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设施养殖小气候效应及其对水产动物影响的研究

作 者: 王胜
导 师: 郁家成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气象学
关键词: 设施渔业 小气候特征 环境因子 水产动物
分类号: S9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6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从 1978 年的 465 万 t 到 2000 年的 4278.99 万 t,渔业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除改革开放和确定了正确的渔业发展策略及政策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进步对渔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渔业科技进步对水产品总产值贡献率“七五”和“八五”期间分别为 42%、46%[1]。设施渔业是利用工程技术和工业化生产方式,建立现代化的渔业设施,为渔业经济品种生长提供人工控制的最佳环境,使其在最经济的生长空间内,获得最高的产量、最好的品质和最大的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渔业。设施渔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在环境相对可控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方式为工厂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对象是经济高效品种或特种水产品,产品可以实现周年生产、超时令均衡上市。设施渔业是依靠科技进步而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渔业、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较少劳动力,发挥生物最大的生长潜能,生产出更多的水产品的有效方式。设施渔业是我国水产业发展史上的一次新技术革命,是实现渔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设施水产养殖的方式较多,本文主要针对电厂余热温流水养殖和水产工厂化温室养殖两种模式进行研究。全文围绕温流水养殖和水产工厂化温室养殖小气候特征(主要指温度、光照以及水质)展开论述。对电厂余热温流水养殖模式,本文主要研究:①同一养殖池内不同方位以及不同水层间水温差异;②不同养殖池水温差异性分析;③水渠内水温变化规律;④温流水养殖池内水温与进水口热水源水温及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温流水养殖池内水温主要与电厂进水口热水源水温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并且一天之中午后养殖池内水温最高;对同一养殖池而言,总是进水口水温最高,出水口水温最低,同时养殖池内上层水温度高于下层水温;水渠内水温变化与进水口热水源以及渠长有显著的相关性,养殖池内水温与进水口热水源水温也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对水产工厂化温室模式,本文主要研究:①各种类型水产温室养殖池内水温变化特征;②不同类型水产温室养殖池水温及气温的差异性分析;③标准温室的加温调控效应分析;④水产温室养殖池内水温与外自然界气温的相关性分析;⑤不同类型水产温室室内光照变化规律;⑥标准温室养鳖池内水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种类型温室内的气温和水温均显著高于外界;从不同天气类型看,晴天温室内温度上升最快,阴天温室内温度变幅小,并且平均气温低;从保温性能看,标准温室保温性能最高,黑暗型温室次之,塑料大棚温室保温性能最差;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看,水产温室内光照强度减弱、光照时间变短,其中标准温室和黑暗型温室表现尤为明显;同时温室养鳖池池水季节变化不明显,池水溶氧量低、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综述  11-17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2
    1.1 概述  11
    1.2 发展设施渔业的目的  11-12
    1.3 发展设施渔业的意义  12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4
    2.1 国外设施渔业的研究进展  12-13
    2.2 国内设施渔业的研究情况  13-14
  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7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5
    3.2 技术路线  15-16
    3.3 研究特点和创新之处  16-17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7-21
  1. 试验地概况  17-18
  2. 研究项目和使用仪器  18-19
    2.1 环境温度的观测  18
    2.2 光照强度的观测  18
    2.3 温室养殖池内水体溶氧量(DO)的测定  18
    2.4 温室养殖池内水体 PH 值的测定  18
    2.5 养殖水体透明度的测定  18
    2.6 氨氮含量的测定  18
    2.7 生化耗氧量(BOD)和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  18-19
    2.8 养殖对象的测定  19
  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19-21
第三章 结果分析  21-61
  1. 设施养殖条件下水温变化特征  21-40
    1.1 温流水鱼池水温变化特征  21-26
      1.1.1 温流水鱼池水温的时间变化  21-22
      1.1.2 温流水鱼池水温的空间变化  22-24
      1.1.3 水渠内水温变化情况  24-25
      1.1.4 养殖池内平均水温与电厂进水口水温的关系  25-26
    1.2 温室养殖条件下温度变化规律  26-34
      1.2.1 不同类型温室温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27-29
      1.2.2 不同类型温室温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29-34
      1.2.3 标准温室加温后环境温度变化特征  34
    1.3 水产温室养殖池内水温与气温的相关性  34-36
      1.3.1 不同类型温室室内水温与外界自然气温的关系  34-35
      1.3.2 温室加温后室内气温与水温的关系  35-36
    1.4 水产温室内温度场的控温方程、解析及模拟  36-38
      1.4.1 控温方程  36-37
      1.4.2 控温方程解析  37-38
      1.4.3 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38
    1.5 水产温室温度均匀性比较  38-39
      1.5.1 天气条件对温度均匀性影响  38-39
      1.5.2 温度场均匀性的日变化  39
    1.6 水产温室供热设计  39-40
    1.7 自然条件下水温与气温变化的相关关系  40
  2. 设施养殖条件下光照变化规律  40-42
    2.1 不同天气条件下自然界池塘补偿深度的日变化  41
    2.2 不同类型水产温室光照强度的变化特征  41-42
  3. 水产温室养殖条件下水质特征  42-46
    3.1 水产温室养殖条件下水质变化规律  43-44
    3.2 池塘溶解氧与水温的关系  44-46
      3.2.1 自然条件下池塘溶解氧日变化  44
      3.2.2 水温对溶解氧的影响  44-45
      3.2.3 自然条件下池塘悬浮物对透明度(sec)的影响  45-46
    3.3 养鳖温室中换水周期与溶氧、氨氮及化学耗氧的关系  46
  4. 设施养殖环境因子水产动物的影响  46-61
    4.1 不同条件下水温对养殖对象的影响  46-52
      4.1.1 各种水产动物对水温的适应性  47
      4.1.2 温度对罗非鱼、淡水白鲳、金鱼及中华鳖生长的影响  47-51
      4.1.3 水温对尼罗罗非鱼摄食量的影响  51
      4.1.4 水温对罗氏沼虾体长增长率、增重及饵料系数的影响  51-52
    4.2 光照对水产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2-55
      4.2.1 光照强度与尼罗罗非鱼摄食强度的关系  52-53
      4.2.2 不同光周期对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影响  53-55
    4.3 溶解氧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55-57
      4.3.1 罗氏沼虾瞬时耗氧量昼夜变化  55-56
      4.3.2 溶解氧对尼罗罗非鱼食欲的影响  56
      4.3.3 溶解氧与淡水白鲳增重率的关系  56-57
    4.4 PH 值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57-59
      4.4.1 池塘pH 值变化规律  57-58
      4.4.2 不同pH 值下尼罗罗非鱼与金鱼100%死亡所忍受的时限  58-59
    4.5 水流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59-61
      4.5.1 主要养殖鱼类对流速的适应性  59
      4.5.2 流水养殖池中流量、溶解氧与养殖密度的关系  59-60
      4.5.3 温流水养殖池内水流速的调控  60-61
第四章 结论  61-64
  1. 温流水与水产温室两种模式下水温变化特征及其在养殖中的作用  61-62
    1.1 温流水养殖模式下水温变化特征  61
    1.2 水产温室养殖模式下水温变化特征  61-62
    1.3 水温在设施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62
  2. 水产温室内光照特征以及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62-64
第五章 讨论  64-66
参考文献  66-73
附录  73-74
致谢  74-75
作者简介  75

相似论文

  1.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2. 几种环境因子对尼罗罗非鱼受精、孵化及幼鱼生长的联合效应研究,S917.4
  3. 赣江流域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Q958.8
  4. 骏枣光合生理特性研究,S665.1
  5. 黄、渤海3个海岛海雾的气候特征及统计预报,P732
  6. 河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气候评估技术研究,P429
  7. 胶州湾中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变化研究,S932.4
  8. 中国蛤蜊和文蛤的繁殖生物学研究,S917.4
  9.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理变化对养殖水体中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S917.4
  10. 井冈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研究,S718.5
  11. 毛竹林下植物沿海拔梯度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S718.5
  12. PLC在昆明地区连栋玻璃温室温湿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S625.5
  13. 六盘山香水河流域环境因子对土壤水时空分异影响研究,S152.7
  14. 基于RSSI的室内无线定位方案研究,TN929.5
  15.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F224
  16. 环境因子影响下铜和三丁基锡对3种浮游动物的致毒效应,X174
  17. 环境因素对黄河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X173
  18. 洱海、西湖轮藻群落现状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Q938.8
  19. 夏季南黄海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Q948.8
  20. 环境因子对菊花江蓠和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理生态学影响的比较研究,S968.434
  21. 扁玉螺繁殖和早期发育的研究,S917.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技术 > 淡水鱼养殖方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