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孙诒让《名原》的文字学理论研究

作 者: 黄丹华
导 师: 林志强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文字学理论 孙诒让 《名原》
分类号: H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名原》是晚清文字学者孙诒让的集大成之作,该书对汉字的源流演变及“六书”理论等都做了分析,但不成完整系统。学术界对《名原》一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孙氏的古文字考释方法上,对其“六书”理论、汉字起源问题及汉字形体流变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试以综合分析、历史比较的方法,对《名原》的文字学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名原》的汉字起源观,“六书”理论(包括象形文的分类、转注文的阐释和假借文问题等),汉字形体流变学说(包括汉字发展的规律、变体字、异体字等),并将该书与同时代其他文字学著作进行对比,力求客观评述该书的得与失,为学术界《名原》的文字学理论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4
详细摘要  4-6
目录  6-8
绪论  8-12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  8-10
  二、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0-12
第一章 《名原》中的汉字起源说  12-18
  第一节 关于汉字起源的种种猜测  12-14
  第二节 孙氏《名原》中的汉字起源说  14-18
第二章 《名原》中的"六书"理论  18-32
  第一节 传统的"六书"说  18-19
  第二节 孙氏的"六书"理论  19-30
    一、象形文  20-23
    二、转注文  23-28
    三、假借文  28-30
  第三节 小结  30-32
第三章 《名原》关于汉字形体流变的论述  32-44
  第一节 汉字的发展规律  32-36
    一、简化和繁化相辅相成  32-33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33-36
  第二节 汉字结构的演变  36-43
    一、变体  36-41
    二、异体字  41-43
  第三节 小结  43-44
第四章 《名原》的进步与不足  44-50
  第一节 与同时代文字学著作的对比  44-45
  第二节 与孙氏其它文字学著作的对比  45-47
  第三节 《名原》的独到之处和不足之处  47-50
    一、独到之处  47-48
    二、不足之处  48-50
第五章 结论  50-52
参考文献  52-56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56-58
致谢  58-60
个人简历  60-61

相似论文

  1. 毕沅与孙诒让《墨子》校勘比较研究,G256.3
  2. 张怀瓘书论中的文字学理论研究,J292.1
  3. 《名原》研究,H121
  4. 孙诒让“兴教强国”实践研究,K25
  5. 《周礼正义》所见孙诒让名物训诂研究,H131.7
  6. 孙诒让文字学之研究,H12
  7. 墨家思想的渊源及历史影响新探,B224
  8. 日藏古抄《百二十咏诗注》俗字研究,H12
  9. 文字交际应用研究,H12
  10. 《中国汉字学批判》研究,H12
  11. 徐通锵字本位理论述评,H12
  12. 汉字“象”的分析,H12
  13. 在图像与文字之间——图形符号和汉字的比较研究,H12
  14. 中国汉字的图纹格式研究,H12
  15. 东福寺本《参天台五台山记》俗字研究,H12
  16. 《订讹类编 续补》所涉语言文字若干条目研究,H12
  17.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同源词研究,H12
  18. 《识字一隅》研究,H12
  19. 社会文化角度下女书作品的语言特色探析,H12
  20. 《说文解字》人体义域字研究,H1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文字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