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临夏州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作 者: 张兴华
导 师: 祁永安
学 校: 西北民族大学
专 业: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关键词: 农村贫困 临夏州 人地矛盾 相对资源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分类号: F32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临夏州)是甘肃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农村贫困问题始终是阻碍临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长期以来,临夏州的各项人均经济指标均位列甘肃省14个地州的末位,州内有部分农民仍在被温饱问题所困扰。近年来,虽然临夏州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贫困的性质由过去的普遍性贫困逐渐转变为特殊性贫困,农村贫困形势以及反贫困的任务仍然十分严峻和艰巨。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临夏州的农村贫困问题,从而寻求一条符合临夏州州情的扶贫开发路子显得极为迫切。本研究在充分了解贫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临夏州的农村贫困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临夏州农村贫困现状的分析,本研究认为人地矛盾突出是临夏州农村贫困形势异常严峻的关键性致因,是临夏州最大的州情。为此,本研究从临夏州“人地矛盾”这一州情出发,特别将“人”的因素作为寻求临夏州农村贫困原因的突破口。本文认为基于人口资源畸形发育的三种贫困恶性循环(基于人口增长过快的贫困恶性循环、基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下的贫困恶性循环和基于人口身体素质低下的贫困恶性循环)是导致临夏州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对当前临夏州的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了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目前临夏州的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综合得分仍然偏低,处于一般水平,这说明在临夏州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研究进而提出了打破三种贫困恶性循环的人口发展新机制:即通过对当地人口的数量和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配置,从而提高临夏州的人力资本积累,同时促进临夏州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最后本文提出推进临夏州农村反贫困进程的八大具体措施:大力提倡少生优生、加大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有计划的实施移民搬迁、制定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本土化特色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等。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导论 10-16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0-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4 1.2.1 国外研究 12-13 1.2.2 国内研究 13 1.2.3 临夏州农村贫困问题的相关研究 13-14 1.3 研究方法 14 1.4 研究内容 14-15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6 1.5.1 研究的创新 15 1.5.2 研究的不足 15-16 第二章 贫困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16-21 2.1 贫困的概念 16-17 2.2 贫困标准 17-19 2.2.1 贫困线的制定 17-18 2.2.2 我国的贫困线 18-19 2.3 贫困分类 19-21 2.3.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19 2.3.2 个案贫困与群体贫困 19 2.3.3 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 19-20 2.3.4 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与发展型贫困 20-21 第三章 临夏州农村贫困现状 21-25 3.1 临夏州区域概况 21-22 3.2 临夏州农村贫困的现状及特征 22-25 3.2.1 临夏州农村贫困的现状 22-23 3.2.2 临夏州农村贫困的特征 23-25 第四章 临夏州农村贫困原因分析 25-34 4.1 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 25-29 4.1.1 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25 4.1.2 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25-26 4.1.3 计算过程及结果 26-29 4.2 临夏州农村人口资源特征 29-30 4.2.1 人口总量过大,增长率高 29-30 4.2.2 人力资本极度匮乏 30 4.3 基于临夏州人口资源现状的贫困恶性循环 30-32 4.3.1 基于人口过快增长的贫困恶性循环 31 4.3.2 基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下的贫困恶性循环 31 4.3.3 基于人口身体素质低下的贫困恶性循环 31-32 4.4 临夏州人口资源不良发育的原因 32-34 4.4.1 人口政策 32 4.4.2 贫困地区生育孩子的“成本收益”理论 32 4.4.3 宗教的影响 32-33 4.4.4 “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33-34 第五章 临夏州的反贫困历程及扶贫绩效评价 34-44 5.1 临夏州的反贫困历程及成效 34-36 5.2 临夏州扶贫绩效评价 36-44 5.2.1 临夏州扶贫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7 5.2.2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 37-39 5.2.3 临夏州扶贫绩效综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得分及评级 39-44 第六章 临夏州农村反贫困的新思路及对策建议 44-49 6.1 人口发展机制新思路 44-45 6.1.1 “换血”的内涵 44-45 6.1.2 新的人口发展机制与三种贫困恶性循环的关系 45 6.2 临夏州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45-49 6.2.1 大力提倡少生优生 46 6.2.2 加大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 46 6.2.3 有计划的实施移民搬迁 46-47 6.2.4 制定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47 6.2.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7 6.2.6 发展本土化特色区域经济 47-48 6.2.7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48 6.2.8 发挥宗教在反贫困中的积极作用 48-49 参考文献 49-51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51-52 致谢 52
|
相似论文
-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 大连海域消防力量部署方案研究,U698.4
-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O225
-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 初级阶段探矿权评估的价值要素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F426.1
- 环境脆弱区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区域布局研究,X321
-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 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研究,S788
- 阳城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评价与安全投入优化,X936
- HS公司安全管理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F426.21
- 大学社会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G647
- 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资金管理研究,G647.5
-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项目管理问题研究,G254.3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团购经营模式研究,F713.36
- 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企业竞争对手评价系统,F272
- 数字信息资源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G353.1
- 网络信息资源的可用性评价研究,G353.1
- 沈阳远大国际幕墙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F426.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收入与分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