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仓鼠肝内胆管癌的血管生成与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 赵弘智
导 师: 梁平
学 校: 第三军医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金仓鼠 癌生成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微转移 细胞角蛋白 AE1/AE3 骨髓
分类号: R73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 )的临床表现不同于肝外胆管癌,是一种难以早期发现,而且预后差的肿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无限制侵袭性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肿瘤是血管依赖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细胞既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又分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来影响毛细血管增殖速率的结果。做为肿瘤血管生成调控最重要的因子,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和bF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在许多肿瘤(如乳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等)中均呈阳性表达。对于大多数实质肿瘤的治疗,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尽管实施了根治性的切除术,由于不能检测的微转移,很多病人仍死于肿瘤的复发或转移。最近,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检测远处器官孤立的肿瘤细胞或是微转移已经为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骨髓中的孤立的肿瘤细胞是一种很好的检测癌细胞微转移的手段。目的:1.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的作用。2.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探讨在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形成过程中骨髓中孤立的肿瘤细胞表达与VEGF 和bFGF的关系。 方法:应用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诱导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动态检测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方法动态检测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形成过程中标本的VEGF、<WP=8>bFGF和细胞角蛋白AE1/AE3的表达。结果:VEGF在肝内胆管癌组和实验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2.0%和0.0%,相差非常显著(P<0.01)。bFGF在肝内胆管癌组和实验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8.0%和0.0%,相差非常显著(P<0.01)。VEGF与bFGF的共同阳性表达率在肝内胆管癌组和实验对照组分别为44%和0.0%,相差非常显著(P<0.01)。细胞角蛋白AE1/AE3在肝内胆管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4.0 %。在VEGF或bFGF的阳性表达时的肝内胆管癌组中骨髓微转移率高于VEGF和bFGF均为阴性时的骨髓微转移率(P<0.01)。结论:VEGF与bFGF在肝内胆管癌的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肝内胆管癌的形成过程中VEGF与bFGF对肝内胆管癌的形成可能有协同作用,并且可能在促进肝内胆管癌的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骨髓中孤立的肿瘤细胞可以被敏感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内胆管癌的转移能力可能与VEGF 和bFGF的表达相关。早期检测微转移可以使那些转移灶还未转为临床期的肝内胆管癌病人得到及时的辅助治疗,从而为尽量减少肝内胆管癌的复发和转移起到重要的作用。

全文目录


英文缩写一览表  3-4
英文摘要  4-7
中文摘要  7-9
论文正文 金仓鼠肝内胆管癌血管生成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9-29
  前言  9-11
  第一部分 VEGF与bFGF在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形成中的作用  11-21
    材料与方法  11-13
    结果  13-17
    讨论  17-20
    小结  20-21
  第二部分 骨髓微转移在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形成过程中的检测及意义  21-28
    材料与方法  21-23
    结果  23-25
    讨论  25-27
    小结  27-28
  全文结论  28-29
致谢  29-30
照片  30-45
参考文献  45-50
文献综述 一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血管生成作用  50-64
  参考文献  58-64
文献综述二 肿瘤微转移研究进展  64-72
  参考文献  70-72

相似论文

  1.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2. 新型非病毒基因转染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重组中的应用,R346
  3.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定向分化的研究,R329
  4. 茶黄素与TGF-β3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地影响,R329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6. 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R392
  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研究,R575.2
  8.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影响,R743.34
  9. 慢病毒介导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后肢缺血实验研究,R329
  10. 心梗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间研究,R542.22
  11. 兔脂肪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能力的比较,R329
  12.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对机械应力刺激的反应,R329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营养效应对一氧化碳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R329
  14. BMP2和VEGF165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R329
  15. 心肌梗死区VEGF、SDF-1对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R542.22
  16.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17. 不同方法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心梗面积的影响,R542.22
  18. 超声评价不同途径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的影响,R542.22
  19. 多发性骨髓瘤危险因素探讨及分期评价,R733.3
  20.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R575.2
  21.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R57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消化系肿瘤 > 胆囊、胆道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