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以CMC、PAAS、PSS为结合相的薄膜扩散梯度技术富集和检测水中可溶性铅

作 者: 朱海云
导 师: 隋殿鹏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 金属形态 生物吸收 毒性 EDTA 富里酸
分类号: X8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金属形态决定其生物吸收和生物毒性,采用微量金属总浓度作为其毒性效应和允许浓度的评价标准往往会高估其毒害效应。环境中游离金属浓度与生物吸收和毒性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确定游离态金属含量,探讨此类形态浓度与生物效应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用相对简便和易重复的化学方法取代生物测试方法,根据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评价环境中微量金属对生物体的毒性日益成为当前形态研究的重要方向。用于区分微量金属形态,预测微量金属毒性有多种方法,本论文采用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使用三种不同液态结合相的DGT装置分别测量了实验室合成溶液和自然水体中不稳定铅的浓度,这三种结合相分别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聚丙烯酸钠(PAAS)和聚苯乙烯磺酸钠(PSS)水溶液。测定Pb2+在非竞争性水体中的扩散系数和不同条件下的影响因素(pH、温度、离子强度、本体溶液浓度)。分别检测含有不同摩尔比的铅与EDTA富里酸的溶液发现,DGT能够检测不稳定的铅络合物,并且不同的结合相所检测的铅量有着明显的差别,这就意味着不稳定络合物的检测依赖于DGT结合相的结合能力。通过改变结合相能够确定自然水中配位基的种类,这就使得利用不同结合相的DGT装置检测自然水中的金属化合物的形态成为可能。在室验室条件下,通过对南湖水中铅进行检测也得到相似的结果表明不同结合相具有不同的结合能力的理论。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1章 绪论  11-27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预测微量金属毒性方法  12-13
    1.2.1 离子交换法  12
    1.2.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12
    1.2.3 电化学伏安法  12-13
    1.2.4 荧光猝灭法  13
    1.2.5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  13
  1.3 环境中铅污染  13-17
    1.3.1 水体中铅污染物的来源  13-15
    1.3.2 铅在水体中的形态  15
    1.3.3 铅及其化合物的毒性  15-16
    1.3.4 含铅废水治理方法  16
    1.3.5 水样中铅的分析方法  16-17
  1.4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  17-23
    1.4.1 DGT装置组成  19-23
  1.5 DGT的应用  23-24
  1.6 DGT的优点  24-25
  1.7 DGT技术的发展方向  25
  1.8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5-27
第2章 实验原理  27-35
  2.1 DGT技术的工作原理  27-31
    2.1.1 概述  27-28
    2.1.2 待测物与结合相的相互作用  28-30
    2.1.3 DGT与溶液中可扩散微粒的其它作用形式  30-31
  2.2 扩散边界层和生物污染的影响  31-32
  2.3 选择性测定  32-35
第3章 实验部分  35-41
  3.1 仪器及试剂  35-36
    3.1.1 实验仪器及装置  35
    3.1.2 实验试剂及配置  35-36
  3.2 实验部分  36-41
    3.2.1 准备实验  36
    3.2.2 DGT技术测量不含竞争性配体合成水中Pb~(2+)浓度及DGT性能的研究  36-38
    3.2.3 DGT技术测量含竞争性配体合成水中Pb~(2+)浓度及DGT性能的研究  38-39
    3.2.4 实验室条件下利用DGT技术测量南湖水中Pb~(2+)浓度  39
    3.2.5 WXY401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铅元素的测量参数  39-41
第4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59
  4.1 醋酸脂纤维素薄膜的预处理  41
  4.2 结合相  41
  4.3 结合相浓度优化  41-42
  4.4 DGT技术测量不含竞争性配体合成水中铅离子浓度及DGT性能的研究  42-49
    4.4.1 温度对Pb~(2+)富集的影响  42-43
    4.4.2 酸度对富集的影响  43-44
    4.4.3 离子强度对富集的影响  44-45
    4.4.4 扩散边界层(DBL)对富集的影响  45-47
    4.4.5 扩散系数的测量  47-48
    4.4.6 富集倍数及回收率  48-49
    4.4.7 小结  49
  4.5 DGT技术测量含竞争配体合成水中铅离子浓度及DGT性能的研究  49-55
    4.5.1 CMC-Pb、PAAS-Pb及PSS-Pb配位数及络合稳定常数的测量  51-53
    4.5.2 DGT技术测量含有EDTA富里酸合成溶液中Pb~(2+)浓度  53-55
    4.5.3 小结  55
  4.6 薄膜扩散梯度(DGT)技术测量南湖水中铅离子浓度  55-59
    4.6.1 南湖水中Pb~(2+)扩散系数的测量  56-57
    4.6.2 南湖水中Pb~(2+)浓度的测量  57
    4.6.3 小结  57-59
第5章 总结  59-61
参考文献  61-67
致谢  67

相似论文

  1. 松萝酸与依托红霉素致肝脏毒性的GC-MS代谢组学研究,R965
  2.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3. 伏马菌素B1和黄曲霉毒素B1联合诱导Vero细胞凋亡的研究,S856.9
  4. 万胜化风丹的急性肝肾毒性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R285.5
  5. 半导体激光和5-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对口腔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实验研究,R739.8
  6. 硅球表面苯酚MIPs的制备及其在DGT技术中的应用,O621.2
  7. Fe(Ⅲ)EDTA催化还原中活性炭改性的研究,TQ424.1
  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Pt基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M911.4
  9. 两种新型避孕材料遗传毒性的研究,R114
  10. 不同处理方法对根管壁与树脂型封闭剂结合效果的影响,R781.05
  11. 牙本质表面预处理对树脂粘固剂粘结强度的影响,R783
  12. 淮河流域X县水中藻毒素分布特征及水样有机提取物细胞毒性、遗传毒性与污染谱的回归模型研究,R114
  13. 胭脂草Fe、Mn耐性与积累机制的研究,X173
  14. 环境因素对菜园土壤重金属形态及活性的影响,X53
  15. 北京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性的研究,X513
  16. 系列萃取法用于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的研究,X832
  17. 海藻中几种金属元素形态的研究,TS254.7
  18. 交联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在痕量元素及形态分析中的应用,O651
  19. 羧甲基壳聚糖钙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研究,R318.08
  20. 芪归胶囊的临床前开发研究,R285
  21. 合欢皮不同提取组分抗肿瘤新生血管作用的研究,R285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环境监测 > 水质监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