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尺桡骨交锁髓内钉临床应用、术后随访、前臂功能评定及相关解剖学方面研究

作 者: 赵洪
导 师: 郑祖根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骨外科
关键词: 尺桡骨骨折 前臂功能 骨间膜 桡神经浅支 桡神经深支 桡骨 头静脉 旋转功能 交锁髓内钉
分类号: R68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9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具有适应症广、弹性固定、恢复期短及再骨折率低等优点,但其在临床推广较胫骨、股骨交锁髓内钉应用相对缓慢。本课题就自行研制的一种尺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系统应用于临床以来,通过术后随访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相关解剖学研究以指导临床手术。 一、尺、桡骨交锁髓内钉临床应用、术后随访及功能评定 目的:通过自行设计的尺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系统应用于临床,对其效果尤其是前臂功能进行综合评估。方法:将尺桡骨交锁髓内钉用于治疗尺桡骨骨折、骨不连及钢板固定后再骨折共28例病人。其中骨折24例,骨不连3例,钢板固定术后再骨折1例。将自行制定的新的前臂功能评分标准及其它标准对所有病例进行评价并比较,决定其临床实用性。结果:随访4—20个月,25例骨折病人有22例为骨折愈合(88%),2例为骨折延迟愈合(8%),1例为骨不连(4%)。3例骨不连全部获得坚强的骨痂愈合。1例为桡神经浅支的内侧支损伤,1例为桡神经深支损伤,1例为尺神经损伤,1例为尺桡骨交叉愈合。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的出现。8例病人已相继取钉,随访3—7个月,无一例再骨折。自行制定的改良的Broberg and Morrey评分标准评价结果:23例为优,2例为良,1例为可,2例为差。与其它3种评价标准相比较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临床上行尺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具有生物学弹性固定,创伤小,恢复快,能早期功能锻炼。对于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骨不连及术后再骨折更为适应。闭合穿钉较开放穿钉具有骨折愈合快、失血少、创伤小和疤痕小等优点。对于女性患者,就美观来说值得推荐使用。改良的Broberg and Morrey评分标准对于前臂功能的评定具有全面、综合的特点,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二、桡骨远端交锁钉进钉点与桡神经浅支关系的解剖学观察 目的:研究桡神经浅支与桡骨交锁髓内钉进钉点Lister结节的关系以明确进钉的安全性。方法:观察5具10侧成人上肢标本的桡神经浅支分支处的位置,桡神经浅星丛旦全梦夕内钉临床应用、术后随访、前臂功能评定及相关解剖学方面研究中文提要支内侧支与Lister结节、挠骨茎突及头静脉的位置关系。结果:挠神经浅支在距离Lister结节3.67士O,99cm,肤骨外上舰最突出点与Lister绪节连线外侧1.39士0.35cm处分出内外侧支。挠神经浅支的内侧支位于Lister结节与挠骨茎突的挠侧半,与Lister结节的平均距离为1.42cm。结论:挠骨远端交锁钉进钉点选择Lister结节不易损伤挠神经浅支,但选择切口时应避开头静脉及扩髓时保护周围皮肤。三、挠骨交锁髓内钉近端锁钉3种不同入路与挠神经深支的关系 目的:研究挠骨交锁髓内钉近端锁钉在3种不同入路的情况下与挠神经深支的解剖关系,确定安全入路及挠神经深支的安全区域、方法:将9个成人上肢标本随机分成3组,按照标准锁钉方法(距胧挠关节面1.scn口,在不暴露挠神经深支的情况下分别于前臂过度旋前位、中立位和过度旋后位从前侧入路、外侧入路和后侧入路拧入近端锁钉。然后解剖出挠神经深支,测量和观察锁订与挠神经深支的关系。结果:本组有2例挠神经深支损伤,其中1例在前臂中立位,后侧入路锁钉拧破对侧皮质所致。在前臂中立位,外侧入路锁钉与挠神经深支的最短距离为8.gmm。并且在外侧入路前臂过度旋前时,挠神经深支跨越挠骨干轴线距离胧挠关节面的最短距离为37mm,平均为50.8mm。结论:挠骨交锁髓内钉近端锁钉于前臂过度旋前位,从外侧入路进钉损伤挠神经深支的可能性较小。其进钉的安全区域为离肮挠关节面3cm以内。四、挠骨弓、尺骨弓与前臂旋转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正常的挠骨弓、尺骨弓的恢复与前臂旋转的关系,以评价尺、挠骨交锁髓内术前预弯的必要性。方法:观测25例正常成人尸体前臂标本骨间膜的功能解剖,骨间膜与前臂旋前、旋后角度的关系。在前臂标准正、侧位片上测量挠骨弓、尺骨弓的角度。于挠骨弓和尺骨弓的最高点用线锯锯断,将未预弯的直径5111111的尺、挠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尺、挠骨骨折标本,造成尺、挠骨弓变直。分别测量挠骨弓、尺骨弓及尺挠骨弓都变直前臂旋转的角度。同时测量和分析将挠骨交锁髓内钉预弯成不同角度的状态下前臂的旋转功能。结果:骨间膜由健性部分、膜性部分和背侧斜索所组成。背侧斜索为起自尺骨近1/4,止干挠骨中段的一束键性结构。骨间膜中立位时为一平面,旋前、旋后则沿着通过挠骨小头和尺骨小头的连线分别向背侧和掌侧凸出。尺骨弓变平时,前臂旋转角度减少不多;而挠骨弓变平时,前臂旋转角度明显减少。且随着挠骨弓角度的变小,旋前范围也减少。结论:对于尺骨骨折,尺骨交锁髓内钉术前不必进行预弯;对于挠骨弓附迈的骨折,挠骨交锁髓内钉必须有5“ Il一lO。的预弯。

全文目录


前言  15-17
第一部分 尺、桡骨交锁髓内钉的临床运厍术后随访及前臂功能评定  17-31
第二部分 桡骨远端锁钉进钉点与桡神经浅支关系的解剖学观察  31-34
第三部分 桡骨交锁髓内钉近端锁钉三种不同入路与桡神经深支的关系  34-37
第四部分 桡骨弓、尺骨弓与前臂旋转功能的实验研究  37-43
附图  43-48
结论  48-49
综述  49-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胫骨粉碎型骨折骨折块重建及腓骨固定对交锁髓内钉支持作用的研究,R687.3
  2. 微创经皮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下端骨折的疗效比较,R687.3
  3. 尺侧副韧带完整性对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R687.3
  4. 尺桡骨旋转截骨治疗大龄产瘫前臂旋前畸形,R726.8
  5. 尺骨钢板桡骨弹性髓内针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R687.3
  6. 交锁髓内钉与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比较性研究,R687.3
  7.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的临床研究,R726.8
  8. 应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R687.3
  9. 尿毒症患者早期头静脉病理变化特征的初步实验研究,R692.5
  10. 基层医院交锁髓内钉与动力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变化趋势及疗效分析,R687.3
  11. 成人桡骨小头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R687.3
  12. 手法复位加改良外固定支具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R687.3
  13. 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在胫骨下1/3骨折中应用的临床观察,R687.3
  14. 保守疗法治疗Colles骨折桡骨长度丢失情况的研究,R683
  15. 兔桡骨缺损性骨不连模型的制备及其临界骨缺损量的研究,R687.3
  16. 双动力加压交锁髓内钉在股骨横断骨折中的生物力学研究,R687.3
  17. 桡骨远端骨折的43例临床观察,R687.3
  18. 辛伐他汀影响兔桡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R683
  19. 淫羊藿与BMP-2对兔桡骨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20.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R687.3
  21. 交锁髓内钉定位方法的研究与实现,R687.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矫形外科手术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