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卫星跟踪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迁徙路线以及迁徙停歇地现状初步研究

作 者: 高立波
导 师: 钱法文;楚国忠;李凤山;侯韵秋;江红星
学 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专 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 黑颈鹤 卫星跟踪 迁徙路线 迁徙停歇地 保护
分类号: S8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4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们于2005年2月26日和3月1日,在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相继给4只越冬的黑颈鹤安装了卫星信号发射器,跟踪研究其迁徙路线以及迁徙停歇地。其中2只鹤卫星跟踪成功,顺利到达位于四川西北部的若尔盖湿地,其中一只发射器于2005年8月在若尔盖停止发射信号;另一只发射器继续工作,并跟踪完成了2005年秋季和2006年春季两次迁徙,结果显示它在相同的越冬地和繁殖地活动,并沿着相同的路线进行迁徙,但春季和秋季的迁徙停歇地点略有不同,该发射器于2006年6月停止发射信号。这两只鹤的4次迁徙过程中,每次迁徙的迁徙距离是666~713km,每次迁徙过程中有3~4个中途停歇地点,春季迁徙时用3~4天完成迁徙过程,而秋季迁徙需要8天左右。根据卫星信号发射器提供的数据,共发现4只鹤13个迁徙停歇地,分布在四川省的10个行政县区域内,其中有11个停歇地点是河流滩地,其它2个在高山湖泊沼泽附近。迁徙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大山包保护区越冬的黑颈鹤迁徙时主要从云贵高原沿着四川西部的横断山脉飞向位于青藏高原的繁殖地,迁徙中途停歇地海拔均在1,900m以上的湖泊、河流等沼泽湿地内,周边通常有耕地分布,但距离居民点较远,人、畜干扰较少。在黑颈鹤迁徙停歇地分布的10个行政县中,调查发现有各种级别的保护区10个,本次卫星跟踪发现的中途停歇地有2个位于保护区范围内,只占所有中途停歇地的15.4%。因此,加强对黑颈鹤迁徙中途停歇地的保护,对于保护黑颈鹤这一濒危物种显得极为迫切。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前言  11-21
  1.1 引言  11-12
    1.1.1 研究背景  11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2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1.2 国内外黑颈鹤研究现状和卫星跟踪鸟类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9
    1.2.1 黑颈鹤的研究进展情况  12-15
      1.2.1.1 分布状况  12
      1.2.1.2 种群数量及动态  12-13
      1.2.1.3 繁殖生态  13
      1.2.1.4 越冬生态  13-14
      1.2.1.5 迁徙研究  14-15
      1.2.1.6 保护现状  15
      1.2.1.7 黑颈鹤所面临的威胁  15
    1.2.2 卫星跟踪技术在鸟类迁徙方面的应用概况  15-18
      1.2.2.1 卫星信号发射器类型  16
      1.2.2.2 安装卫星信号发射器  16-17
      1.2.2.3 卫星数据处理  17
      1.2.2.4 卫星跟踪技术在鹤类迁徙研究上的应用  17-18
    1.2.3 国内运用卫星跟踪技术对野生动物的研究  18
    1.2.4 鹤类卫星跟踪迁徙研究现状  18-19
    1.2.5 本次项目研究的意义  19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9-20
    1.3.1 研究目标  19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9-20
  1.4 研究技术路线  20-21
第二章 大山包越冬黑颈鹤卫星跟踪研究  21-27
  2.1 研究地点与方法  21-24
    2.1.1 云南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22
    2.1.2 研究方法  22-24
      2.1.2.1 安装卫星信号发射器  22-23
      2.1.2.2 卫星数据分析  23
      2.1.2.3 卫星跟踪黑颈鹤的野外观察  23-24
  2.2 结果  24-25
    2.2.1 卫星跟踪黑颈鹤越冬地活动  24
    2.2.2 大山包发现草海环志的黑颈鹤  24-25
  2.3 讨论  25-27
    2.3.1 试验黑颈鹤在越冬地的活动规律  25
    2.3.2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地位  25-27
第三章 黑颈鹤迁徙路线研究  27-41
  3.1 研究方法  27
  3.2 结果  27-35
    3.2.1 黑颈鹤迁徙时气候情况  27-28
    3.2.2 黑颈鹤的迁徙路线  28-33
    3.2.3 迁徙方向和路线  33
    3.2.4 中途停留时间和飞行距离  33-34
    3.2.5 迁徙中途失去联系的黑颈鹤情况  34-35
  3.3 讨论  35-41
    3.3.1 黑颈鹤的迁徙策略  35-38
    3.3.2 分析卫星信号消失的原因  38-41
第四章 黑颈鹤迁徙停歇地调查  41-51
  4.1 研究地点与方法  41
  4.2 结果  41-49
    4.2.1 黑颈鹤迁徙的中途停歇地  41-48
      4.2.1.1 迁徙停歇地概况  41-47
      4.2.1.2 试验黑颈鹤在若尔盖湿地内的活动范围  47-48
    4.2.2 黑颈鹤停歇地保护现状  48-49
  4.3 讨论  49-51
    4.3.1 重要的迁徙中途停歇地  49
    4.3.2 潜在的停歇地  49
    4.3.3 保护建议  49-51
参考文献  51-57
致谢  57-58
附录  58-61
作者简介  61-63
导师简介  63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2.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3.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4.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5.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6. 基于距离映射码的安全指纹认证研究,TP391.4
  7. 芦苇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4.1
  8.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9.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10.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11.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12. 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区研究,Q948.2
  13.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14.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15. 普洱绿茶精粉对反式脂肪酸副作用的保护作用,R285.5
  16. 颈段脊髓损伤的麻醉处理,R614
  17. Hybrid Coat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R781.2
  18. 无锡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X176
  19. 日本血吸虫P14基因纳米微球-DNA疫苗的初步研究,R392.1
  20.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21. 氨基酸保护及肽键合成的研究,O629.7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狩猎、野生动物驯养 > 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狩猎限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