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D3受体基因传递不平衡研究

作 者: 夏玉平
导 师: 刘少文
学 校: 汕头大学
专 业: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D3受体基因 病例父母对照 单体型相对风险 传递/不平衡检验 遗传
分类号: R74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与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临床综合征。家系调查、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资料均提示: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是一个复杂的遗传性疾病,可能是由多个基因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所致。大量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证据表明:多巴胺(DA)系统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表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应与其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DR)有关。多巴胺D3受体(DRD3)的mRNA几乎全都集中在与认知和情感功能相关的边缘系统。DRD3可能参与调节多巴胺能系统对思维和情绪的控制。在DR系统中,DRD3基因是较好的研究指标。该基因定位于3q13.3,编码DRD3蛋白。多数研究认为DRD3基因第一外显子上存在一个Ser9Gly多态性位点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很少报道DRD3基因5’端区域两个多态性位点(Ala38Thr和-205A/G)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鉴于此,我们对DRD3基因中这三个多态性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研究,目的在于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进一步探讨DRD3基因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分子遗传学联系。 材料和方法:本课题选择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哈佛大学提供的遗传学研究用诊断性检查表(DIGS)自编家系调查表,采用DSM-Ⅳ诊断标准并结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达到表型的一致,尽可能减少异质性的影响。分别提取了中国汉族64个核心家系,6个同胞对家系,3个高发家系成员,共229个个体(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血样本的DNA。使用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方法,对DRD3基因中的三个多态性位点(Ser9Gly、Ala38Thr和-205A/G)与精神分裂症之间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研究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的调查并用标准化检查对患者各种表现型进行定量测评;2.采用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HHRR)方法和传递不平衡研究(TDT),并将三个多态性位点联合进行单体型分析;3.对DRD3基因中的三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亚型及PANSS量表各因子分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我们在73个完整核心家系中,对DRD3基因中的三个多态性位点(SergGly、Ala38rlhr和一Zo5A/G)进行病例父母对照研究,结果发现:1.DRD3基因中的三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精 神分裂症患病组与父母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 .05)。三.H服R分析发现一ZOSA/G位点与精神分裂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xZ二4.8388,P<().()5);而SergGly和Ala38Thr位点均与精神分 裂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尸>0 .05)。考.对DRD3基因中的三个多态性位点进行的单位点等位基因ErrDT统 计分析未发现连锁不平衡现象(尸>0.05)。4.将三个位点联合进行单体型分析也未发现连锁不平衡现象(尸 >().05)。5.在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ORO3基因中的三个多态性位点基因 型与精神分裂症诊断亚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尸>0.()5)。6.按SergGly位点三种基因型(s/s(Sergser)、S,/c(SergGly) 和G/G(GlygGly))进行分组比较时,G/G组的PA入55量表抑郁 因子分明显高于S/S组和S/G组,抑郁因子分在三组间比较有显 著性差异(卜0.042),再进一步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时发现S/S组 和G/G组有显著性差异(P=0.0 14);偏执因子分在三组间的差异 接近显著性(P二。.051);而尸ANSS量表总分和其它因子分在三组 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尸>0 .05)。7.按Ala38Thr位点三种基因型(A/A(Ala38Ala)、A/T(Ala38Thr) 和T/T(Thr38Thr))进行分组,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在A/’A 组与A/T十T/T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8.按一2()5A/G位点三种基因型(A/A、A/G和G/G)进行分组比较时,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G/G组的PANSS量表反应缺乏因子分明显高于A/A组和A/G组, 反应缺乏因子分在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8),再进一步进 行三组间两两比较时发现A/A组和G/G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9);A/G组和G/G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二0.028);抑郁 因子分在三组间的差异接近显著性(P=0.063);而PANSS量表总 分及其它因子分在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1.在本组研究中,ORO3基因中三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 基因频率在精神分裂症患病组和父母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2.HHR尺分析提示,在本组研究中,一ZOSA/G位点与精神分裂症存 在关联,而SergG}y和A la38Thr位点与精神分裂症均无关联。3.三个位点的多等位基因单位点ETDT统计分析提示,在本组研 究中,三个多态性位点均未发现传递不平衡现象。4.在本组研究中,精神分裂症与这三个位点联合产生的单体型均 不存在关联。5.在本组研究中,三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亚型之间缺乏相关性。6.本组研究中,具有GlygGly基因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多地出 现抑郁症状。7.本组研究中,A1洲SThr位点基因型与(通过PANSS量表评定 的)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之间缺乏相关性。8.本组研究中,具有G/G基因型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英文摘要  6-10
前言  10-14
材料和方法  14-22
结果  22-34
讨论  34-39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4
附图一  44-45
附图二  45-47
附2001-2004年发表文章  47-48
综述一  48-58
综述二  58-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2.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3.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4.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风险评估,S435.112.1
  5. 利用RNAi提高烟草对病毒的抗性及岷江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构建,S435.72
  6.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7.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8.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9.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10. 部队人员网上训练与考核系统的开发,TP311.52
  11. 基于并行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应用,TP18
  12. 基于神经网络的牡蛎呈味肽制备及呈味特性研究,TS254.4
  13.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14.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15. rd29A驱动RdreBlBI基因转化‘红颊’草莓的研究,S668.4
  16. 基于遗传算法的中短波磁天线的设计及实现,TN820
  17. 基于遗传算法的柑橘图像分割,TP391.41
  18. 基于混合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动态网格调度问题研究,TP393.09
  19. 马铃薯甲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硫丹的抗性及其机理,S435.32
  20. 小菜蛾PxGABARα1基因突变与氟虫腈抗性的关系,S433.4
  21.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精神病学 > 精神分裂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