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东太湖、阳澄西湖外源污染物通量及增殖放流的生态、经济效益

作 者: 施陈江
导 师: 蔡春芳;叶元土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生物学
关键词: 水质   通量
分类号: X5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给东太湖及阳澄西湖富营养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调查分析了两个湖泊主要进、出水口的水质状况,初步估计了各主要进、出水口污染物的通量,并对阳澄西湖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跟踪调查。1.东太湖外源污染通量研究。于2009年3月、5月、7月、9月、11月,2010年1月、3月分别在西太湖口、大曲港、石鹤港、茭白港、大咀港和出水口张家浜、新联港、水陆港、戗港、亭子港、盛家港、太浦河、丁家港、七都、新开路闸和庙港设置取样横断面进行水质和流量监测。结果表明东太湖进水口的TN、TP、CODMn平均浓度分别为1.65mg.L-1、0.10 mg.L-1和5.62 mg.L-1,出水口的TN、TP、CODMn平均浓度分别为1.27 mg.L-1、0.10 mg.L-1和5.47 mg.L-1,整体水质为IV类水;调查期间由进水港口流入的TN为9010.5t,TP为1052.6t,CODMn为49621.4t。其中以西太湖口入湖量最大,TN为8924.0t,占TN入湖总量的99.0%;TP达1046.0t,占TP入湖总量的99.4%;CODMn达49276.8t,亦占CODMn总入湖量的99%。经所调查的出水口流出的TN污染物总量为2956.3t,TP出湖总量为174.8t,CODMn出湖总量为8037.9t。其中以太浦河的出湖通量最大,其TN为2134.6t,占总出湖通量的72.2%;TP为96.9t,占总出湖通量的55.4%;CODMn为4187.5t,占总出湖通量的52.1%。从季节上看,表现为冬季污染物入湖量高于夏季。2.阳澄西湖外源污染通量研究。于2009年4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2010年2月、4月、6月、8月、10月、12月分别在阳澄西湖的主要进水口(三家村、白土泾、张泾堰、毛庄河、莲子港、七图港、大圩港、官泾桥、南消泾港)、出水口(西沙港、清水港、洪庙港、南圆木、官泾港、田泾港和中湖口子)设置取样横断面进行水质和流量监测。结果表明阳澄西湖进水口的TN、TP、CODMn平均浓度分别为3.42 mg.L-1、0.25 mg.L-1和6.33 mg.L-1,出水口的TN、TP、CODMn平均浓度分别为2.40 mg.L-1、0.16 mg.L-1和6.25 mg.L-1,整体水质为V类或劣V类;2009年和2010年经所监测进水口入湖的CODMn、TN和TP通量分别为5687.1t、3183.3t、224.4t,出湖通量分别为5721.7t、2406.4t、122.8t。2009年CODMn、TN和TP入湖通量分别为2548.5t、1248.8t、101.2t,出湖通量分别为2208.5t、889.8t、57.3t。2010年CODMn、TN和TP入湖通量分别为3138.6t、1934.5t、123.2t,出湖通量分3513.2t、1516.6t、65.5t。可见阳澄西湖外源污染物量在增加。从季节上看,冬季污染物入湖量多于夏季。3.阳澄西湖增殖放流生态、经济效益研究。于2009年4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2010年2月、4月、6月、8月、10月、12月对阳澄西湖6个滤食性鱼类增殖放流区水质及放流经济效益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增殖放流区TN、TP水平分别比进水口低0.21mg.L-1,0.11 mg.L-1,叶绿素a变化范围在17.52-77.93ug.L-1,提示增殖放流对改善水质、控制藻类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增殖放流,2009年和2010年累计获得净利2967.89万元,以渔获物形式移出湖体的N、P分别为79.8t、22.99t。结论:东太湖和阳澄西湖的外源污染依然严重,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外源污染物的输入。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对改善水质、控制蓝藻具有积极作用。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试验研究,X703
  2.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3. 磷石膏还原制硫化钙工艺的优化及研究,X786
  4.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5.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6.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植物传输甲烷研究,X502
  7. 营养调控对猪生产性能及氮磷排放影响的研究,S828.5
  8. 杜塘水库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释放通量研究,X524
  9. 基于ArcGIS Server的农区水质遥感反演信息系统构建研究,S127
  10. 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对土壤性状和根际氮、磷耗竭的影响,S154.4
  11.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水稻叶片氮素营养监测研究,S511
  12. 线粒体温和解偶联剂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R341
  13. 靶向内质网应激的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与生物活性研究,R96
  14. 不同氮磷肥水平下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S158
  15. 南京市溧水县稻田土壤全氮的遥感估测,S153
  16. 煤粉再燃反应条件对NH3非催化还原NOx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X701
  17. 水氮耦合对日光温室独本菊‘神马’生长影响的模拟研究,S682.11
  18.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19. 云南高原湖泊底泥堆积区生态条件下磷、氮等污染物的转化规律,X131.2
  20. 生态浮床改善水源地水质的效果研究,X52
  21. 五氧化二磷与复合氨化缩合剂制备聚磷酸铵,TQ314.248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 湖泊、水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