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埃兹拉·庞德诗歌中的中国文化遗产

作 者: 袁婷
导 师: 郭继德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东方文化 现代主义 意象派 象形表意文字 儒学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独特的现代派诗人,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进而形成了他特殊的中国情结,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影响巨大而又引起争议的人物。从他早期在伦敦的文学创作一直到他晚年在意大利的诗歌创作中,庞德把他的中国情结与他对西方社会性质的理解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庞德不仅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而且还将许多中国古诗译成英语,在中诗英译过程中,他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庞德以其鸿篇巨著《诗章》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致力于把中国古代文化介绍到西方去,让中国古代文化在西方传播,使中国古代文化在西方大放光彩。之后他将中国的会意文字贯穿使用在他的《诗章》中,对中国的表意(会意)文字也有着自己独到敏锐的见解,为汉学西渐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章研究了东方主义和现代主义这个目前在学术界颇有争议的话题,在这个章节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理解庞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二是庞德作品中东方文化和现代主义的体现。 第二章阐述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庞德对中国文字尤其是象形表意文字深刻敏锐的洞察和独到的理解,其次是庞德运用其独特的理解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庞德对于古代中国文化和哲学以及象形表意汉字的钟爱,是英美文学史上其他作家所没有的。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两大问题:庞德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庞德儒家思想体系的内容。儒家思想是我们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庞德深刻的洞察走向儒学的过程,一生信奉儒学的原因,庞德对其儒家乐园的定位,庞德的儒学体系,其儒学体系包括儒家的玄学理论,儒家人本主义,以及自我反省。儒家的玄学理论包括理、道、中庸和气以及他要建造一个以孔子天人合一思想为主导的理想社会的愿望。要实现这一愿望,需要另一个孔子教义的原则——人本主义。本章论述了人本主义的性质、含义以及现实意义,自我反省和日日新的原则以及如何实行这一原则。庞德以孔孟之道为准绳对西方世界进行审视和比较,他极力推崇孔子和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主张,成了孔孟的忠实信徒。他迷信中国,用孔孟之道来衡量缺乏中国历史知识的统治者。阐明了《诗章》中描述了西方社会的丑恶

全文目录


Abstract  5-8
摘要  8-10
Introduction  10-14
Chapter One Orientalism and Modernism in Pound's China  14-22
  Ⅰ The Meaning of Pound's China  14-16
  Ⅱ Orientalism and Modernism  16-22
Chapter Two Ezra Pound and the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  22-45
  Ⅰ Ezra Pound and 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s  23-30
    1 The Background of Pound's Vision of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s  23-25
    2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s and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25-30
  Ⅱ Ezra Pound and the Ideogrammic Method  30-45
Chapter Three Pound's Quest for Confucian Ideals  45-60
  Ⅰ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ound's Confucian Paradise  45-49
  Ⅱ The Confucian Principles of Pound's Paradise  49-60
    1 Pound's Understanding of Confucian Metaphysics  50-53
    2 Pound's Confucian Humanism  53-57
    3 Self-Cultivation and Daily Renovation  57-60
Conclusion  60-62
Glossary  62-63
Bibliography  63-65
Acknowledgements  65-66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66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3.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G647
  4.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不确定性,I712.074
  5. 华丽其外 深刻其中,I561.074
  6.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审视,G40-057
  7. 面对“技术”的先锋写作,I207.42
  8. 何处安放躁动的青春?,I207.42
  9. E.J.普拉特抒情诗研究,I711
  10. 论越南李朝儒学教育,G533.3
  11. 浅析三大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TS881
  12.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极简主义风格研究,TU986
  13. 极简主义产品设计研究及内涵探讨,TU986
  14. 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TU238.2
  15. 汉代思想文化传播控制机制研究,K234
  16. 朝鲜语专业立交式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方案研究,H55
  17. 王令散文研究,I207.6
  18. 现实与荒诞的齐鸣,I712
  19. 中国互联网青年亚文化及其商业收编,C913.5
  20. 张君劢的现代新儒学观研究,B26
  21. 儒学时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深厚底蕴,B222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