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作 者: 徐江慧
导 师: 梁伟民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麻醉学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器 罗哌卡因 开胸手术
分类号: R6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神经刺激器引导的胸椎旁神经阻滞是一门新兴的技术,有研究表明其可以替代胸段硬膜外阻滞,作为开胸术后病人镇痛的金标准。而国内在这方面尚属空白,本文将研究该技术应用于开胸手术的麻醉效果、成功率、并发症、术后镇痛效果、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不同数目注药点和不同浓度局麻药对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的第一部分选择40例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GA,n=20),全麻+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组(GA+TPVB, n=20)。GA组:患者常规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心率、血压维持于术前基础值的25%上下。GA+TPVB组:全麻诱导前行胸椎旁神经阻滞,记录阻滞平面、进针深度、成功率、并发症,观察注药后血压、心率的变化,30min后开始全麻诱导。比较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心血管药(麻黄碱)需求量,术后6h、12h、24h、36h、48h安静和运动时的疼痛评分(VAS),术后0-6h (T0-6h)、6-12h (T6-12h)、12-24h (T12-24h)、24-36h (T24-36h)、36-48h (T36-48h)阿片类镇痛药消耗量,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实验的第二部分选择40例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点注药组(1 injection-TPVB, n=20),3点注药组(3injection-TPVB, n=20).单点注药组:全麻诱导前于T4-5椎旁间隙行单点单次TPVB; 3点注药组:全麻诱导前于T3-4、T4-5、T5-6椎旁间隙分别行单次TPVB,给予0.5%罗哌卡因,药物总容量均为0.4ml/kg。阻滞成功后记录阻滞平面、药液扩散方向、并发症,30min后开始全麻诱导。比较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心血管药(麻黄碱)需求量,术后Omin、30min、1h、2h、6h、12h安静和运动时的疼痛评分(VAS),术后2h内(T0-2h)、2-6h (T2-6h)、6-12h (T6-12h)阿片类镇痛药消耗量(吗啡)。实验的第三部分选择40例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浓度组(0.5%罗哌卡因,n=20),低浓度组(0.375%罗哌卡因,n=20)。全麻诱导前行胸椎旁神经阻滞,药物容量均为0.4ml/kg,阻滞成功后记录阻滞平面、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并发症,30min后开始全麻诱导。比较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心血管药(麻黄碱)需求量,术后Omin、30min、1h、2h、6h、12h安静和运动时的疼痛评分(VAS),术后2h内(T0-2h)、2-6h (T2-6h)、6-12h (T6-12h)阿片类镇痛药消耗量(吗啡)。结果:第一部分显示: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产生5个节段的感觉阻滞,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阻滞成功率达95%,损伤血管发生率为5.3%,无其他并发症。GA+TPVB组术中芬太尼用量少于GA组(P<0.05)。GA+TPVB组术中麻黄碱需求量多于GA组(P<0.05)。GA+TPVB组术后6h、12h安静时和运动时的疼痛评分低于GA组(P<0.05),两组术后24h、36h、48h安静时和运动时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TPVB组To-6h、T6-12h吗啡消耗量少于GA组(P<0.05),两组T12-24h、T24-36h、T36-48h吗啡消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h内GA+TPV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GA组(P<0.05)。第二部分显示:3点注药组阻滞平面比单点注药组广(P<0.05),3点注药组并发症(损伤肋间血管)发生率比单点注药组高(P<0.05),两组术中麻黄碱需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min、30min、1h、2h、6h、12h安静时和运动时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2h、T2-6h、T6-12h吗啡消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部分显示: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阻滞平面、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麻黄碱需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min、30min、1h、2h、6h、12h安静时和运动时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2h、T2-6h、T6-12h吗啡消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的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操作简单,阻滞平面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产生完善的镇痛效果,降低术后早期(12h内)疼痛评分,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及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适用于开胸手术中麻醉及镇痛。胸椎旁神经阻滞作为全麻的辅助措施应用于开胸手术中,TPVB单点注药即可产生足够的镇痛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少。使用低浓度的局麻药(0.375%罗哌卡因)就能提供满意的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9
前言  9-10
第一部分 评价全麻与全麻复合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这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开胸手术的效果  10-18
  材料与方法  10-12
  结果  12-15
  讨论  15-18
第二部分 评价开胸手术的患者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单点注药与3点注药效果的比较  18-25
  材料与方法  18-19
  结果  19-23
  讨论  23-25
第三部分 评价开胸手术的患者行胸椎旁神经阻滞,不同浓度的局麻药对阻滞效果的影响  25-31
  材料与方法  25-26
  结果  26-29
  讨论  29-31
结论  31-32
参考文献  32-34
综述  34-43
  参考文献  41-43
致谢  43-44

相似论文

  1. 脂肪乳预处理对大鼠静脉注射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R965
  2. 脂肪乳剂预处理对大鼠静脉注射罗哌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R965
  3. 罗哌卡因锁骨下入路单点法臂丛阻滞最低有效浓度的探讨,R614
  4. K_ATP通道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开胸术后慢性疼痛所致痛觉超敏中的作用,R614
  5. 胸段硬膜外镇痛对胸科手术患者凝血—纤溶动态平衡的影响,R614.42
  6. 地佐辛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R614
  7. 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R655.3
  8. 盐酸罗哌卡因明胶微球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R96
  9. 肋间神经冷冻术联合血必净对开胸患者术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观察,R655
  10. 痰热清注射液对开胸术后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及临床意义,R26
  11.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研究,R734.2
  12.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及预防围苏醒期躁动在胸科手术的应用,R614
  13. 电视胸腔镜诊断和治疗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价值研究,R563.9
  14. 阿片药物静脉自控镇痛对肺癌肺切除术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影响,R614
  15. 抗纤溶药物对开胸手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R655
  16. 胸腔镜手术与开胞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研究,R655
  17.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血流动力学和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的影响,R614
  18. 瑞芬太尼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清皮质醇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R614
  19.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创伤的比较研究,R655
  20. 视觉假体中视神经刺激器微电极驱动系统的研究,TH78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手术学 > 麻醉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