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渭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 者: 李剑峰
导 师: 陆迁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渭南地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 分区研究
分类号: F3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8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处理自身和环境关系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战略,是采用现代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和组织形式所建立的一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道路。对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既是农业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中前沿性课题,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本文在借鉴国外区域可持续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渭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特点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立足区情、农情试图寻找一条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 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渭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本章对渭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从社会经济基础、现有资源利用、制约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启示 本章对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内涵以及战略目标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模式,探讨了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模式对我们的启示:广泛的公众参与、有保障的投入、环境教育、有效的政府管理、法律法规保障。第四章: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模式选择 本章阐述了渭南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节水农业,并选择了政府推进、农户参与和分区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第五章: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分区研究 本章根据渭南地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条件、生产水平和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渭南分成北部沿山区、北部台原区、中部平原区、南部台原区和秦岭北坡沿山区5个区,采用归纳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各个分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第六章: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本章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加大对农业的法律法规保障作为实现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分别进行了阐述。

全文目录


第一章 导 言  8-13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8-10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0-11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0-11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1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12
    1.3.1 研究思路  11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1-12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2-13
第二章 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13-23
  2.1 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13-14
  2.2 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现有资源利用分析  14-19
    2.2.1 土壤资源  14-16
    2.2.2 气候资源  16-17
    2.2.3 水资源  17-19
  2.3 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9-23
    2.3.1 资源因素  19-20
    2.3.2 生产力因素  20-21
    2.3.3 生产经营方式因素  21
    2.3.4 劳动者因素  21-23
第三章 国外农业可持续的模式及启示  23-27
  3.1 可持续农业  23-24
  3.2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24-26
  3.3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26-27
第四章 渭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思路及模式选择  27-33
  4.1 可持续发展是渭南农业的必然选择  27-28
  4.2 渭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思路  28-31
    4.2.1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选择  28-29
    4.2.2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是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选择  29-30
    4.2.3 发展节水农业是渭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选择  30-31
  4.3 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  31-33
第五章 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分区研究  33-42
  5.1 北部沿山区  33-34
    5.1.1 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  33
    5.1.2 社会经济条件  33-34
    5.1.3 主要措施  34
  5.2 北部台原区  34-36
    5.2.1 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  34-35
    5.2.2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35
    5.2.3 主要措施  35-36
  5.3 中部平原区  36-37
    5.3.1 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  36
    5.3.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6-37
    5.3.3 主要措施  37
  5.4 南部台原区  37-39
    5.4.1 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评述  37-38
    5.4.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8
    5.4.3 主要措施  38-39
  5.5 秦岭北坡沿山区  39-42
    5.5.1 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  39-40
    5.5.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40
    5.5.3 主要措施  40-42
第六章 渭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42-47
  6.1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42-43
  6.2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竞争力  43-44
  6.3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44-45
  6.4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5
  6.5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  45-46
  6.6 加大对农业的法律法规保障  46-47
致谢  47-48
参考文献  48-51
作者简介  51

相似论文

  1. 鞍山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7
  2.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F205
  3. 福建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7
  4. 郴州烟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S572
  5. 三江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F327
  6. 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F327
  7. 四川西部碉楼建筑的初步研究,TU-86
  8. 民勤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7
  9. 陕西省循环农业发展激励机制研究,F323.22
  10. 基于GIS的农业气候生态适应性评价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0
  11. 我国生态农业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922.4
  12. 攀西地区烟叶质量分区研究,S572
  13. 湖南省邵阳市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7
  14. 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区域差异研究,F224
  15. 明代荒政思想探讨,K248
  16.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体系研究,F323.9
  17.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F327
  18.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战略和政策研究,F323.2
  19. 中国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F320
  20. 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F323.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地方农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