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法律思考

作 者: 周清
导 师: 蒋集耀
学 校: 华东政法学院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准备程序 民事诉讼 法律思考 审前准备 开庭审理 庭前准备 司法现状 审判实践 调查收集证据 民事诉讼立法
分类号: D9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进入开庭审理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诉讼活动和有关法律规范的总和。审前准备程序是正式开庭审理的基础,也是保障能够迅速做出正确裁判的关键。从国外民事诉讼立法与实践看,它既与审理阶段相分离,又与审理阶段相联系,是与庭审程序的程序功能不同的具有独特诉讼功能的诉讼阶段。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也有审前准备程序的规定即“开庭审理前的准备”,但其尚不具有国外民事诉讼中的审理前准备阶段所具有的收集交换证据、争点整理、促进和解功能。在我国民事诉讼的立法与实践中,审前准备程序的应有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由此既可能造成庭审的形式化,也有可能造成庭审的延迟甚至审判的突袭,导致诉讼的不公正和诉讼效率的低下。重构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已成为民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在多年的民事审判工作中,对此感触颇深。有鉴于此,笔者尝试着以审判实践为出发点,以诉讼法理论为立足点,拟对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作一探讨,以期能对理论研究和审判实践有所帮助。本文分为四章,分别从“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立法司法现状及其评析”、“域外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之比较研究”、“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理论 1<WP=4>基石与价值评析”、“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重构”等角度进行了论述。第一章首先从法律规范层面及司法实务运作层面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立法司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缺陷进行了评析,认为目前的庭前准备没有完整的诉答程序,当事人得不到充分交换、整理争点的机会;没有摆正当事人举证与法院调查取证的关系;审前准备活动中法官通过调查核实证据和主动调查收集证据,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法官预断的庭前确立,这一点直接影响了开庭审理的效果和裁判的公正作出。第二章对美国及德国的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三章对审前准备程序的内在价值及外在价值进行了评析。第四章讨论了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重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具体构造,认为应该对我国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作改革,包括审前准备程序的案件分流、建立审前准备法官制度、建立完善的举证制度、设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发现程序”、设立审前会议制度等方面。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确立有利于保障程序和实体公正、保障获取最终司法效益、保障庭审活动规范、高效的价值目标。这就要求赋予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新的内容,在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基础上,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

全文目录


导言  9-10
第一章 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立法司法现状及其评析  10-17
  第一节 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立法司法现状的一个考察  10-14
    一、 法律规范层面的分析  10-12
    二、 司法实务运作层面的分析  12-14
  第二节 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缺陷评析  14-17
    一、 没有完整的诉答程序,当事人得不到充分交换、整理争点的机会  15
    二、 没有摆正当事人举证与法院调查取证的关系  15-17
    三、 审前准备活动中法官通过调查核实证据和主动调查收集证据,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法官预断的庭前确立,这一点直接影响了开庭审理的效果和裁判的公正作出  17
第二章 域外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之比较研究  17-28
  第一节 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两种模式  17-21
    一、 美国模式  17-19
    二、 德国模式  19-21
  第二节 两种审前准备程序模式的评析  21-28
    一、 两种审前准备程序的主要区别  21-24
    二、 两种审前准备程序差异原因之探讨  24-26
    三、 两种审前准备程序的共同特征  26-28
第三章 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理论基石与价值评析  28-33
  一、 审前准备程序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  28-30
  二、 审前准备程序的内在价值  30-33
第四章 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重构  33-37
  第一节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33-37
    一、 构建审前准备程序的必要性  33-34
    二、 构建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意义  34-36
    三、 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与审前准备程序改革关系的思考和解剖  36-37
第五章 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具体构造  37-48
  一、 构造过程中应当预见到的困难和可转换的积极因素  37-41
  二、 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具体构造  41-48
结语  48-50
参考文献  50-53

相似论文

  1. 民事纠纷可诉性及其范围扩展研究,D915.2
  2. 著作权民事诉讼基础规则论,D923.41
  3. 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构建之研究,D915.2
  4. 论民事程序选择权,D915.2
  5. 审前准备程序研究,D915.2
  6. 民事诉讼补强证据规则初论,D925.1
  7.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D925.2
  8. 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立法若干问题研究(1927-1937),D929
  9. 海事调查若干问题的探讨及海事调查数据库系统的设计,TP311.52
  10.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925.1
  11. 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问题研究,D923.41
  12.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申请再审案件情况的调研报告,D925.1
  13. 论善良风俗在民事审判实践中的运用,D925.1
  14. 利益衡量方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90-05
  15. 民事证据规则在司法适用中的问题总结,D925.1
  1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研究,D925.2
  17. 释明权制度研究,D925.1
  18. 我国刑事庭审质证制度研究,D925.2
  19. 论信访制度对刑事司法的影响,D925.2
  20. 基层法院司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D926.2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