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网络社会及人的存在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变革

作 者: 金梅花
导 师: 侯淑芳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网络社会 虚拟 思维方式 存在方式
分类号: B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56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社会问题显现。本文从人的生存角度,论述了网络社会的内涵、特征及其本质,阐述了网络社会对人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 网络社会不光是由互联网构建起来的纯粹的虚拟空间,而是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各种网络形式形成的相互交错的社会关系大系统,是信息技术网络与社会关系系统大融合的社会共同体。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是网络社会的逻辑物质技术基础,也正是因为如此,使网络社会具有了虚拟性,其虚拟性主要体现在数字化、信息化以及人的各种实践的间接形式。虚拟是网络社会有别于其他社会形式的重要特征,但网络社会本质上仍是客观实在。首先网络社会的主体、客体以及工具系统都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其次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再次,网络社会同其他社会形式一样都是以先前的历史成果为基础和前提的,同时对于日常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结果也是客观的。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单纯的技术过程,而是由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变革引发的社会大变革。随着人们对网络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人们也在逐渐建立与之相呼应的存在状态、生活形态、思维模式和规范体系。网络社会变革了人的存在方式。由于网络社会资源共享、互惠合作及自觉自愿等原则,使人们更能体会到平等、民主的氛围,更加激发了人们对于个性、自由、创造的追求;同时网络社会独特的运行方式,使人们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的强度、广度等得到大大提升,人的主体性进一步得到高扬;同时

全文目录


文章摘要  2-7
前言  7-8
第一章 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现实的新的社会存在形式  8-18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概念界定  8-12
    一、对“网络”具体形式的理解  8-9
    二、网络社会的概念界定  9-10
    三、信息化社会、赛博社会、数字化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关系  10-12
  第二节 网络社会是具有虚拟性现实的社会存在形式  12-18
    一、“虚拟”的含义  12-13
    二、网络社会的虚拟性  13-14
    三、对网络社会本质的反思  14-18
第二章 网络社会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  18-26
  第一节 网络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增强  18-21
    一、对人的主体性意识的提高  19-20
    二、对人的实践活动的主体性的强化  20-21
  第二节 网络社会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21-23
    一、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21-22
    二、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22-23
    三、人与物的关系  23
  第三节 网络社会对人的交往方式的变革  23-26
    一、交往媒介的改变  23-24
    二、交往时空的改变  24-25
    三、交往特点的改变  25-26
第三章 网络社会人的思维方式的变革  26-33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  26-27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人的认知过程、模式的变革  27-29
    一、认知过程中人——机——网的协同  28
    二、认知过程中的创新性  28-29
    三、认知模式的交互性、互补性  29
  第三节 网络社会思维方法的变革  29-31
    一、思维方法的转变  29-30
    二、系统思维方法  30-31
  第四节 网络社会人的评价模式的改变  31
  第五节 网络社会存在问题及出路  31-33
结语  33-34
参考文献  34-35
发表文章  35-36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36

相似论文

  1. 基于LAH032.905标准的汽车点火线圈终检系统研究,U472.9
  2. 基于细胞电生理模型的膜片钳实验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R318.0
  3. 自动测试系统数字化设计平台研制,TP274
  4.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5. VRGI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TP311.52
  6. 处理器TI DSP VC33虚拟核的设计与实现,TP332
  7. 三维服装虚拟变形及展示技术研究,TS941.26
  8.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9. 核桃破壳力试验及核桃剥壳机主要部件虚拟样机设计,S226.4
  10. 稻麦联合收割机割台数字化设计及仿真研究,S225.3
  11. 气—水可压缩流物质界面的R-M不稳定性研究,O359.1
  12. 基于CAN总线的拖拉机虚拟仪表系统研究,S219.02
  13. 油菜植株形态结构模型及可视化,S565.4
  14. 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因素探究,G434
  15.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6. 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G641
  17. 藏汉思维方式与翻译研究,H214
  18. 论中学历史教育的“生活世界”趋向,G633.51
  19. 中日两国大学生主题类虚拟社区参与动机的比较研究,G206
  20. 大载荷并联机器人监控平台研究,TP242
  21. 上肢康复机器人设计与运动规划,TP24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