82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47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是近几年,特别是自我国出现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跌的态势以来我国经济学界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之一。那么,如何认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调节经济运行中如何设计和实施货币政策,对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等种种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用逻辑和历史相融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补充的方法,系统研究了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本文前言部分首先论述了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两种不同概念和三类不同的分析方法,接着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具体分析,分五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1984——1992年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特点是在过松与过紧的货币供给之间剧烈波动。1985和1987的两次紧缩,由于时间短,力度不够,没能很好地达到调节经济过热的目的。致使1988年通货膨胀率达到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最高点,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加大调控力度,采取双紧政策,即1989——1991年三年治理整顿时期。尽管我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频繁波动,但货币政策的短期目标都得以实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预期目标基本相符,从而证明了直接调控方式的适用性。 第二部分,1993——1997年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一时期,货币政策始终以控制通货膨胀为出发点,通过贷款规模、货币供应量计划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段时期是中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对货币政策操作施加很大压力,社会各方要求放松银根的呼声较高,但中央银行坚持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原则不变,经济“软着陆”得以实现。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显著有效性有力地证明货币政策不仅可以影响价格等名义经济变量,而且能够影响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 第三部分,1997年至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采取了多种货币政策措施来调节信贷投放量和货币供应量,但由于受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问题的制约,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其实施力度相比,颇显乏力。本部分最后分析了造成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第四部分,三个阶段货币政策有效性比较与启示。通过比较,我国1997年以来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主要依靠间接调控方式的条件尚不成熟;“货币政策无效”命题成立的两个前提条件在我国并不 存在,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是有效的;直接调控方法和间接调控方法都是调节经 济的手段,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 第五部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为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 果应做到:保证中央银行决策的独立性;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 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加快 发展金融市场,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更大的空间;充分做好利率市场化的准备工 作,积极稳妥地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自1984年以来经历了计划经 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基础的不同和统计数据口径的差异,用复杂结 构模型方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方法分析货币政策在我国并不适用;采用具体历史 事件叙述分析法,系统论述了我国自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的货币 政策实践,不但从宏观上分析了货币政策的效应,而且从微观上分析了影响货币 政策效应的各种因素,肯定了我国1984年至1992年货币政策的作用,并且提出 直接调控工具和间接调控工具都是调控经济运行的手段,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 中,适当采用直接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能够更直接有力地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直接调控工具仍然具 有重要作用,但是,在设计和实施直接调控工具时一定要把握时机和力度。

全文目录


前言  7-9
一、 1984——1992年的货币政策  9-17
  (一) 1984——1992年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9-15
  (二) 影响1984——1992年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5-17
二、 1992——1997年的货币政策  17-25
  (一) 1993——1997年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17-22
  (二) 影响1993——1997年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22-25
三、 1997年至今的货币政策  25-40
  (一) 1997年至今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25-33
  (二) 1997年至今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33-40
四、 三个阶段货币政策有效性比较与启示  40-44
  (一) 三阶段货币政策有效性比较  40-43
  (二)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是有效的  43-44
五、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44-48
致谢  48-49
参考文献  49-51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1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3.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G841
  4.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5. 后配额时代中印纺织品贸易发展关系研究,F752.7
  6. 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分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活化作用,X53
  7.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8.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9.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11.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12.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3.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14.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15.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16. 善用操作性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效率,G633.6
  17. 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G649.2
  18.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19.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20. 环境政策的有效性,X321
  21. 多环芳烃在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的分配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X131.3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货币 > 中国货币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