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启示
作 者: 徐学谦
导 师: 贺瑞
学 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 发展道路
分类号: K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指各民族、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普遍交往,整个历史由相互分裂的民族历史逐步转变为相互依存的统一的历史过程。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阐述了这一理论形成的条件及其主要特征,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和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是其内在的驱动力,地理大发现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世界市场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分析研究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如黑格尔)是不一样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应用自己新创立的唯物史观从整体上研究当时社会情况后得出的基本论断,是应用其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社会的典范。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既是分析当时社会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又是进一步分析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理论。笔者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论述为线索,结合中国革命所走的历史道路,探讨了在世界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认为中国融入世界历史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无条件融入到把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有机结合、艰辛探索的历程,其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全文目录
引言 5-6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条件及其主要特征 6-23 (一) 世界历史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地理大发现 6-7 (二) 生产力的发展和普遍交往是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决定性因素 7-11 (三) 世界历史形成中的资本的内在驱动 11-14 (四) 世界市场在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4-16 (五) 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16-19 (六)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19-23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23-41 (一) 中国融入世界历史的历程 24-30 (二)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30-41 注释 41-42 参考文献 42-45 致 谢 45
|
相似论文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G841
-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 后配额时代中印纺织品贸易发展关系研究,F752.7
-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 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G649.2
-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 夏南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肉品特性的比较研究,S823
- 道安与佛教中国化,B948
-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