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用于浸油的大豆挤压膨化的基础研究

作 者: 贾富国
导 师: 申德超
学 校: 东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产品加工工程
关键词: 膨化浸油 大豆 膨化物强度 残油率 粉末度
分类号: TS22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197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研究目前我国大豆浸油企业存在的影响浸出效率提高的主要问题──大豆轧坯 预处理入浸料坯渗透性能较差和现存膨化工艺预处理后粉末度大、在浸出器内易产生 “糊底”。研究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并探讨其机理;根据优化设计的理论,解决前人优 化挤压膨化最佳工艺参数部分值接近边界、需要重新确定边界及进一步研究其最佳工艺 参数的问题. 本文首先确立大豆预处理后料坯的抗剪切强度、料坯浸油后蛋白质的NSI值、残油 率及脲酶为指标,研究新的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并选择挤压机模孔孔径、挤压机套筒 加热温度、喂入挤压机原料含水量、挤压机螺杆转速为影响因素,通过二次旋转正交组 合设计试验,建立回归方程,探讨出各影响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找出了这些影 响因素的最佳值。 其次综合分析了蛋白质变性情况及预处理后料坯抗剪切强度的相关性及和残油率指 标的关系,给出了优选的组合工艺参数如下:挤压机模孔孔径为11mm;挤压机套筒加 热温度为73℃,喂入挤压机原料水分为11%,挤压机螺杆转速为266r/min,并给出了 生产实践中可供选择的几组组合参数。 然后综合比较了本文研究运用的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与传统的轧坯预处理工艺、现 有的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的残油率、NSI、能耗等指标,确立了大豆粉碎膨化预处理新 工艺。 最后,本文应用植物显微技术中的石蜡制片法,分析研究了大豆粉碎膨化和大豆轧 坯两种预处理工艺,指出大豆粉碎膨化后油料细胞壁破坏较彻底,油脂有明显的聚集现 象及大豆膨化出模孔的瞬间水分“闪失”后在膨化物内形成的毛细管是其浸出速度较快 且残油率低的根本原因。

全文目录


  5
  5-6
  6
  6-7
1 绪 论  7-11
  1.1 课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9
  1.2 本研究中大豆膨化浸油的工艺设备及特点  9-10
  1.3 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10
  1.4 试验研究的方法  10-11
2 试验方案及步骤  11-17
  2.1 试验指标的确定  11-12
  2.2 试验方案的确定  12-13
  2.3 试验主要用设备及测定方法  13-15
  2.4 试验实施步骤  15-17
3 试验因素对大豆挤压膨化物的剪切强度、蛋白质变性关系的研究及二指标相关性的探讨  17-29
  3.1 试验数据及数据处理  17-18
  3.2 回归方程的试验验证  18
  3.3 实验因素对膨化物剪切强度的影响  18-22
  3.4 挤压膨化各工艺参数对膨化物蛋白质变性关系的影响  22-26
  3.5 膨化物强度与蛋白变性关系的探讨  26-29
4 大豆挤压膨化浸油及挤压机最佳工艺参数的研究  29-34
  4.1 试验数据及数据处理  29
  4.2 回归方程的试验验证  29-30
  4.3 试验因素对残油率的影响  30-32
  4.4 大豆粉碎挤压膨化浸油挤压机最佳加工参数组合的确定  32-34
5 本试验选择的挤压膨化工艺与大豆轧坯及现有挤压膨化工艺的对照研究及其机理的探讨  34-41
  5.1 与轧坯预处理的对比试验  34-35
  5.2 与现有的挤压膨化工艺对照研究  35-38
  5.3 大豆膨化物与轧坯片的显微结构研究  38-41
6 大豆挤压膨化预处理浸油工艺的部分经济效益分析  41-42
7 试验研究总结及主要结论  42-43
  43-44
致 谢  44

相似论文

  1. 大豆疫霉RXLR效应分子靶标的筛选,S435.651
  2.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3.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4. 发芽大豆多肽富集工艺及富肽豆乳开发研究,TS214.2
  5. 大豆品种对北豆腐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TS214.2
  6.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7.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两个Ⅲ型效应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S435.651
  8. 农杆菌介导GmWRKY21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S565.1
  9.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野生大豆自然居群的遗传特征、群体分化及其与栽培大豆遗传关系研究,S565.1
  10.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籽粒大小和形状的QTL定位和驯化研究,S565.1
  11.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12. 大豆叶茸毛着生状态与筛豆龟蝽抗性的关联及基因定位,S565.1
  13. 叶绿素缺乏对大豆叶片光能分配及耐光抑制特性的影响,S565.1
  14. 淹水胁迫对大豆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S565.1
  15. 大豆孢囊线虫扩展蛋白基因expansin的克隆和分析及大豆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S565.1
  16. 黄淮和南方地区大豆育成品种籽粒性状遗传构成的分子标记解析及等位变异优选,S565.1
  17. 大豆GmFtsH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S565.1
  18.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及atp6基因RNA编辑研究,S565.1
  19.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20. 大豆生物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S565.1
  21. 大豆异黄酮浸种对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及其机理,S565.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食用油脂加工工业 > 各种食用油 > 植物油 > 大豆油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