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量子共振检测仪的原理及在不同年龄层人群中的应用

作 者: 侯耀芳
导 师: 唐一源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理论物理
关键词: 量子共振检测仪 量子医学 皮肤电检测仪 Vega Expert 能量过筛
分类号: R318.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量子共振检测仪(Quantum resonance spectrometer,QRS)是一种应用中国针灸和量子医学的理论研制的检测人体生命活动状态的医疗仪器。与常规检测手段相比,量子共振检测仪具有方便、快捷、准确、无创等特点。它用途非常广泛,在医学上主要用于疾病诊断、测定病源、药效检测等方面。 本文从量子共振检测仪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针灸出发,介绍了量子共振检测仪的基本原理,并以皮肤电检测仪(Electrodermal Screening Device,EDSD)的德国Vega Expert仪器为例,介绍了它的结构和检测的物理学原理。量子共振检测仪内置大量的人体标准生物波,检测时将内置的某种人体标准生物波形作为诱导电波加于人体,在这种诱导电波的刺激下,人体做出生理回馈。利用这种生理回馈原理,采集人体被激发的信号,与标准生物波比较,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比分析,以量化指标将结果显示出来。 量子共振检测仪最初于上个世纪中叶出现,经过一代代学者的补充和完善,至今已经出现了几十种同类产品。很多学者认为它的出现能够改变我们传统的诊断治疗模式,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但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对其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分年龄段能量过筛实验是利用Vega Expert的能量过筛功能,检测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物能状态。实验中将人体年龄从6至90岁分为7组,每组选取健康被试男、女共30人左右,进行能量过筛的检测。将检测的量化指标加以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虽然被试年龄差异极大,但全身能量趋势一致;头部三支能量随年龄增大变化非常显著,而胸腹四支变化不显著;青中年身体应激(自我调节能力)好于老人和小学生;男性的能量状态普遍高于女性,特别是头部三支。通过数据显示,我们认为人体头部能量变化对人的身心状态的影响远远大于胸腹四支。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0
正文  10-40
  1 背景  10-16
    1.1 针灸与中医的经络理论  10-11
      1.1.1 针灸概述  10-11
      1.1.2 经络学说  11
    1.2 现代西方医学眼中的针灸  11-12
    1.3 生物能学说的兴起  12-13
    1.4 量子医学  13-16
      1.4.1 量子医学的由来  13-14
      1.4.2 生命科学中的量子论  14-16
  2 量子共振检测仪的原理和结构  16-27
    2.1 量子共振检测仪的检测原理及结构  16-21
      2.1.1 量子共振检测仪的检测原理  16-17
      2.1.2 量子共振检测仪的分支和结构  17-21
    2.2 机体对小直流电的反应  21-25
    2.3 将量子干涉应用于量子共振检测仪  25-27
  3 量子共振检测仪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7-30
    3.1 国外的研究进展  27-28
    3.2 国内的研究进展  28-30
  4 分年龄段能量过筛实验  30-38
    4.1 实验器材与方法设计  30-31
      4.1.1 实验器材  30
      4.1.2 实验目的及被试选取  30-31
      4.1.3 实验方法  31
    4.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31-36
    4.3 实验反映出的问题  36-38
  5 量子共振检测仪的现状与展望  38-39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43-44
致谢  44-45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45

相似论文

  1. 皮肤电阻检测仪的原理及在小学生多元智能与全脑开发训练中的应用,R318.6
  2. 液态磁穴位治疗中风患者量子共振效应与临床疗效观察,R255.2
  3. 股骨头保护体研制,R318.6
  4. 二维人体心室心肌缺血模型中的折返波仿真研究,R318.0
  5. 基于细胞电生理模型的膜片钳实验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R318.0
  6. 基于聚焦扫描光声成像的光声信号分析及医学应用,R318.51
  7. 基于汉语听觉认知的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R318.0
  8. 基于电穿孔技术的活细胞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R318.51
  9.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R318.1
  10. 生物医用OCS/PLLA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R318.08
  11. 脉冲激光生物硬组织水介导消融特性研究,R318.51
  12. 不同类型亲水结构表面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13. 纳米技术在抗凝血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R318.08
  14. 酸溶液对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R318.08
  15.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材料复合大鼠成骨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R318.08
  16. 远程医疗系统图像压缩及传输关键技术研究,R318.0
  17. 磷铵类两性离子修饰的新型抗凝血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R318.08
  18. 异种去抗原松质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R318.08
  19. 感觉刺激诱发脑电特征研究,R318.0
  20. 海藻酸钠—壳聚糖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R318.08
  21. 硅酸三钙的制备及硅磷酸钙骨水泥的理化性质,R318.0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用一般科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仪器、设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