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雄性秦岭羚牛繁殖策略和行为的初步研究

作 者: 汤晋
导 师: 宋延龄;黄乘明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羚牛秦岭亚种 独牛 繁殖策略 交配行为
分类号: S8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项研究于 2002.6 月~2002.10 月,在秦岭腹地的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进行,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无线电遥测、跟踪追寻技术结合野外随机观察记录法对羚牛秦岭亚种(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雄性个体,包括群体中的成年公牛和单独活动的成年公牛的繁殖行为及繁殖策略和成年雌牛的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在羚牛秦岭亚种的成年雄性个体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繁殖策略:A、社群中雄牛的繁殖策略是在繁殖前期或繁殖期已通过争斗方式确立了其在群体中的优势等级序位,拥有优先的交配权,因此它们以守候的方式等待群体中雌牛发情期的到来;B、单独活动的雄牛的繁殖策略是在繁殖期寻找有处于发情期雌牛的羚牛群,尾随并且进入该羚牛群中,与群内原有的处于优势序位的雄牛争夺交配权,以获得繁殖的机会。 2.秦岭羚牛的繁殖期为每年的 6~9 月份,繁殖期内通过对野外羚牛活动的观察记录,发现秦岭羚牛的日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时间段:6:00~8:00、10:00~12:00、18:00~20:00,尤以 6:00~7:30 和 18:30~19:30 活动最为频繁,其日活动行为主要为觅食和行走(68.72%),其他行为依次为休息(20.82%),发情交配活动(10.46%)。 3.雄性羚牛的繁殖交配行为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鸣叫(Vocalization)、争斗(Fighting)、嗅闻和卷唇(Sniffing and Flehmen)、尾随或追随(Following or chasing)、亲昵和颌压(Affiliative and Chin-patting)、爬跨(Mounting)、交配(Copulation)。 4.在繁殖期间主动离开原来群体的单独活动的雄牛应该是有选择性(获胜比例77.8%,失败比例 22.2%,二者之比接近于 4:1)的进入到那些有处于发情期的雌牛的牛群。在繁殖期雄性独牛的繁殖机会比留在群内的相应的等级序位的公牛的繁殖机会大(前者的比例为 61.9%),野外单独活动的公牛绝大部分是那些体格健壮并处于最佳繁殖年龄的个体。 5.单独活动的公牛为了获得繁殖的机会而进入到羚牛群体的过程中,它与群内的公牛在交配权上会进行激烈的争斗,在此过程中,独牛取胜的概率(92.8%)大于群内的公牛取胜的概率(7.2%)。取胜的独牛的个体一般都比它所选择群体中被打败的群内公牛的个体大和强壮。 6.依据初步的观察和统计:雌性羚牛对采用不同策略的成年雄性羚牛具有选择性,雌牛最终均是选择同获胜者交配。获胜者拥有接近处于发情期的雌牛的优先权,但是这需要更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全文目录


致谢  2-3
目录  3-4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7
图片 1-4  7-9
一、 文献综述  9-17
  (一) 、羚牛的基本概况和生态生物学研究现状  9-14
    1 羚牛的基本概况  9-10
    2 羚牛的生态生物学研究现状  10-14
  (二) 偶蹄类动物有关繁殖策略的相关研究现状  14-17
    1 繁殖策略与社会等级序位之间的关系  14-15
    2 有关的繁殖假说及繁殖策略  15-16
    3 羚牛繁殖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  16-17
二、 秦岭羚牛亚种的现状及本项研究的内容、意义  17-19
  1 秦岭羚牛的分布、数量  17
  2 秦岭羚牛的生境及保护现状  17-18
  3 本项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8-19
三、 研究地区概况  19-21
四、 研究方法  21-26
  (一) 、本次研究采用的记录方法  21-23
  (二) 、羚牛的年龄分组  23
  (三) 、牛群类型  23-24
  (四) 、秦岭羚牛的独牛及其成因  24-26
五、 研究结果  26-38
  (一) 、繁殖期群体内羚牛的繁殖生态特征  26-33
  (二) 、繁殖期内独牛的繁殖生态特征  33-37
  (三) 、繁殖期雌牛的繁殖情况  37-38
六、 结论及讨论  38-43
参考文献  43-50

相似论文

  1. 苏北海滨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扩张能力研究,X171
  2. 西双版纳三种非传粉小蜂性比研究,Q96
  3. 秦岭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交配行为的研究,Q958.1
  4. 额济纳荒漠绿洲胡杨繁殖特性的研究,S792.11
  5. 水位波动对水生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生态学研究,Q948
  6. 松嫩草地蔓委陵菜无性系种群及构件数量动态,Q948
  7. 贺兰山丁香繁殖对策的初步研究,Q948
  8.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及其在航迹规划中的应用研究,V249.1
  9. 米氏冰草繁殖生态学特征及种群竞争机制,S543.9
  10. 中国暖温带辽东栎林主要树种共存机制的研究,Q948.1
  11. 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繁殖策略、社会组织与个体扩散迁移机制的研究,Q958
  12. 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生态学及行为特征,Q958
  13. 尼氏真绥螨种群生物学及其与害螨寄主植物相互关系的研究,S476
  14. 云斑天牛交配行为研究及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克隆,S763.3
  15. 广聚萤叶甲成虫交配与产卵行为策略,S451
  16. 山楂叶螨种群扩散与行为初探,S433
  17.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期的生境选择与种群动态研究,Q958
  18.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生物学特性和交配行为的研究,S763.3
  19. 青杨脊虎天牛信息化学物质的研究,S763.3
  20. 不同寄主植物对小菜蛾种群影响及交配行为的研究,S43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狩猎、野生动物驯养 > 各种野生动物驯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