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效复合镀铬添加剂的研究
作 者: 李新梅
导 师: 冯拉俊;雷阿利
学 校: 西安理工大学
专 业: 材料学
关键词: 镀铬液配方 复合添加剂 稀土 机理研究 吸附 双电层 φ1效应 络合 阴极极化
分类号: TQ1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26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采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低、中、高三种不同铬酐浓度的镀铬液组成和镀铬工艺对镀铬层性能的影响,找到了影响镀层光亮度、镀液电流效率、分散能力和沉积速度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对提高电镀质量、节约电能、减轻环境污染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通过电化学方法、金相组织分析、重量法、斑点法、弯曲法等试验方法研究指出:添加剂对镀层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对镀液和镀层性能的影响并不相同,同一添加剂在不同镀液中所起作用亦有差异,各种镀液对添加剂具有选择性。有机添加剂的作用效果优于无机添加剂。采用适当的添加剂复合不仅可以显著提高镀铬层质量,增加光亮度、电流效率、分散能力和沉积速度,而且可以扩大镀铬工艺范围。单纯的无机添加剂复合对改善镀层质量的作用要小于有机—有机复合以及有机—无机复合的作用。稀土对镀层质量影响较大,尤其是在高温中等电流密度时,可大大改善镀层的综合性能,而稀土与有机添加剂复合可弥补单一添加稀土的不足。这一研究成果为复合添加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复合添加剂的作用效果并不是单一添加剂的简单叠加,各个因素之间既有相互促进,又有相互制约。复合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三方面的复合:a.通过吸附改变电极表面状态及界面层中的电势分布,影响电极过程;b.通过改变双电层结构产生“φ1效应”,影响反应粒子的表面浓度及界面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影响电极反 — —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应速度;C.通过络合作用,影响界面上反应粒子的组成、排列方式及界面反应速度,从而阻化金属离子的放电,提高阴极极化。这一研究结果为电镀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制出分别适合于低、中、高三种不同铬酥浓度的较好的复合镀铬添加剂配方;TJI~TJ7。所研制的配方,不含氟、腐蚀率低,稳定性好,易操作,在镀层质量、节铬、节电、节能、环境保护诸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并将其与市售的WR-1添加剂和淬惠电镀厂镀铬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配方镀铬效果更优良。因此本文研究的复合镀铬添加剂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全文目录
1 绪论 9-30 1.1 引言 9-10 1.2 电镀简介 10-14 1.2.1 电镀原理 10-11 1.2.2 金属离子阴极还原的可能性 11 1.2.3 镀液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 11-14 1.2.4 影响镀层性能的因素 14 1.3 镀铬研究概况 14-28 1.3.1 镀铬概述 14-17 1.3.2 镀铬原理 17-24 1.3.3 镀铬添加剂研究现状 24-28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和目标 28-30 2 方案设计及试验技术路线 30-34 2.1 试验方案的设想 30-31 2.2 配方初选试验方案设计 31 2.3 配方筛选试验方案设计 31-33 2.4 配方优化试验方案设计 33 2.5 试验技术路线 33-34 3 试验材料及方法 34-41 3.1 试验用材料 34-35 3.1.1 施镀基底材料 34 3.1.2 试验试剂 34 3.1.3 试验设备 34-35 3.2 试验方法 35-41 3.2.1 基体前处理 35 3.2.2 镀铬溶液的配制 35-36 3.2.3 施镀工艺流程 36 3.2.4 镀铬层性能检验 36-38 3.2.5 镀液性能测试 38-41 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1-91 4.1 配方初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41-57 4.1.1 低铬镀铬液特性 41-46 4.1.2 有机与无机阴离子添加剂对镀铬质量影响及分析 46-50 4.1.3 稀土添加剂对镀铬质量的影响及分析 50-54 4.1.4 单一添加剂作用规律初探 54 4.1.5 阶段小结 54-57 4.2 配方筛选试验结果及分析 57-84 4.2.1 双添加剂体系正交试验 57-72 4.2.2 三添加剂体系正交试验 72-83 4.2.3 阶段小结 83-84 4.3 配方优化 84 4.4 性能对比 84-87 4.5 镀层表面形貌观察 87-91 5 复合添加剂作用机理探讨及分析 91-106 5.1 电化学反应与电沉积过程 91-95 5.1.1 电化学反应 91-93 5.1.2 极化对电沉积过程的影响 93-95 5.2 添加剂作用机理探讨 95-102 5.2.1 通过吸附改变电极/溶液界面的双电层进而影响电极过程 95-98 5.2.2 分散层电位对电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φ_1效应”)的影响 98-101 5.2.3 通过络合或配合作用影响金属的阴极沉积过程 101-102 5.3 四代添加剂作用机理的分析 102-106 6 影响添加剂使用效果的其它因素 106-113 6.1 镀铬液浓度的影响 106 6.2 阳极导电性的影响 106-107 6.3 阴阳极距离的影响 107-108 6.4 电流密度与温度配合的影响 108-109 6.5 电流波动的影响 109 6.6 杂质的影响 109-113 7 结论 113-115 致谢 115-116 参考文献 116-119 附录 119-122 作者在硕士论文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122
|
相似论文
-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 稀土元素掺杂Ca3Co4O9与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TQ174.1
- 基于酚醛树脂活性炭的制备及负载TiO2吸附—光催化性能,TQ424.19
- 超声处理RTM成型酚醛/乙醇在石英纤维表面的竞争吸附,TB332
- 纳米稀土硬质合金YG11R的成分与工艺优化及磨损研究,TG135.5
- 不同原料烟熏液的制备、精制及灌肠液熏工艺的研究,TS251.65
-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 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S793.9
- Fe,V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O614.411
- 江蓠残渣高活性膳食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54.9
-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 (羟基)氧化铁的制备研究及在饮用水中除砷的应用,O614.811
- 芴甲氧羰基-D-色氨酸及D-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O631.3
- 微氧条件下密闭电石炉尾气中COS气体吸附净化研究,X781
- 离子交换法去除原水中六价硒,X703
- 化学吸附法脱除FCC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TE624.55
- 聚丙烯腈基两性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342.31
- 小桐子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医用级制备工艺研究,TQ223.163
- 沸石填料水洗法提纯沼气工艺实验研究,TQ221.11
- 高粘度PA6/稀土的纺丝研究,TQ340.64
-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电化学工业 > 电镀工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