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李核微卫星引物开发和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作 者: 薛华柏
导 师: 章镇;乔玉山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果树学
关键词:  SSR 引物开发 SSAP 聚类分析
分类号: S66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04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或microsatellite,简称SSR),是一种新的DNA标记方法,因其具有保守性、高多态性、共显性等特点深受广大研究者的青睐。基于微卫星研究在上仍然有待加强,本文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本研究采用简化的链亲和素磁珠富集法、ISSR巢式PCR法和改进的选择性扩增微卫星(SAM)法分离了中国李的微卫星序列共61条,并在GenBank上登录22条。根据这些微一卫星序列用Primer5.0设计了38对微卫星引物,用于扩增微卫星区域。微卫星引物的多态性检测在包括‘小黄李’在内的李的5个种质材料上进行,有28对微卫星引物能够扩增出具多态性的PCR产物。 2.以SSR标记和基于微卫星的SSAP标记两种方法对31份李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发现SSR标记虽然可以将31份李种质中的4个欧洲李聚到一个组,但是其间也混杂了其他种质;而基于SSR的SSAP标记则可以将4个欧洲李单独聚到一个组,聚类效果优于SSR标记。 3.提出了一种基于SSAP技术的微卫星标记开发新策略:利用具有高多态信息含量,基于复合重复类型微卫星的SSAP分子标记技术寻找不同品种或种群间的差异片段,电泳后从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回收差异片段条带,将之转化为SCAR标记,测序后设计一条引物与复合重复类型微卫星引物配对使用,即可将其转化为微卫星特异标记。本策略已通过从小黄李中分离的1条与盖县大李的差异片段,成功地转化为区分这两个品种的特异微卫星标记,获得初步验证。

全文目录


原创性声明  3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3-7
摘要  7-8
ABSTRACT  8-9
缩略语  9-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31
  1 DNA分子标记  10-14
    1.1 基于Southern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  11
    1.2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11-13
      1.2.1 随机引物PCR  11-12
      1.2.2 特异引物PCR  12-13
    1.3 基于PCR与限制性酶切技术相结合的DNA标记  13
    1.4 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DNA标记  13-14
  2 微卫星DNA简述  14-15
    2.1 微卫星DNA的发现与命名  14
    2.2 微卫星序列在植物基因组中的丰度与多态性  14
      2.2.1 微卫星的丰度  14
    2.3 微卫星引物及其保守性  14-15
  3 微卫星标记开发策略  15-21
    3.1 传统的SSR引物开发策略  15-16
    3.2 采取富集步骤的SSR引物开发策略  16-21
      3.2.1 基于RAPD技术的开发策略  16-17
      3.2.2 基于ISSR-PCR的SSR分离策略  17-18
      3.2.3 基于引物延伸的分离策略  18-19
      3.2.4 利用选择杂交进行SSR分离  19-20
      3.2.5 建立序列标签文库获得SSR引物序列  20-21
      3.2.6 从EST中开发SSR标记  21
  4 微卫星在核果类果树中的研究进展  21-23
    4.1 桃的微卫星研究  21-22
    4.2 樱桃的微卫星研究  22
    4.3 杏的微卫星研究  22-23
    4.4 果梅的微卫星研究  23
    4.5 的微卫星研究  23
  5 李品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23
  参考文献  23-31
第二章 磁珠富集法开发中国李核微卫星引物  31-40
  1 材料与方法  32-34
    1.1 植物材料  32
    1.2 方法  32-34
      1.2.1 DNA提取  32
      1.2.2 基因组DNA酶切与接头序列连接  32
      1 .2.3 连接产物扩增  32-33
      1.2.4 磁珠富集SSR  33
      1.2.5 克隆与测序  33
      1.2.6 引物设计与多态性分析  33-34
  2 结果与分析  34-36
    2.1 酶切及加接头扩增结果  34
    2.2 SSR富集及克隆测序结果  34-35
    2.3 受试品种的扩增结果  35-36
  3 讨论  36-38
  参考文献  38-40
第三章 ISSR-Nested PCR法开发中国李核微卫星引物  40-47
  1 材料与方法  40-42
    1.1 植物材料  40
    1.2 方法  40-42
      1.2.1 DNA提取  40
      1.2.2 基因组DNA酶切及接头序列连接  40-41
      1.2.3 ISSR-PCR片段克隆及一侧引物设计  41
      1.2.4 巢式PCR扩增  41-42
      1.2.5 克隆测序及引物设计  42
      1.2.5 利用获得的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  42
  2 结果与分析  42-45
    2.1 ISSR-PCR扩增  42
    2.2 巢式PCR结果  42-43
    2.3 克隆测序及引物设计结果  43-44
    2.4 微卫星引物PCR扩增结果  44-45
  3.讨论  45-46
  参考文献  46-47
第四章 利用改进的SAM法开发中国李核微卫星引物  47-54
  1 材料与方法  47-49
    1.1 植物材料  47-48
    1.2 方法  48-49
  2 结果与分析  49-52
    2.1 酶切结果  49
    2.2 SAM扩增结果  49-50
    2.3 克隆测序结果  50-51
    2.4 受试品种的扩增结果  51-52
  3 讨论  52
  参考文献  52-54
第五章 李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54-61
  1 材料与方法  54-57
    1.1 植物材料  54-55
    1.2 方法  55-57
  2 结果与分析  57-59
    2.1 微卫星位点在李基因组中的多态性  57-58
    2.2 聚类分析  58-59
  3 讨论  59
  参考文献  59-61
第六章 李亲缘关系的SSAP分析  61-67
  1 材料与方法  61-62
    1.1 植物材料  61
    1.2 方法  61-62
  2 结果与分析  62-64
    2.1 复合微卫星位点在李基因组中的多态性  62-63
    2.2 聚类分析  63-64
  3 讨论  64-66
  参考文献  66-67
第七章 目标微卫星标记开发新策略初探  67-72
  1 材料与方法  67-68
    1.1 植物材料  67
    1.2 方法  67-68
  2 结果与分析  68-70
    2.1 两个李品种间SSAP选择性扩增片段差异  68-69
    2.2 测序结果及引物设计  69
    2.3 引物验证结果  69-70
  3 讨论  70
  参考文献  70-72
全文结论  72-73
致谢  73-75
附录1:几种微卫星开发方法的技术路线  75-79
附录2:尚待登录GenBank的微卫星序列  79-82

相似论文

  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2. 高血压前期证候特征研究,R259
  3. 复杂布尔网络稳定性问题的研究,O157.5
  4. 李贵教授学术经验及温肺化瘀定喘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R249.2
  5.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6.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7.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8. 基于聚类分析的P2P流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3.02
  9.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10.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11.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12.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13.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14. 黄瓜渐渗系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研究,S436.421
  15. 黄瓜—酸黄瓜抗霜霉病渐渗系分子标记的筛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436.421.11
  16.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17. 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的饲用价值及生物质能特性初步评价,S543.9
  18.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19. 黄瓜单性结实相关基因的分离、表达及SSR标记分析,S642.2
  20. 利用DNA分子标记研究梨、樱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661.2
  21. 桃豫农矮砧1号离体快繁体系的研究和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S66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果树园艺 > 核果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