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作 者: 孙晓霞
导 师: 潘银良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科学发展观 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分类号: F124.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自然历史过程。在不同发展时期,这种螺旋式上升由不同发展动力系统来推动和支持。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给予正确的阐述。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社会发展动力,则需要不断去探索。因此,用动力系统的观点来研究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如果视社会为一个有序的动态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时期的动力既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面,又包括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崭新时期,其社会发展动力更表现为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类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关联的动力整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成长的程度决定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进步方式与程度。传统的动力机制观不利于实现现代化战略的第三步制度安排,应当在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上有所创新,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文目录


引言  8-13
第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经济动力系统  13-25
  1.1 先进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  13-17
    1.1.1 经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动力  14-15
    1.1.2 改革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直接动力  15-16
    1.1.3 开放也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直接动力  16-17
  1.2 科学技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17-21
    1.2.1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  17-18
    1.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8-20
    1.2.3 知识劳动者是第一生产力的承担者  20-21
  1.3 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  21-25
    1.3.1 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依靠创新  21-22
    1.3.2 创新动力与民族、国家和政党  22-23
    1.3.3 创新成为社会发展不竭动力的判断依据  23-25
第二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政治动力系统  25-36
  2.1 执政党建设是“政治核心动力”  25-29
    2.1.1 中国共产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  25-26
    2.1.2 执政能力建设与领导核心作用  26-27
    2.1.3 坚持和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政党制度  27-29
  2.2 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  29-32
    2.2.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政治文明的内容  29-30
    2.2.2 政治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保证  30-31
    2.2.3 政治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  31-32
  2.3 统一战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32-36
    2.3.1 统一战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力体现  32-33
    2.3.2 统一战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资源  33
    2.3.3 统一战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政治稳定机制  33-34
    2.3.4 统一战线促进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4-36
第三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文化动力系统  36-46
  3.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精神动力  36-39
    3.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36-37
    3.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旗帜  37-38
    3.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38-39
  3.2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动力  39-43
    3.2.1 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39-41
    3.2.2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41-42
    3.2.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42-43
  3.3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结构”  43-46
    3.3.1 提高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能力  43-44
    3.3.2 提高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能力  44-45
    3.3.3 提高文化创新的能力  45-46
第四章 研究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几点结论  46-53
  4.1 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46-48
    4.1.1 协调社会发展动力关系的依据  46
    4.1.2 社会发展动力的相对独立性  46-47
    4.1.3 “合力论”是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  47-48
  4.2 社会发展动力的中国经验  48-50
    4.2.1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48
    4.2.2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  48-49
    4.2.3 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提高执政能力  49-50
    4.2.4 始终坚持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0
  4.3 完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50-53
    4.3.1 实现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核心  51
    4.3.2 实现协调发展是发展的主线  51
    4.3.3 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是发展的支撑  51-52
    4.3.4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本质  52-53
结束语  53-54
致谢  54-55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55-56
参考文献  56-58

相似论文

  1.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2.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3.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研究,D61
  4.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5. 科学发展观的双重维度审视,D61
  6.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7.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8. 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研究,G641
  9. “90后”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10.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意义,A811
  11. 石家庄市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研究,F205
  12. 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D25
  13. 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X2
  14.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G647.38
  15. 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发展研究,F592
  16.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及其整合,D25
  17.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辅导员素质的提升,G641
  18.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研究,G647.38
  19.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G641
  20. 论科学发展观对国外社会发展理念的借鉴与升华,D61
  21.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D61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经济建设和发展 >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