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良性胆管狭窄瘢痕形态学和CD_(68)、TGFβ_1、α-SMA表达

作 者: 施国明
导 师: 张小文
学 校: 昆明医学院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胆管狭窄 形态学 肌成纤维细胞 CD68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分类号: R65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1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 研究BBS胆管瘢痕的形态学特点,探讨其形成机制。方法 收集14例BBS患者的胆管瘢痕、用10例正常胆管作为对照,分别用光镜观察在HE、Masson、Von-Gison染色下两组的显微结构特点;用SEM、TEM观察超微结构特点;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CD68、TGFβ1、α-SMA在胆管瘢痕和正常胆管中的表达强度及定位。结果 光镜显示:胆管瘢痕组织胶原纤维排列致密杂乱。SEM显示:胆管瘢痕的黏膜缺失,表面呈珊瑚状,可见白细胞浸润,胶原增粗,排列紊乱。TEM显示:瘢痕组织中见MFB,ECM过度沉积。免疫组化:CD68、TGFβ1、α-SMA在胆管瘢痕组织中表达较强。CD68主要表达于MΦ,另有少量FB、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表达。胆管瘢痕中CD68阳性细胞数为29.64±7.65,与正常胆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α-SMA表达于MFB的胞浆、血管平滑肌组织、胆管平滑肌、炎性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胆管瘢痕中α-SMA阳性细胞数为65.36±19.08,与正常胆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胆管瘢痕中见新生血管增多,部分管壁明显增厚。胆管瘢痕中增厚血管的数目为10.71±4.38,与正常胆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GFβ1主要表达于肉芽组织、FB、血管内皮细胞、MΦ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胆管瘢痕中TGFβ1阳性细胞数为40.86±13.55,与正常胆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胆管瘢痕组织在形态学上具有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局部血供不良、胶原纤维过度沉积和存在MFB的特点。MΦ长期在胆管壁中沉着是引起BBS的一个主要因素。MΦ通过旁分泌途径分泌TGFβ1,促进MFB的转化和胶原纤维过度沉积。MFB是引起胆管瘢痕挛缩的主要因素。瘢痕组织的缺血、缺氧可能是引起胆管瘢痕的一个原因。胆汁的作用、肠液返流以及胆管损伤修复采用丝线缝合引起的异物反应可能是导致胆管局部组织MΦ过度沉着的重要因素,从而加剧胆管瘢痕形成。

全文目录


英文缩写  4-5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8
正文  8-35
  引言  8-9
  材料和方法  9-15
  结果  15-23
  讨论  23-29
  结论  29-30
  结语  30-31
  参考文献  31-34
  致谢  34-35
综述  35-51
已刊的文章目录  51

相似论文

  1. 舌体特征的提取及融合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2. 医学超声图像的三维可视化研究,TP391.41
  3. 基于数学形态学分析的激光散斑特性研究,O29
  4. 低温胁迫对荷那龙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S917.4
  5. 基于区域分割的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算法研究,TP751
  6. 基于核方法的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算法研究,TP751
  7.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8. 北部湾口四种中上层鱼类耳石形态学、分布、生物学及资源评估,S932.4
  9.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血管管径自动测量技术,R310
  10. 茶黄素与TGF-β3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地影响,R329
  11.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对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损伤的保护作用,R96
  12. 蚁群算法及其在气象卫星云图分割中的应用,TP391.41
  13. 扶正固本法治疗脓毒症急性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R278
  14. 早期不全性胆道梗阻对豚鼠oddi括约肌的影响,R657.4
  15. 血清细胞因子及结核抗体对儿童结核病及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R725.1
  16. 外界刺激对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原位形成和内源性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R78
  17. 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GF-β1在斑秃患者的表达研究,R758.71
  18. 青蒿琥酯对百草枯致大鼠肺损伤机制的干预性研究,R285.5
  19. 植入早期小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及Galectin-3、整合素α4表达的研究,R321
  20.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矿区房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TP751
  21. 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青蒿琥酯的干预,R595.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腹部外科学 > 胆囊、胆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