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区道路交通模式的优化与选择

作 者: 陈飞
导 师: 程文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社区 交通模式 道路模式 优化设计
分类号: TU984.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59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私人小汽车大量进入社区,人车矛盾增加;公共交通日益完善,居民出行方式趋向多样化。社区道路交通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交通问题日益增多。本文以社区规划中的道路交通模式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中西方各时期社区道路交通模式的演进与对比研究,总结归纳影响社区道路交通模式选择的原因,并希望通过分析各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在这些影响因素与道路模式之间建立一定的合理关系,探索社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是否有章可循。论文通过对中西方各个历史代表时期城市社区交通模式的形态和成因的分析,描述了道路模式演进过程,总结了几种典型道路模式的交通特性。本文认为社区交通结构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多元化到复杂单一化再到复杂多元化的普遍发展规律,这种变化伴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趋向合理。本文通过研究城市交通策略、区位、用地条件、社区定位、历史人文等因素与社区道路交通的关系,探讨了社区道路设计的理论依据。具体分析了与道路特性直接相关的可达性、交通效率、安全性几种功能在不同各种道路模式中的差异。各种道路模式不仅有自身特性,应用在不同类型的社区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交通特征。针对其消极性的一面提出了优化设计手法,并在实例中通过数值比较加以论证。文章最后立足现状,针对我国各类社区的经济特征、社会特征、交通出行特征,提出在城市交通政策、区位用地条件、社区定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社区道路交通模式选择的原则。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绪论  8-16
  1.1 概念界定  8-9
    1.1.1 社区  8-9
    1.1.2 道路交通模式  9
  1.2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9-10
    1.2.1 研究背景  9-10
    1.2.2 研究意义  10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0-14
    1.3.1 国外相关的研究概况  10-13
    1.3.2 国内相关的研究概况  13-14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5
  1.5 论文框架  15-16
第2章 社区道路交通模式演进发展与特性  16-49
  2.1 沿用至今的道路交通模式  16-28
    2.1.1 中国的方格网道路交通模式  17-22
    2.1.2 西方的方格网道路交通模式  22-25
    2.1.3 方格网道路模式交通特性  25-28
  2.2 战前社区道路交通模式的发展  28-36
    2.2.1 扩大化的社区  28-30
    2.2.2 环路与尽端  30-34
    2.2.3 战前社区道路交通模式特性  34-36
  2.3 战后社区道路交通模式探索  36-48
    2.3.1 美国的新城市主义  36-42
    2.3.2 欧洲的突进与回归  42-44
    2.3.3 亚洲的公交社区  44-46
    2.3.4 微观角度的探索  46-47
    2.3.5 战后社区道路交通模式交通特性  47-48
  2.4 本章小结  48-49
第3章 社区道路交通模式的影响因素  49-59
  3.1 社区外部因素  49-53
    3.1.1 城市交通策略与引导  49-51
    3.1.2 区位与用地条件因素  51-52
    3.1.3 文脉因素  52-53
  3.2 社区内部因素  53-55
    3.2.1 社区定位与目标因素  53-54
    3.2.2 功能组织因素  54-55
  3.3 道路功能性因素  55-57
    3.3.1 交通可达性  55-56
    3.3.2 交通效率  56
    3.3.3 安全性  56-57
    3.3.4 道路建设成本  57
  3.4 本章小结  57-59
第4章 社区道路交通模式的优化选择与设计  59-80
  4.1 模式比较  59-62
    4.1.1 评价因子分析  59-61
    4.1.2 评价与结论  61-62
  4.2 模式优化  62-66
    4.2.1 单一模式优化  62-65
    4.2.2 模式间优化  65-66
    4.2.3 模式综合优化  66
  4.3 设计应用  66-76
    4.3.1 单一模式优化设计应用  66-69
    4.3.2 模式间优化设计应用  69-75
    4.3.3 模式综合优化设计应用  75-76
  4.4 社区道路交通模式选择对策  76-79
    4.4.1 高密度高标准社区道路交通模式选择对策  76-77
    4.4.2 高密度中低标准社区道路交通模式选择对策  77-78
    4.4.3 低密度高标准社区道路交通模式选择对策  78-79
  4.5 本章小结  79-80
结论  80-82
参考文献  82-86
致谢  86

相似论文

  1.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2.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3.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4. 基于GIS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G647
  5.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的城市社区治安服务研究,D631.4
  6.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7. 小学与社区德育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G621
  8. 学校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研究,G637
  9. 社区生态教育研究,G720
  10. 采油中心的动力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改进,TE933.1
  11. 深部大陆钻探用钻机顶驱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TE922
  12. 拖拉机驾驶室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S219.02
  13. 秸秆还田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S223.25
  14. 基于RFID和GPRS的无线通信平台的医疗应用,R319
  15.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D669.6
  16. 南京市玄武区和谐社区建设研究,D669.3
  17. 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因素探究,G434
  18. “解放牛网”研究,G206
  19. 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社区体育的促进与发展对策研究,G812.4
  20. 基于Moldflow软件的MP4壳体注塑分析与优化设计,TQ320.662
  21. 苏州市“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669.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居住区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