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研究

作 者: 彭松
导 师: 赵惠芳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合并会计报表 合并范围 控制权 多层控股关系
分类号: F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51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是当今国际公认的会计四大难题之一,合并范围则是合并会计报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不论是国际会计准则IAS27还是我国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都将合并范围的界定作为准则的重点;同时,合并范围问题的研究涉及到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之间控制权的内涵,不但是控股公司和子公司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众多投资者与债权人关注的焦点。确定一个合适、合理、合法的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对于设计高质量的合并会计准则以及规范集团公司的财务报告无疑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本文认为,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对控制的定义,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应当坚持质量标准与数量标准相结合,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相结合的思路,对于一些例外情况则需要用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进行判断;在多层控股关系下确定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确定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确定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与计算少数股权比例时应当区别对待,加法原则与乘法原则相结合,对交叉持股的库藏股法与交互分配法的应用也应做出相应的规范;对合并范围在年度内发生变动的各类问题如并表日与年初数的确认、时期报表的合并方法选择以及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等问题的处理应当依据控制的真实存在加以确定并保证一体性原则的要求。此外,还要进一步明确合营公司、合作公司的合并范围确定问题。 总体来说,我国在制定合并会计报表具体准则时应对合并范围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不仅要借鉴国际惯例,也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合并会计报表准则所运用的概念应当符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要求,以体现准则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同时也要充分注意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协调。

全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0-15
  1.1 问题的引出  10-11
  1.2 研究范围与框架结构  11-13
    1.2.1 研究范围  11-12
    1.2.2 正文框架结构  12-13
  1.3 研究意义  13-15
第二章 总论  15-23
  2.1 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  15-19
    2.1.1 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的联系  15-17
    2.1.2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目的  17-18
    2.1.3 合并会计报表准则发展的历史回顾  18-19
  2.2 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理论  19-21
    2.2.1 理论综述  19-20
    2.2.2 三种理论的差异分析  20
    2.2.3 发展趋势与评价  20-21
  2.3 合并范围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联系  21-23
    2.3.1 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涵义  21
    2.3.2 合并范围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  21-23
第三章 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  23-30
  3.1 合并范围确定的比较研究  23-26
    3.1.1 我国会计规范的合并范围确定  23-24
    3.1.2 国际会计准则的合并范围确定  24-25
    3.1.3 欧盟与美国会计准则的合并范围确定  25-26
  3.2 控制权的内涵  26-27
  3.3 合并范围确定的条件  27-30
    3.3.1 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基本条件  27-28
    3.3.2 不应纳入合并范围的情形  28-30
第四章 多层控股关系下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30-42
  4.1 间接持股的合并范围及会计处理  30-35
    4.1.1 间接持股的种类及合并范围  30-31
    4.1.2 父-子-孙结构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  31-33
    4.1.3 兄弟联属结构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  33-35
  4.2 交叉持股的合并范围及会计处理  35-40
    4.2.1 交叉持股的种类及合并范围  35
    4.2.2 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会计处理  35-38
    4.2.3 子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的会计处理  38-40
  4.3 多层控股关系下合并报表的合并级次  40-42
第五章 合并范围的特殊问题研究  42-50
  5.1 合营公司的合并范围  42-44
    5.1.1 合营及其种类  42-43
    5.1.2 比例合并法  43-44
  5.2 合作公司的合并范围  44-45
  5.3 年度内合并范围发生变动的处理  45-50
    5.3.1 年度内合并范围发生变动的确认  45-47
    5.3.2 内部股权重组变化的影响  47-48
    5.3.3 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处理  48-50
第六章 结论  50-52
参考文献  52-54

相似论文

  1. 家族企业控制权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制,D922.291.91
  2. 控制权度量模型及计算,O211.3
  3. 管理者权力与公司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F276.6;F224
  4. 中外公司控制权配置比较研究,D912.29
  5. 基于公司控制权转移滞后对并购整合影响的案例研究,F224
  6. 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TM614
  7. 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规制,D922.291.91
  8. 民营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与侵占效应研究,F832.51
  9. 浙江民营上市公司金字塔式股权结构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F224
  10. 《鹿特丹规则》下货物控制权制度研究,D923.6;D922.294
  11. 我国反收购规制的现状、问题及完善,D922.287
  12. 公司控制权市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F273.1
  13. 中国A-H股上市公司股权控制模式及其绩效研究,F224
  14. 控制权转移、经营绩效与技术创新,F273.1;F224
  15. 论我国公司控制权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D922.291.91
  16. 市场化进程及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研究,F276.6
  17.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研究,F276.6;F224
  18.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F271;F224
  19. 上市公司终极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经验研究,F271;F224
  20. 我国中小企业成长过程融资结构与控制权配置关系研究,F275
  21.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研究,F27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会计 > 会计簿记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