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糙海参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作 者: 闫冰
导 师: 李玲;易杨华
学 校: 第二军医大学
专 业: 药物化学
关键词: 糙海参 活性成分 三萜皂苷
分类号: R2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31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稻瘟霉模型进行活性追踪,应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正相硅胶、反相硅胶和高效液相等多种现代层析分离技术,对产于福建省东山海域的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 Jaeger)的抗肿瘤与抗真菌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和药理研究,得到6个海参皂苷类化合物。应用现代波谱学技术和化学方法确定出全部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1个新化合物,5个从该种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对其中活性较强、得量较多的化合物进行了化学结构修饰,得到1个全乙酰化合物。 采用现代光谱和化学方法,特别是采用1HNMR、13CNMR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DQCOSY、TOCOSY、HMQC、HMBC和NOESY等),确定了全部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是:化合物1: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奎诺糖-(1→2)-4-磺酸基-β-D-吡喃木糖]-海参烷-9,24-二烯-3β,12α,17α-三醇(24-dehydroechinoside A),化合物2:3-O-[β-D-吡喃奎诺糖-(1→2)-4-磺酸基-β-D-吡喃木糖]-海参烷-9-烯-3β,12α,17α-三醇(echinoside B),化合物3: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奎诺糖-(1→2)-4-磺酸基-β-D-吡喃木糖]-海参烷-9-烯-3β,12α,17α-三醇(echinoside A),化合物4:3-O-[β-D-吡喃奎诺糖-(1→2)-4-磺酸基-β-D-吡喃木糖]-海参烷-22,25-环氧-9-烯-3β,12α,17α-三醇(holothurin B),化合物5: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奎诺糖-(1→2)-4-磺酸基-β-D-吡喃木糖]-海参烷-22,25-环氧-9-烯-3β,12α,17α-三醇(holothurin A),化台物6: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奎诺糖-(1→2)4-磺酸基-β-D-吡喃木糖]-16β-乙酰氧基-海参烷-9-烯-3β,12α,17α-三醇。其中化合物6为新化合物,命名为scabraside A。 体外细胞毒活性试验表明:6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对P388小鼠白血病和A549人肺癌等6种人肿瘤细胞株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抗真菌活性研究显示:化合物2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为2.1(ug/ml),对新型隐球菌MIC值为1.1(ug/ml),对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的MIC值均为4.2(ug/ml);化合物4和化合物5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的MIC值在9.4~125(ug/ml)之间;化合物6对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10
英文摘要  10-12
前言  12-19
  (一) 糙海参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的概况及其意义  13-14
  (二) 选题的指导思想  14-15
  (三) 课题的实验设计  15-19
二、糙海参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19-66
  (一) 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19-20
  (二) 全乙酰化衍生物制备  20-21
  (三) 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21-45
  (四) 实验部分  45-60
  (五) 提取物活性部位的筛选及部分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研究  60-66
    Ⅰ.稻瘟霉生物活性筛选  60-61
    Ⅱ.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  61-63
    Ⅲ.抗真菌活性研究  63
    Ⅳ.体内抗肿瘤药理试验和体外溶血试验  63-66
三、结果与讨论  66-69
四、参考文献  69-71
五、致谢  71-72
六、附录  72-113
  (一) 综述:海参多糖药理研究概况  72-77
  (二) 化合物的波谱图  77-113

相似论文

  1.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2. 仿生细胞膜技术研究中药活性成分,R284
  3. 红凉伞抗肿瘤转移化学成分研究,R284
  4. 基于cDNA-AFLP的茉莉酸甲酯刺激的三七不定根转录轮廓研究,S567.236
  5. 炮制对商陆正丁醇提取部位的影响研究,R284.1
  6. 朝鲜白头翁的化学成分研究,R284
  7. 杜仲主要活性成分形成积累及其营养调控技术研究,S567.19
  8. 青钱柳总皂苷及三萜皂苷元动态变化规律研究,R284
  9. 山茱萸活性成分对肿瘤及衰老细胞模型影响初探,R285.5
  10. 一株抗菌海洋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Q93
  11. 翠雀化学成分研究,R284
  12. 松嫩草地七种藜科植物中几类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及常规营养成分的积累动态,Q946
  13. 蜂胶和蜂蜜的成分研究,R284
  14. 用细胞学方法研究中药寒热药性,R285
  15. RNA干扰技术在绞股蓝鲨烯合酶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S567.237
  16. 菠菜中SOD的纯化及红景天滴丸中红景天苷的测定,TQ461
  17. 梧桐花和瑞香狼毒化学成分的研究,R284
  18. 中药牛膝中三萜皂苷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R284
  19. 澳大利亚厚皮海绵和多皱软海绵活性成分研究,R914
  20. 紫穗槐果实保肝活性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R28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