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自在之物与纯粹意识

作 者: 张爱林
导 师: 丁立群
学 校: 黑龙江大学
专 业: 外国哲学
关键词: 康德 胡塞尔 自在之物 纯粹意识
分类号: B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存在是什么?思维如何如其所是地把握存在?这是人类达到真理性认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康德认为,通过直观,存在物被给予我们;通过知性,存在物被思维。但我们感知到的物已不是自在之物,而是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被感觉和思维的先验形式综合、构造所产生的现象。一切实在的知识都是关于经验现象的知识,自在之物作为现象的基底应当被设定。 胡塞尔认为只有与认识直接同一的东西才具有明证性,经验存在物既然超越于意识,因而不是明证的,明证的东西只有意识本身,即纯粹意识。经验存在物是纯粹意识的意向性作用综合、构造纯粹意识内意向客体的结果。 康德和胡塞尔殊途同归地证明了人类理性的先验性及其对经验物的构造功能,并对人类认识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英文摘要  3-10
引言  10-13
第1章 存在与思维二元分立的难题及其解决的基本前题  13-22
  1.1 存在与思维理论难题的内在性  13-16
  1.2 存在与思维问题的历史探索  16-19
  1.3 存在与思维问题解决的基本前提  19-22
第2章 康德关于自在之物的演绎  22-34
  2.1 康德对人的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  22-27
  2.2 自在之物作为现象基底的演绎  27-34
第3章 胡塞尔关于纯粹意识的阐明  34-44
  3.1 悬搁与先验还原的剩余  34-36
  3.2 本质直观与意识的一般  36-40
  3.3 意向性构造  40-44
第4章 康德与胡塞尔先验哲学的殊途同归及其隐秘憧憬  44-53
  4.1 两种先验哲学的殊途同归  44-49
  4.2 先验哲学的隐秘憧憬:文化共和的价值取向  49-53
参考文献  53-55
独创性声明  55

相似论文

  1. 论康德的科学观,B516.31
  2. 胡塞尔“笛卡尔式沉思”下的“我思”相关问题研究,B516
  3. 席勒的“完人”概念,I516
  4. 罗尔斯政治建构主义中康德哲学的因素,D09
  5. 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B516.31
  6. 康德世界主义思想研究,B516.31
  7. 音乐现象学导论,J60-05
  8. Death or Survival: An Interpretation of Ahab and Ishmael in Moby-Dic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antian Philosophy,I712
  9. 康德“实用人类学”思想研究,B516.31
  10. 论胡塞尔现象学的“视域”概念,B516.52
  11. 18世纪西方音乐哲学中的游戏观念,J60-02
  12. 康德美学在中国60年的接受史研究,B83-09
  13. 康德法哲学思想浅析,D909
  14. 论拉德布鲁赫价值相对主义法哲学,D90
  15. 康德公民伦理思想探析,B516.31
  16. 论康德的道德哲学及其价值,B516.31
  17. 康德伦理学理论在《简·萨默斯的日记》中的表征,I561
  18. 康德与马克思政治哲学比较分析,D09
  19. 理性或情感:道德哲学的两个向度,B82
  20. 黑格尔自我意识理论及其与康德自我意识理论的关系,B516.31
  21. 康德的时间图型,B516.3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欧洲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