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闻语境定义及其作用方式推论

作 者: 刘立刚
导 师: 严泉兴
学 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语境 新闻语境 存在形态 作用方式
分类号: G21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16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语境,即语言环境,人们对文本的理解都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下进行的。做为文字表达的一种特殊形态,新闻在表达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个性特征,如篇章短小精干、表达客观公正、语言准确简洁等。在这种规定性之下,要完成事实的传播和意义的建构,新闻的呈现方式便尤其重要。在现有的研究中,谈及新闻的影响,人们一般都把新闻内容做为一个重要指标,但对内容呈现过程及内容呈现方式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引入新闻语境这一概念,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新闻语境的存在形态作用方式。 借鉴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从外延上看,语境的种类有三:上下文语境、背景语境和个人认知语境。上下文语境指语言的内在环境,如词语环境、词篇环境等。背景语境是与上下文语境相关的客观环境,包括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等。个人认知语境是指传受双方的年龄、身份、性别、职业、文化、态度、处境等。自此出发,作者依据传受矛盾在新闻理解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把读者的理解做为新闻语境研究的切入点,试图找寻达成传受双方两种语境统一的路径。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作者发现,对新闻语境的分析绝对不能停留在静态分析上,静态研究是根本,是研究的起点,但在实际的交际中,语言不可能是静止的,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进而,作者又提出了新闻语境的三种存在形态,既个人认知语境、预设语境、模拟客观语境。这三种语境存在形态以双方共有的相关知识为前提,缺少了这种共有知识,语境的定义及作用就无从谈起,对语境的论证也便失去了科学的依据。三种形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虽然表现形态不一,但他们统一与新闻写作和新闻理解的全过程,缺一不可。 在新闻写作和阅读过程中,参与理解意义和建构意义的是传受双方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而不是世界本身。个人之间的任何形式的理解和相互作用,都是借助于传受双方的共有知识和共有情感进行的。为此,语境不过是发话者激活的共有知识。上下文语境是,在一次新闻阅读中,阅读者集中关注的主体话语之外的其他话语提供的、写作者和阅读者双方共有的相关知识命题。个人认知语境是,阅读者在集中关注主体话语时,对话语所提供的双方共有知识命题进行理解、分析时所运用的个人相关知识命题。背景语境是,阅读者集中关注的双方共有相关知识命题赖以成立、使意义得以呈现的宏观知识命题,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对大多数新闻作品而言,语境对字面意义的抑制或激发,乃至对言外之意的形成都有着强烈的影响力,尤其在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作品中,语境对主体话语意义限定更大。具体说来,语境参与新闻意义构建的作用方式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语境预设命题,帮助主体话语形成意义;语境补充命题,补充主体话语的意义;语境前提命题,推理主体话语真正意义。

全文目录


绪论  4-5
第一章 语境概念描述  5-6
第二章 新闻语境的存在形态  6-15
  第一节 新闻语境是一种个人认知语境  6-8
  第二节 新闻语境是一种预设语境  8-11
  第三节 新闻语境是一种模拟客观语境  11-15
第三章 新闻语境科学定义的推导  15-20
  第一节 新闻语境科学定义的第一次调整  15-17
  第二节 新闻语境科学定义的第二次调整  17-20
第四章 新闻语境参与意义建构的作用方式  20-26
  第一节 语境预设命题—帮助主体话语形成意义  20-22
  第二节 语境补充命题—补充主体话语的意义  22-23
  第三节 语境前提命题—推理主体话语真正意义  23-26
参考文献  26-27
后记  27

相似论文

  1. 科学语境论浅析,N02
  2. 模糊性问题的语境论解释,N02
  3. 维特根斯坦语境论探究,B521
  4.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语境分析及哲学意义,B842.1
  5. 社会科学中的语境问题,C0
  6. 语境认识论初探,N02
  7. 语境论世界观的初探,N02
  8. 语境论真理观探究,N02
  9. 碎片化语境下的消费者信息选择路径研究,G206
  10. 小学语文语境式词语教学探究,G623.2
  11.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境的运用,H195
  12. 关联—顺应模式下英汉词语文化联想意义的翻译研究,H315.9
  13. 从语境顺应看《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I046
  14. 语用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理解,H319
  15. 现代汉语语境的解释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H195
  16. 高语境文化背景下强关系中的人际传播素质概念建构与测量,G206
  17.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我国网络电视台发展研究,F49
  18. 道歉言语行为俄汉对比研究,H35
  19. 基于动态语境实现主动式WEB访问控制,TP393.08
  20. 从认知语境视角看翻译中多义词的词义选择,H059
  21. 基于关联规则和图排序的句子情感倾向性研究,TP391.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新闻学、新闻事业 > 新闻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