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象山港海水养殖鱼类梅氏新贝尼登虫鉴定、生物学特性及病鱼眼组织病理初步研究

作 者: 蒋进
导 师: 李明云
学 校: 宁波大学
专 业: 水产养殖
关键词: 象山港 梅氏新贝尼登虫 生物学特性 组织病理
分类号: S9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贝尼登类单殖吸虫是象山港海水鱼类养殖中一类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给海水鱼类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种类鉴定、有关生物学特征观察及寄主眼睛组织病理的初步研究,为象山港贝尼登虫病的防治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本文对象山港四种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鮸鱼(Miichthys miiuy)、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黑鲷(Pagrosomus major)寄生的贝尼登类单殖吸虫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该吸虫形态特征与梅氏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 melleni)高度相似。28S rDNA部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吸虫与新贝尼登虫属(Neobenedenia)同源性最高,为97.6%和100%;进一步的ITS1序列分析表明,该吸虫的ITS1序列与梅氏新贝尼登虫同源性最高,为99.7%,而与鱾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 girellae)的同源性为99.4%。根据普通生物学和序列特征,可认为象山港四种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寄生的贝尼登类单殖吸虫是梅氏新贝尼登虫。扫描电镜观察到梅氏新贝尼登虫成虫背部体表布满微绒毛;虫卵后端具两个细长的触角而非内弯的小钩;钩毛蚴的附甲片和前钩尚处于雏形,而后钩和边缘小钩形态同成虫时期相差不大。在梅氏新贝尼登虫产卵过程观察中发现,成熟的虫卵排出体外后紧接着有一个新的虫卵在其体内形成。虫卵在25℃水温条件下经4-5天发育成钩毛蚴,其出卵方式为头部先出卵。钩毛蚴自孵出后即开始活跃运动,表现出对水流的敏感且具有明显的正趋光性。在离体实验中,梅氏新贝尼登虫在盐度为13的人工海水中浸浴30min时,虫体会发生收缩现象;在活体实验中,盐度为7的人工海水浸浴染病大黄鱼60min可以使病鱼体表梅氏新贝尼登虫脱落率达到95.2%,且对鱼体伤害较小。眼睛组织病理显示:梅氏新贝尼登虫以其后吸盘牢牢吸附于大黄鱼角膜的上皮细胞层,造成上皮细胞的部分缺失,角膜基质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靠近虫体前附着器和口咽部的上皮层变薄,推测虫体有可能通过口咽部吞食上皮细胞。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1
第一章 海水养殖鱼类新贝尼登虫研究概况  11-18
  1 新贝尼登虫的种类及分布  11
  2 新贝尼登虫的形态学特征  11-12
  3 新贝尼登虫的生活史  12-14
  4 新贝尼登虫病组织病理学研究  14
  5 分子生物学在新贝尼登虫种类鉴定中的应用  14-16
  6 新贝尼登虫病的防治  16-18
第二章 象山港海水养殖鱼类一种贝尼登类单殖吸虫的鉴定  18-32
  1 材料和方法  18-23
    1.1 标本采集  18
    1.2 形态学鉴定  18-19
      1.2.1 虫体染色及永久标本制作  18-19
      1.2.2 虫体显微观察与描述  19
    1.3 28S rDNA 和ITSI 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19-23
      1.3.1 基因组DNA 提取  19-20
      1.3.2 引物  20
      1.3.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20
      1.3.4 电泳鉴定及切胶回收、纯化  20-21
      1.3.5 克隆  21-22
        1.3.5.1 T-A 连接  21
        1.3.5.2 感受态细胞制备(CaC12 法)  21-22
        1.3.5.3 转化与筛选  22
      1.3.6 质粒提取  22
      1.3.7 序列测定与分析  22-23
  2 结果  23-28
    2.1 形态学特征  23-24
    2.2 28S rDNA 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24-26
      2.2.1 序列测定  24
      2.2.2 28S rDNA 部分序列分析与比对  24-25
      2.2.3 28S rDNA 系统进化树分析  25-26
    2.3 ITSI 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26-28
      2.3.1 序列测定  26
      2.3.2 ITSI 序列分析与比对  26-27
      2.3.4 ITSI 系统进化树分析  27-28
  3 讨论  28-32
第三章 梅氏新贝尼登虫有关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32-42
  第一节 梅氏新贝尼登虫成虫、虫卵、钩毛蚴扫描电镜观察  32-35
    1 材料和方法  32
      1.1 样品采集  32
        1.1.1 成虫  32
        1.1.2 虫卵  32
        1.1.3 钩毛蚴  32
      1.2 扫描电镜(SEM)样品标本的制作  32
    2 结果  32-33
      2.1 成虫扫描电镜观察  32-33
      2.2 虫卵扫描电镜观察  33
      2.3 钩毛蚴扫描电镜观察  33
    3 讨论  33-35
  第二节 梅氏新贝尼登虫产卵特点、虫卵孵化条件及钩毛蚴个体行为研究  35-39
    1 材料和方法  35
      1.1 梅氏新贝尼登虫的产卵过程及虫卵孵化观察  35
      1.2 钩毛蚴的个体行为观察  35
    2 结果  35-37
      2.1 梅氏新贝尼登虫的产卵过程  35-37
      2.2 梅氏新贝尼登虫虫卵孵化过程  37
      2.3 钩毛蚴的个体行为  37
    3 讨论  37-39
  第三节 低盐度海水胁迫对梅氏新贝尼登虫的影响  39-42
    1 材料和方法  39-40
      1.1 低盐度海水对离体梅氏新贝尼登虫的影响  39
      1.2 低盐度海水对大黄鱼体表梅氏新贝尼登虫的影响  39-40
    2 结果  40-41
      2.1 低盐度海水对离体梅氏新贝尼登虫的影响  40
      2.2 低盐度海水对大黄鱼体表梅氏新贝尼登虫的影响  40-41
    3 讨论  41-42
第四章 感染梅氏新贝尼登虫大黄鱼眼睛组织病理初步研究  42-45
  1 材料与方法  42-43
    1.1 样品采集  42
    1.2 眼睛组织石蜡切片制作  42-43
  2 结果  43
    2.1 角膜的病理变化  43
    2.2 脉络膜的病理变化  43
    2.3 视网膜的病理变化  43
  3 讨论  43-45
第五章 结语  45-47
  1 研究成果  45
  2 展望  45-47
参考文献  47-53
附录  53-63
在学研究成果  63-64
致谢  64

相似论文

  1.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2. 苏丹草叶斑病原平脐蠕孢菌的研究,S435.4
  3.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4. 豆柄瘤蚜茧蜂田间动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476.3
  5. 犬代偿肾构型、功能及组织病理学研究,S858.292
  6. 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及耐寒性研究,S476.3
  7. 碳化二亚胺交联的脱细胞版纳近交系微型猪肌腱生物学特性研究,R687.2
  8. 斑状角膜营养不良CHST6基因突变及组织病理学研究,R772.2
  9. 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R739.5
  10. 西宁地区硅酸盐细菌生物学特性及促生效应的研究,S144
  11. 高山被孢霉产生花生四烯酸的研究,TQ921
  12. 菊花花色嵌合体生物学特性及形成机理的研究,S682.11
  13. 江浙地区八角科植物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685.99
  14. 油松毛虫受白僵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学及菌制剂的研究,S769
  15. 一个遗传性血色病家系的临床MRI诊断及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R589
  16. 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发生危害调查研究,S763.3
  17. 山核桃合子胚发育、体胚再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664.1
  18. 植病生防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研究,S476
  19. 侵染烟草的链格孢、葡萄孢及齐整小核菌的病原学,S435.72
  20. 慢性泪囊炎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R777
  21. 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对结肠癌作用的实验研究,R735.3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保护学 > 鱼病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