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庆原油降凝剂合成及作用机理研究

作 者: 马一玫
导 师: 康万利
学 校: 大庆石油学院
专 业: 油气储运工程
关键词: 大庆高蜡原油 降凝剂 筛选 单体 合成条件 凝点 作用机理
分类号: TE86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87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原油是含石蜡烃类混合物,大庆原油属于高含蜡原油,原油含蜡量越高,其凝固点越高,给石油的开采和输送带来很多困难。本文针对含蜡原油的特殊性,对其添加降凝剂的降凝机理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对影响管输加剂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因素进行了较全面地分析。研究表明,降凝机理与降凝剂的种类、化学结构及蜡晶生长阶段有关;原油的族组成、降凝剂的组成结构、加剂处理条件及原油所经历的热历史和剪切历史都是影响加剂原油流变性的重要因素。 对大庆油田某油井原油进行了添加降凝剂降低凝点的室内筛选实验,从国内生产的几种降凝剂中优选出了适合该原油的F-5339高蜡原油降凝剂,并综合研究了影响降凝效果的各种因素(降凝剂用量、活化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剪切作用等),确定了降凝剂的最佳使用条件。同时,根据F-5339的组成和生产条件,结合具体的原油样品,选择出适合大庆原油的降凝剂的单体,并改变丙烯酸高碳醇酯的碳数比例,合成出的多元共聚物,既含有适度的烷烃碳链,又含有不同的极性基团,对大庆原油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具体研究了降凝剂合成的条件:原料配比、反应时间、脂肪醇的碳数、操作温度及引发剂用量等,以凝点为评价指标,优选出大庆原油降凝剂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①单体组分为丙烯酸、高碳醇、马来酸酐、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②高碳醇酯的碳数配比为C18:C20:C22:=4:1:4时降凝效果最好;③丙烯酸高碳醇酯、马来酐、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在摩尔比为10:1:1:1;④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用量为3%;⑤反应温度为90℃,回流时间8h得到的聚合物降凝效果最好。

全文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9-25
  1.1 降凝剂研究概况  19-20
    1.1.1 国外降凝剂研究概况  19-20
    1.1.2 国内降凝剂研究概况  20
  1.2 降凝剂的种类和应用  20-24
    1.2.1 常用降凝剂的种类  20-22
    1.2.2 现场应用实例  22-23
    1.2.3 我国降凝剂的应用前景  23-24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4-25
第二章 大庆原油的组成和性质对降凝剂的影响  25-39
  2.1 大庆原油的组成和性质  25-27
  2.2 原油的组成和性质对降凝剂降凝效果的影响  27-36
    2.2.1 液态烃组成的影响  28
    2.2.2 蜡的影响  28-32
    2.2.3 胶质和沥青质的影响  32-36
  2.3 降凝剂结构的影响  36-38
    2.3.1 长链烷基长度及碳数的影响  36-37
    2.3.2 极性基团含量和极性大小的影响  37
    2.3.3 支化度影响  37
    2.3.4 分子量的影响  37-38
  2.4 小结  38-39
第三章 降凝剂降凝机理探讨  39-44
  3.1 降凝机理研究历史  39
  3.2 降凝机理研究进展  39-40
    3.2.1 机理研究的实验仪器及方法  39
    3.2.2 原油降凝剂作用机理理论  39-40
  3.3 降凝机理的探讨  40-43
  3.4 小结  43-44
第四章 大庆原油降凝剂效果评价  44-53
  4.1 理论基础  44-46
    4.1.1 加剂量的影响  44
    4.1.2 热历史的影响  44-45
    4.1.3 剪切历史的影响  45-46
  4.2 实验  46-47
    4.2.1 实验设备  46-47
    4.2.2 实验药品  47
    4.2.3 实验方法  47
  4.3 降凝效果评价  47-50
    4.3.1 降凝剂用量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47-48
    4.3.2 降凝剂活化温度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48
    4.3.3 加剂原油热处理时间的影响  48-49
    4.3.4 冷却速度的影响  49-50
    4.3.5 剪切速度的影响  50
  4.4 加剂原油的流变学特性  50-52
    4.4.1 含蜡原油的流动特性及机理  50-51
    4.4.2 加剂原油的流变学特性  51-52
  4.5 小结  52-53
第五章 大庆原油降凝剂的合成  53-62
  5.1 典型原油降凝剂的合成方法  53-58
    5.1.1 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与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的接枝反应  53-54
    5.1.2 聚丙烯酸二十二酯(PBA)的合成  54-55
    5.1.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的酯化物合成  55-56
    5.1.4 丙烯酸高碳醇酯(HAA)、顺丁烯二酸酐(MA)、苯乙烯(ST)、醋酸乙烯酯(VAc)共聚物的合成  56-57
    5.1.5 含氮聚合物降凝剂的合成  57-58
  5.2 大庆原油降凝剂的合成  58-59
    5.2.1 合成单体的确定  58
    5.2.2 实验  58-59
  5.3 聚合反应条件的确定  59-61
    5.3.1 最佳反应物的配比  59
    5.3.2 脂肪醇的最佳碳数比  59-60
    5.3.3 最佳反应时间  60-61
    5.3.4 最佳反应温度  61
    5.3.5 最佳引发剂用量  61
  5.4 小结  61-62
结论  62-63
致谢  63-64
参考文献  64-66

相似论文

  1.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2. 新型阳离子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TQ323.6
  3.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4.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3的克隆,S435.112.1
  5.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6.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7.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X172
  8.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TQ922.1
  9. 我国四省区梨主要病害的病原鉴定、分子检测与药剂筛选研究,S436.612
  10.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2的克隆,S435.112.1
  11. 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其对噻虫嗪的抗性风险评估,S433
  12. 小分子有机酸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X703
  13. 超声作用对混合原油稳定性的研究,TE622.1
  14. 人机交互中的手指定位研究与应用,TP11
  15. 赣西北、鄂东南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制与木作技艺的传承与演变,TU241.5
  16. 具有抑制单胺氧化酶作用的益生菌筛选,TQ460.1
  17. 熔融接枝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及其性能研究,TQ325.14
  18. 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TQ655
  19. 枝链霉菌L2001的鉴定及其木聚糖酶性质的研究,TQ925
  20. 高产纤维素酶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TQ925
  21. 甘肃牧区产脂肪酶微生物的筛选、培养条件和酶学性质的研究,TQ92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 > 矿场油气集输与处理 > 油气集输用化学药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