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植物提取物对蔬菜害虫的生物活性筛选及其活性组分作用机理研究

作 者: 曾宪儒
导 师: 曾涛;韦绥概
学 校: 广西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 植物提取物 蔬菜害虫 生物活性 筛选 作用机理
分类号: S43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25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采用Porter喷雾器喷雾法,以对农药较敏感的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为试虫,对66个植物提取物进行了杀虫活性筛选。生测结果表明,当植物提取物浓度为10mg·ml-1时,有3种植物提取物对萝卜蚜的杀虫效果较好,24h校正死亡率达90%以上,它们分别是巴豆(Croton tiglium L.)果实的甲醇提取物、葫蔓藤(Gelsemium elegans Benth.)藤茎甲醇提取物和苦木(Picraasma quassioides)枝叶的乙醇提取物。用以上3种杀虫效果较好的植物提取物,采用微量点滴法再以耐药性较强的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为试虫进行杀虫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葫蔓藤藤茎甲醇提取物(1.28×10-3mg/头)对桃蚜的杀虫效果最好,48h的死亡率达83.08%。 将葫蔓藤藤茎甲醇提取物分离为6个极性不同的组分,并对各个组分以桃蚜为试虫进行触杀(1.28×10-3mg/头)、忌避(1mg·ml-1)和内吸(1mg·ml-1)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氯仿萃取物对桃蚜有较高的触杀和忌避活性,触杀24h死亡率及24h忌避率分别为86.33%和82.26%,与其它组分相比差异显著;各分离组分在1mg·ml-1的浓度下、48h内对桃蚜没有内吸作用。以上说明杀虫和拒食活性成分存在于氯仿萃取物中。同时,研究了氯仿萃取物对蔬菜上其它主要害虫的活性作用及毒力大小。结果显示,采用浸虫法,当萃取物浓度为10mg·ml-1时,氯仿萃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3龄幼虫的触杀活性不高,72h死亡率只有8.75%,但对菜粉蝶[Pieris rapae(L.)]幼虫有较好的触杀活性:对菜粉蝶5龄初期幼虫96h的死亡率为70%,对菜粉蝶4龄末期幼虫72h的死亡率为97.5%。采用叶碟法,当萃取物浓度

全文目录


1 前言  9-13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9-10
  1.2 植物源杀虫剂资源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0-11
  1.3 植物源杀虫剂作用机理研究方法概述  11-13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13
2 材料与方法  13-23
  2.1 材料  13-16
    2.1.1 供试昆虫  13
    2.1.2 供试植物样品  13-15
    2.1.3 研究中用到的主要仪器及药品  15-16
  2.2 研究方法  16-23
    2.2.1 有效杀虫植物提取物对蔬菜蚜虫的筛选  16-17
      2.2.1.1 初筛植物材料的提取  16
      2.2.1.2 供试植物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筛选方法  16-17
    2.2.2 有效杀虫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17-20
      2.2.2.1 有效杀虫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初步分离  17-18
      2.2.2.2 分离组分的生物活性测定  18-19
        2.2.2.2.1 对桃蚜的触杀活性测定  18
        2.2.2.2.2 对桃蚜的忌避活性测定  18-19
        2.2.2.2.3 对桃蚜的内吸作用测定  19
      2.2.2.3 活性组分对蔬菜上其它主要害虫的活性作用及毒力大小  19-20
        2.2.2.3.1 活性组分对小菜蛾幼虫和菜粉蝶幼虫的触杀活性测定  19
        2.2.2.3.2 活性组分对小菜蛾幼虫和菜粉蝶幼虫的拒食活性测定  19-20
        2.2.2.3.3 活性组分对菜粉蝶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20
        2.2.2.3.4 活性组分对桃蚜的毒力(LD_(50))测定  20
        2.2.2.3.5 活性组分对小菜蛾幼虫和菜粉蝶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_(50))测定  20
    2.2.3 活性组分的作用机理初探  20-23
      2.2.3.1 试虫中毒症状观察  20
      2.2.3.2 活性组分对试虫生理生化的影响  20-23
        2.2.3.2.1 试虫体内蛋白质含量测定  20-21
        2.2.3.2.2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21-23
        2.2.3.2.3 呼吸作用的测定  23
    2.2.4 数据的统计分析  23
3 结果与分析  23-38
  3.1 有效杀虫植物的筛选  23-26
    3.1.1 植物提取物对萝卜蚜的初步筛选  23-26
    3.1.2 初筛有效的植物提取物对桃蚜的筛选  26
  3.2 葫蔓藤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26-33
    3.2.1 葫蔓滕活性成分的初步分离结果  26-27
    3.2.2 葫蔓藤萃取分离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27-29
      3.2.2.1 对桃蚜的触杀活性  27-28
      3.2.2.2 对桃蚜的忌避活性  28
      3.2.2.3 对桃蚜的内吸毒杀作用  28-29
    3.2.3 活性组分对蔬菜上其它主要害虫的活性作用及毒力大小  29-33
      3.2.3.1 对小菜蛾幼虫和菜粉蝶幼虫的触杀活性  29-30
      3.2.3.2 对小菜蛾幼虫和菜粉蝶幼虫的拒食活性  30-31
      3.2.3.3 对菜粉蝶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31-32
      3.2.3.4 对桃蚜的毒力测定(LD_(50))  32
      3.2.3.5 活性组分对小菜蛾幼虫和菜粉蝶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_(50))测定  32-33
  3.3 葫蔓藤氯仿萃取物的作用机理初探  33-38
    3.3.1 试虫中毒症状观察  33-36
      3.3.1.1 对桃蚜的影响  33
      3.3.1.2 对小菜蛾幼虫的影响  33
      3.3.1.3 对菜粉蝶幼虫的影响  33-36
    3.3.2 对试虫生理生化的影响  36-38
      3.3.2.1 对桃蚜和菜粉蝶幼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36-37
      3.3.2.2 对菜粉蝶幼虫呼吸作用的影响  37-38
4 讨论  38-42
  4.1 植物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筛选  38-39
  4.2 葫蔓藤分离组分的生物活性测定  39-40
  4.3 葫蔓藤氯仿萃取物的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40-41
  4.4 杀虫植物在蔬菜害虫防治上的应用前景  41-42
5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6
附录  46-48
致谢  48-4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9

相似论文

  1. 南海多室草苔虫和脆灯芯柳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R284
  2. 两株南海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R284
  3. 侧柏叶化学成分提取及活性功能研究,R284
  4.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5.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6.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7.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8.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3的克隆,S435.112.1
  9.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10.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11.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X172
  12.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TQ922.1
  13. 预氧化强化生物活性炭滤池除氮效能及机理研究,X703
  14. 我国四省区梨主要病害的病原鉴定、分子检测与药剂筛选研究,S436.612
  15.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2的克隆,S435.112.1
  16. 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其对噻虫嗪的抗性风险评估,S433
  17.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18. 辣椒疫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19. 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防治作用研究,S435.111.4
  20. 甘蓝型油菜与播娘蒿远缘杂交杂种后代的筛选,S565.4
  21. 氮高效水稻品种苗期耐低磷种质的筛选与鉴定,S5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蔬菜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