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α细辛脑巴布剂的研究

作 者: 周晖
导 师: 王东凯
学 校: 沈阳药科大学
专 业: 药剂学
关键词: α细辛脑 巴布剂 经皮吸收 促渗剂 体外释放度 正交设计法 药动学
分类号: R2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α细辛脑(α-Asarone),又名α细辛脑,是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主要有效成份之一。具有显著镇咳、祛痰、平喘和镇静抗惊厥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癫痫,是初发癫痫患者首选药之一。目前市售的主要剂型为注射剂,片剂,胶囊等。由于口服和注射给药时,α细辛脑易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生物利用度低,且长期给药,易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同时α细辛脑具有脂溶性好、熔点低、分子量小等特点,考虑将其制成经皮给药制剂。又由于巴布剂容量高,载药量大,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湿性,易使角质层软化,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且无过敏反应。因此本文研制并考察了α细辛脑巴布剂。 本文首先考察了α细辛脑的基本理化性质,测得α细辛脑的logP(正辛醇/水)等于2.195,属于脂溶性的小分子药物,适于经皮给药。α细辛脑在20%乙醇生理盐水中的溶解度为0.47mg/ml。为了提高α细辛脑的经皮渗透量,我们采用水平扩散池,以20%乙醇生理盐水为接受液,对几种促渗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α细辛脑的经皮渗透为零级过程,渗透速率(Js)和渗透系数(Ps)均较小,分别为0.0603 μgcm-2s-1和1.37cms-1,滞后时间为3.86h。采用促渗剂(氮酮∶油酸=3∶7)时,能够使药物的Js增加到0.2728 μgcm-2s-1,使Ps提高到5.84cms-1,增渗倍数ER为4.28倍,滞后时间缩短至0.57h。 本文在考察空白基质的基础上,采用热熔法制备巴布剂;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以体外释放度为考察指标,对巴布剂的配方进行优化选择;并参照2000版药典,对α细辛脑巴布剂进行了质量评价,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加速实验及室温留样实验均表明α细辛脑巴布剂稳定,刺激性实验表明α细辛脑巴布剂对皮肤安全、刺激性小。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0-12
英文摘要  12-14
前言  14-18
  1.经皮给药(TTS)制剂的发展  14
  2.巴布剂简介  14-15
  3.α细辛脑简介  15-16
  4.课题的提出  16-18
第一章 α细辛脑基本理化性质的考察  18-24
  1.材料与仪器  18
  2.分析方法的建立  18-22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18-19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19-20
    2.3 分析方法的确证  20-22
      2.3.1 回收率的测定  20-21
      2.3.2 日内精密度的测定  21
      2.3.3 日间精密度的测定  21-22
  3.实验方法  22-23
    3.1 水中溶解度的测定  22
    3.2 生理盐水中溶解度的测定  22
    3.3 20%乙醇生理盐水中溶解度的测定  22
    3.4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22-23
  4.结果与讨论  23-24
第二章 α细辛脑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  24-38
  1.材料与仪器  24
  2.鼠皮的处理  24
  3.接受液的选择  24
  4.分析方法的建立  24-28
    4.1 α细辛脑测定波长的选择  24-26
    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6
    4.3 分析方法的确证  26-28
      4.3.1 回收率的测定  26-27
      4.3.2 日内精密度的测定  27
      4.3.3 日间精密度的测定  27-28
  5.渗透促进剂的选择  28
  6.实验方法  28-36
    6.1 α细辛脑饱和溶液的配制  28
    6.2 方法  28-36
      6.2.1 α细辛脑饱和溶液的经皮渗透实验  29-30
      6.2.2 皮肤经不同透皮促进剂作用后α细辛脑饱和溶液的经皮扩散  30-36
  7.数据处理  36-37
  8.讨论  37-38
第三章 α细辛脑巴布剂的研制与质量评价.  38-61
  1.材料与仪器  38-39
  2.基质配方的优化  39-41
    2.1 基质原料的选择  39
    2.2 基质原料的优化  39-41
      2.2.1 实验设计  39-40
      2.2.2 黏着力的测定方法  40-41
      2.2.3 配方选择  41
  3.α细辛脑巴布剂制备工艺  41-45
    3.1 α细辛脑巴布剂制备工艺的选择  41-43
      3.1.1 实验设计与用量  41
      3.1.2 综合指标的评价  41-42
      3.1.3 实验安排与结果  42-43
    3.2 α细辛脑巴布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43-45
    3.3 讨论  45
  4.α细辛脑巴布剂处方优化  45-49
    4.1 分析方法的建立  45-46
    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46
    4.3 α细辛脑巴布剂的体外释放实验  46-48
      4.3.1 单因素的确定  47
      4.3.2 正交实验设计与结果  47-48
    4.4 讨论  48-49
  5.α细辛脑巴布剂体外渗透实验  49-52
    5.1 分析方法的建立  49
    5.2 实验方法  49-50
    5.3 数据处理  50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0-52
      5.4.1 α细辛脑巴布剂经鼠皮体外渗透实验  50-51
      5.4.2 α细辛脑巴布剂经人皮体外渗透实验  51-52
  6.α细辛脑巴布剂质量评价  52-61
    6.1 α细辛脑巴布剂的含量测定  52-55
      6.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52-53
      6.1.2 α细辛脑巴布剂中α细辛脑的含量测定  53
      6.1.3 回收率实验  53-54
      6.1.4 日内精密度实验  54
      6.1.5 日间精密度实验  54-55
    6.2 α细辛脑巴布剂黏力测定实验  55-56
      6.2.1 黏着力实验  55
      6.2.2 赋形性实验  55
      6.2.3 内聚力实验  55-56
    6.3 α细辛脑巴布剂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56-59
      6.3.1 α细辛脑巴布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考察  56
      6.3.2 加速实验  56
      6.3.3 室温留样实验  56-57
      6.3.4 实验结果  57-59
    6.4 α细辛脑巴布剂的皮肤刺激性实验  59-61
      6.4.1 实验方法  59
        6.4.1.1 一次性涂药皮肤刺激性实验  59
        6.4.1.2 多次涂药皮肤刺激性实验  59
      6.4.2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  59-60
      6.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0-61
第四章 家兔局部用药后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61-72
  1 材料与仪器  61
    1.1 实验仪器  61
    1.2 试剂与药品  61
    1.3 实验动物  61
  2.分析方法的建立  61-67
    2.1 标准液的配制  61-62
      2.1.1 α细辛脑标准液的配制  61-62
      2.1.2 内标标准液的配制  62
    2.2 血样处理及测定方法  62
    2.3 液相条件  62
    2.4 分离度与专属性  62-63
    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63-64
    2.6 方法学验证  64-67
      2.6.1 提取回收率的测定  64-65
      2.6.2 方法回收率的测定  65-66
      2.6.3 精密度实验  66-67
  3.α细辛脑巴布剂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67-71
    3.1 实验方法  67-70
      3.1.1 实验设计  67
      3.1.2 给药与采血  67
      3.1.3 血样分析与数据处理  67-70
        3.1.3.1 α细辛脑胶囊的药物浓度数据  68-69
        3.1.3.2 α细辛脑巴布剂的药物浓度数据  69-70
    3.2 家兔体内药动学参数  70-71
    3.3 相对生物利用度  71
  4.讨论  71-72
全文结论  72-74
参考文献  74-76
致谢  76
发表文章:  76

相似论文

  1. 批准兽药数据库的建立与恩诺沙星的回顾性药动数据分析,S851.66
  2. 肺癌特异性结合多肽ZS-1的靶向性鉴定和药动学研究,R734.2
  3. 散结止痛巴布剂的质量标准、稳定性和药效学研究,R286
  4. 六合丹巴布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R283
  5. α-细辛脑和甾体激素药物的合成,TQ464
  6. 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研究,U416.217
  7. 长效头孢噻呋注射液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S859.79
  8. CYP3A4*1G多态性对女性健康志愿者静脉注射芬太尼药动学及痛阈的影响,R96
  9. 白头翁汤质量控制方法及药动学研究,R285
  10. 化学促渗提高皮肤光透明的实验研究,R318.51
  11. 咪喹莫特乳膏的研究,R943
  12. 丹灯通脑胶囊质量控制方法与有效成分葛根素药动学研究,R285
  13. 敷胸巴布剂治疗肺炎喘嗽疗效及皮肤耐受性的临床研究,R272
  14. 树枝状高聚物聚酰胺—胺对葛根素眼部药物动力学的影响研究,R285
  15. 电沉积非晶钴硼合金工艺,TG139.8
  16.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对盐酸苯海拉明和盐酸小檗碱体外经皮促渗性能的研究,R94
  17. 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的制备及不同极性驻极体贴剂的比较研究,R94
  18. 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透皮疫苗的初步研究,R392
  19. 鞣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包衣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R94
  20. 环孢素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R943
  21. 复方当归痛经宁巴布剂的药学研究,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炮制、制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