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

作 者: 李丽
导 师: 张岗英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村中学生 心理素质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7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心理学界的普遍关注。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对我国心理学家关于心理素质的观点及现代素质含义的思考和探讨,对心理素质定义为,即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先天和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基本的、内在的、核心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包括心理能力(认知因素)、心理动力(人格因素)和心理健康三个因素。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正确理解心理素质的性质、分类与结构,对于全面准确掌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极为重要。未来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只有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实现自我的潜能与价值。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使其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虽然我国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侧重于城市的中小学生,而对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却不够深入。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素质教育更是薄弱环节。因此,探索农村中学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积极而有效的模式和途径,是当前我国心理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探讨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在该地区农村更好的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接受的大多是应试教育,教师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因此他们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可能不会很高。同时,女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不同于男生,因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心理素质应该会有差异。另外,各省份之间教育实力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会影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基于以上这些方面,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瑞文推理测验,通过问卷调查法选取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五省(区)的部分农村中学的中学生共1090人,其中男生558人,女生532人,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心理素质包含智力、人格、心理健康三个因素。本研究发现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良好,仅在人格因素上与全国常模有显著差异。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师范生的心理素质、学校适应及其关系研究,B844.2
  2. 农村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G633.41
  3. 鲁西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与控制因素研究,P618.11
  4. 西北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研究-以宝天高速公路为例,U417.1
  5. 西北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F124.7
  6. 明清时期西商与西北的民族贸易,K248
  7. 汉代西北屯田问题探析,K234
  8. 农村中学生家庭功能、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B844.2
  9. 农村中学生活德育研究,G631
  10. 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的初步编制及应用研究,G449
  11.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素质养成的影响研究,G610
  12.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G633.6
  13. 西北地区陆航部队飞行员激励问题研究,E263
  14. 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研究,G647.38
  15. 西北地区土遗址博物馆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16. 20世纪西北地区古代中外工艺美术交流研究的回顾,J509.2
  17. 农村初中生词汇学习策略研究,G633.41
  18. 基于GIS与RS的中国西北地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P237;P467
  19. 农村中学生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B844.2
  20. 豫北农村中学生错别字考察与分析,G633.3
  21. 农村中学生诚信问题研究,G63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