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阿托伐他汀对培养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 者: 李占海
导 师: 肖传实;杨志明
学 校: 山西医科大学
专 业: 心血管内科学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黏附分子 他汀类药物 TNF-α
分类号: R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0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和目的由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As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对策是当今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Ross认为As是一种由各种损伤因素引起的慢性增生性炎症,但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被认为是As发病的早期关键环节。而血管内皮细胞与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的黏附是As最早的细胞行为之一。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是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一种重要的黏附分子,可促进白细胞向内皮细胞的黏附,是As发生的始动环节。而炎症因子如TNF-a被认为在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促进白细胞向内皮细胞滚动、粘附及内皮下移行等整个A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稳定斑块作用等已逐渐被人们认识。而其非降脂依赖性的抗炎作用近来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具体抗炎机制不十分明了。大量研究集中在他汀类药物通过减少病灶中巨噬细胞数量、抑制MMP基因转录、抑制核因子KB活性等机制下调MMP、TF、及IL-6等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上。对内皮细胞的研究较少,多集中在内皮功能如NOS等方面,对内皮细胞中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研究近年才见报道。而第三代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对血管内皮细胞VCAM-1和ICAM-1在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研究更少。本实验通过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RT-PCR方法,观察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VCAM-1和ICAM-1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第三代他汀药物-阿托伐他汀对上述过程的干预作用,以了解As的发病机理,探讨阿托伐他汀抗As的可能机制。第一部分TNF-α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和ICAM-1mRNA的表达方法无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形态学及抗VⅢ因子抗体免疫荧光染色行内皮细胞的鉴定。选择生长良好的第2-5代细胞用于实验。分为(1)对照组:RPMI1640培养基;(2)TNF-α组1:包括不同剂量的TNF-α(10μg/L, 20μg/L, 30μg/L, 40μg/L)培养细胞48h;(3)TNF-α组2:TNF-α30μg/L培养细胞不同的时间(6, 12, 24, 48, 72h)。各培养瓶中的细胞,经药物干预达相应时间后,采用LDH试剂盒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LDH的活性,最后收集细胞,半定量RT-PCR测定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结果1.正常细胞生长良好,呈鹅卵石样镶嵌排列,细胞透明度大,轮廓不清。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法,可检测到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VⅢ因子相关抗原为阳性。2.加入TNF-α后细胞粗糙,轮廓增强,细胞内有许多发亮的颗粒,且各浓度组的LDH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TNF-α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9
第一部分 TNF-α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 的表达  9-20
  1.1 前言  9
  1.2 材料与方法  9-13
  1.3 结果  13-15
  1.4 讨论  15-17
  1.5 结论  17-18
  参考文献  18-20
第二部分 阿托伐他汀对于 TNF-α诱导的培养内皮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表达的抑制作用  20-28
  2.1 前言  20-21
  2.2 材料与方法  21-22
  2.3 结果  22-24
  2.4 讨论  24-25
  2.5 结论  25-26
  参考文献  26-28
附图  28-34
综述  34-39
个人简介  39-40
致谢  40

相似论文

  1. 2型糖尿病患者A-FABP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R587.1
  2. 没药甾酮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R285
  3.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816.1
  4. 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时血管内膜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及中膜CPT-Ⅰ、GLUT-4的变化,R543.5
  5. 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R587.2
  6.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与载脂蛋白C3、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R743.33
  7. IL-8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机制及G31P的作用初探,R363
  8. 金钗石斛多糖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减退及机制研究,R285.5
  9.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4.1
  10. 420nm强脉冲光对痤疮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R758.733
  11. P-选择蛋白对人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免疫功能成熟的影响,R543.5
  12. Cx-43、caspase-3、MMP-2在人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皮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R541.4
  13. 黏附分子P-选择素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5.2
  14. 涤痰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R277.7
  15. E1A激活基因阻遏子蛋白对病理性血管内皮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R363
  16. 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评价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颈动脉硬化及管壁弹性,R445.1
  17. EL antisense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R543.5
  18.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研究,R541.4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R563.9
  20. 低温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PPAR-γ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605.971
  2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一氧化氮合酶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R743.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