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降雨对棉铃虫化蛹和羽化的影响机制及对发生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 者: 杨燕涛
导 师: 韩召军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棉铃虫 降雨 土壤含水量 土壤特性 化蛹 羽化 发生程 度
分类号: S435.62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9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棉铃虫是棉花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棉铃虫的暴发频率明显上升,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棉铃虫种群变动受气候、耕作制度、作物布局及抗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其变动机制是有效控制棉铃虫危害的基础,这已成为当务之急。 过去,生产上曾用棉田灌水的方法防治棉铃虫,认为这样即能消灭土壤中的棉铃虫蛹,但实际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本研究发现,土壤含水量过高对棉铃虫的化蛹确实有抑制作用,但因时、因地、因水量而异。 棉铃虫入土前降雨并且土壤在饱和含水量以下,对棉铃虫化蛹的影响不太大,化蛹率一般在90%以上,但太干或太湿的土壤对蛾子的展翅和出土不利,羽化适宜相对含水量为20%~60%,其中最适为40%。相对含水量超过80%,正常羽化率明显降低。不同性质土壤中化蛹率和羽化率的差异不显著。棉铃虫入土后降雨并保持湿度,羽化率并不仅仅取决于土壤的含水量,降雨前土质干松的土壤中,棉铃虫的蛹室由于强度低而易被大雨冲垮,羽化率就低;反之,羽化率就高。 降雨对棉铃虫羽化率的影响因降雨时间和降雨量而异。蛹期关键时段内降雨量少于8.6mm对羽化无不良影响,降雨量大于44.2mm抑制作用显著。幼虫入土高峰日3d内降雨影响最大,入土高峰后6d左右降雨影响最小。土壤浸水时间超过1d,蛹和蛾子的死亡率显著上升。土壤遇雨后风干或晒干,土表变硬,可使羽化率明显低于较潮土壤中的羽化率。幼虫入土后降雨越早,后期土越硬,羽化率就越低。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羽化率以盐土中最高,潮 土次之,水稻土最低。 土壤遇雨后棉铃虫主要死亡机制是幼虫和蛹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其次是 蛹室和羽化通道因雨坍塌而使蛹因无活动空间而无法羽化或虽能羽化而无法 出土。 不同类型土壤的地域分布与常年棉铃虫发生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沙性 土比重大的地方棉铃虫发生重,粘性土比重大的地方棉铃虫发生就轻。对棉 铃虫发生程度起决定作用的3个土壤因子分别是容重、砂粒含量和粘粒含量, 用这3个因于进行聚类分析,可将通州市棉铃虫划分为3个发生区域,分区 结果与棉铃虫发生的实况一致。 综上所述,降雨是造成棉铃虫种群数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但降雨必须超 过一定的量、且在蛹期关键时段才能对棉铃虫发生起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 不同的土质降雨后对棉铃虫的影响也有差异。本研究得出的结果对棉铃虫的 测报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测报上,要根据降雨量和降雨与棉铃虫 入土期的配合情况具体分析,预测下一代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在防治上,棉 田灌水防治要掌握灌水的关键时期,并且水量要足。不同土质地区的防治策 略也应相应改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引言  8-14
  1 国内棉铃虫发生概况及防治中出现的问题  8
  2 影响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及暴发原因  8-9
  3 降雨影响棉铃虫发生的机制  9-13
    3.1 降雨对棉铃虫卵和低龄幼虫的冲刷  9-10
    3.2 降雨对棉铃虫化蛹羽化的影响  10-13
      3.2.1 棉铃虫化蛹习性  10-11
      3.2.2 棉铃虫蛹的呼吸代谢  11
      3.2.3 水分对棉铃虫化蛹和羽化的影响  11-13
    3.3 土壤灌水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  13
  4 研究土壤及其含水量与棉铃虫种群变动关系的目的及意义  13-14
材料与方法  14-18
  1 供试棉铃虫  14
  2 供试土壤  14
  3 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测定  14
  4 不同土壤湿度对棉铃虫蛹存活及羽化的影响  14-16
    4.1 不同土壤湿度对幼虫入土化蛹和羽化的影响  15
      4.1.1 相同土壤不同含水量的配制及其对棉铃虫影响的测定  15
      4.1.2 不同土壤不同含水量的配制及其对棉铃虫影响的测定  15
    4.2 幼虫入土后3天加水至恒定湿度对化蛹和羽化的影响  15-16
  5 不同浸水时间及浸水天数对化蛹的影响  16
  6 化蛹阶段棉铃虫死亡原因分析  16
  7 不同土质土壤、不同入土时段加水后自然干燥对化蛹的影响  16-17
  8 通州市土壤类型分布与各地四代棉铃虫发生程度相关分析  17
  9 根据土壤性质对通州市棉铃虫发生程度进行分区  17-18
结果与分析  18-34
  1 不同土壤湿度对棉铃虫化蛹羽化的影响  18-22
    1.1 幼虫入土前加水对化蛹和羽化的影响  18-20
      1.1.1 相同土壤不同含水量  18-19
      1.1.2 不同土壤不同含水量  19-20
    1.2 幼虫入土后3天加水  20-22
  2 不同浸水时间及浸水天数对化蛹羽化的影响  22-23
  3 不同土质土壤、不同时段加水后自然干燥对化蛹的影响  23-25
  4 化蛹期棉铃虫死亡原因分析  25-26
  5 通州市土壤类型的地域分布及与棉铃虫发生量的关系  26-30
  6 通州市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土壤分区  30-34
讨论  34-39
  1 土壤含水量对棉铃虫化蛹羽化的影响  34
  2 降雨及降雨时间的影响  34-35
  3 土质的影响  35-36
  4 降雨影响羽化率的原因  36
  5 棉铃虫发生量作用因子的进一步论证  36-38
  6 研究结果的作用和意义  38-39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2
英文摘要  42-44
致谢  44

相似论文

  1. 河南境内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X52
  2. 江苏省降雨侵蚀力研究,S157.1
  3. 棉铃虫和烟夜蛾生殖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S433
  4. 棉铃虫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的克隆、时空表达及RNA干扰,S435.622.3
  5. 棉铃虫Cry1Ac抗性相关钙粘蛋白基因缺失突变的适合度代价,S435.622.3
  6. 棉铃虫和烟夜蛾在4个辣椒品种上的寄主适合度差异研究,S436.418
  7.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8. 钠缺乏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理和行为的影响,S435.622.3
  9. 施钾和施硫水平对香料烟燃烧性及品质的影响,S572
  10. 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9A17v2启动子活性分析,S435.622
  11. 棉铃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流研究,S435.622.3
  12.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幼虫味觉感受和取食行为的可塑性研究,S435.622.3
  13. 棉铃虫幼虫中肠脂筏理化性质研究及钙粘素免疫检测,S435.622.3
  14. 高分辨率SAR影像裸土信息提取及土壤含水量反演初探,S152.7
  15. 雨滴特性及对激光信号传输的影响,P412.22
  16. 基于TDS系统的泥土含水量测量方法研究,S152.7
  17. 降雨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方法研究,TU43
  18. 水对露天矿高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TD804
  19. 滨海相城市道路软基综合加固措施与效果评价研究,U416.1
  20. 封育对福海县河谷林的影响研究,S755
  21. 降雨诱发堆积层滑坡加卸载响应比规律的物理模型试验及其破坏机理研究,P642.2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经济作物病虫害 > 纤维作物病虫害 > 棉病虫害 > 虫害 > 棉红铃虫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