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聚醚砜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作 者: 刘俊
导 师: 陈远荫
学 校: 武汉大学
专 业: 化学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醚砜 改性 扫描电镜 相结构
分类号: TQ32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40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热塑性树脂聚醚砜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它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绝缘性能等,它能够用来提高和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同时又不会牺牲其它高温机械方面的优异性能。本文回顾了改性环氧树脂的发展现状,研究了固化工艺和聚醚砜用量对于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的性能的影响。我们使用了牌号是D.E.R.331的环氧树脂,固化剂是4,4’—二氨基二苯砜(DDS),并且,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等仪器,观察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讨论了微观形态与固化工艺及聚醚砜用量的内在关系。最后我们得出了结论,聚醚砜对于改性坏氧树脂的性能有着显著的效果。 第一章,回顾了橡胶弹性体,热致液晶聚合物,纳米粒子以及热塑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难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第二章,对于聚醚砜改性环氧树脂体系,我们通过对固化剂的选择,溶剂及溶解方法的选择,不同端基的PES的选择,来寻找最佳的实验条件。我们最终选用了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砜(DDS),它具有毒性低、吸水率低、综合性能好的优点;选择适合本实验体系的溶剂溶解法,来满足体系的要求;选用氯端基聚醚砜来改性环氧树脂,以达到实验的初衷,以便更好地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这些实验条件的设定及规划,为本实验后期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用4,4’—二氨基二苯砜(DDS)作固化剂时,相分离结构的控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该半互穿网络的玻璃化转变行为,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此半互穿网络(Semi-IPN)中,两组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彼此靠近。该半互穿网络的相结构随组分量和固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研究了聚醚矾(PES)增韧环氧树脂的微观结构和冲击性能,在相同的固化工艺下,加入较多量的PES可较好地提高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在加入相同的PES的情况下,在固化的温度较高的体系,冲击强度也较好.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固化条件,控制体系的相态,进而控制坏氧树脂与聚醚砜共混体系的性能。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8
第一章 绪论  8-24
  1.1 引言  8
  1.2 橡胶弹性体增韧环氧树脂  8-10
  1.3 热致液晶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  10
  1.4 纳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纳  10-11
  1.5 热塑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  11-18
    1.5.1 聚醚砜(PES)  11-13
    1.5.2 聚酰亚胺(PEI)  13-15
    1.5.3 聚砜(PSU)  15
    1.5.4 聚碳酸酯(PC)  15-17
    1.5.5 聚醚酮(PEK)  17-18
    1.5.6 聚醚醚酮(PEEK)  18
  1.6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18-20
  参考文献  20-24
第二章 实验条件的选择  24-32
  2.1 引言  24-25
  2.2 样品的制备与测试  25-27
    2.2.1 材料与试剂  25-27
  2.3 结果与讨论  27-30
    2.3.1 固化剂的选择  27-28
    2.3.2 溶剂及溶解方法的选择  28
    2.3.3 不同端基的 PES的选择  28-30
  2.4 结论  30-31
  参考文献  31-32
第三章 聚醚砜用量及固化工艺对改性环氧树脂的影响  32-50
  3.1 引言  32-33
  3.2 实验部分  33-35
    3.2.1 材料与试剂  33-34
    3.2.2 样品的制备  34
    3.2.3 性能测试及结构表征  34-35
  3.3 结果与讨论  35-45
    3.3.1 不同用量的聚醚砜改性环氧树脂  35-41
    4.3.2 固化工艺对微观形态的影响  41-45
  3.4 机理分析  45-48
    3.4.1 热塑性树脂改性热固性树脂  45-47
    3.4.2 反应诱导相分离  47-48
  3.5 结论  48-49
  参考文献  49-50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50-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纳米稀土硬质合金YG11R的成分与工艺优化及磨损研究,TG135.5
  2. Fe,V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O614.411
  3. 微氧条件下密闭电石炉尾气中COS气体吸附净化研究,X781
  4. 生物医用OCS/PLLA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R318.08
  5. 掺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O643.36
  6. 聚砜的合成及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TQ433.437
  7. 双酚AP型苯并噁嗪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320.1
  8.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抗蠕变性能研究,TQ342.61
  9. 新型阳离子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TQ323.6
  10. 掺杂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制备与防腐性能研究,TQ637
  11.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12. 废弃氟石膏改性利用及高含氟废水处理研究,X703
  13.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并用于水中多环芳烃治理,X712
  14.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15. 不同类型亲水结构表面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16. LDH和Mg/Al/Fe-Mt对水中磷、铬的吸附效果研究,X703
  17.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18. 芴基环氧树脂的固化机制及性能研究,TQ323.5
  19. 环氧树脂/金属基体、环氧树脂/颜填料界面改性研究,TQ630.1
  20. 樟巢螟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相关研究,S763.3
  21.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 > 缩聚类树脂及塑料 > 环氧树脂及塑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