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黄斑厚度的测量及对比研究

作 者: 李丽英
导 师: 曾庆华
学 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眼科学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色素上皮复合体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中医
分类号: R276.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AMD患者黄斑部厚度的变化,探讨OCT对AMD的诊断意义及其在中医病机研究中的作用。方法:对经FFA确诊的AMD患者33例39眼,其中湿性组16例19眼、干性组17例20眼,按年龄匹配的对照组10例12眼利用OCT分别进行检测。观察黄斑部CRBC和RNL厚度的变化。应用秩和检验比较其差异性。结果:CBRC厚度:湿性组为128.34±31.75μm、干性组为82.35±17.94μm、对照组为81.53±9.38μm,湿性组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L厚度:湿性组为286.42±56.95μm、对照组为227.43±11.41μm、干性组为211.77±15.35μm,湿性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黄斑中央凹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湿性AMD患者CBRC、RNL厚度随着病变的发展,其厚度增加;干性AMD患者黄斑中心凹RNL厚度随着病变的发展,其厚度变薄。OCT加深了对AMD的认识和理解,促进AMD的诊疗过程由定性向定量方面转化。(2) CBRC和RNL厚度变化丰富了中医对AMD病机研究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可指导辨证及遣方用药。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7
缩略语  7-8
1 引言  8-10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0-13
  2.1 研究对象  10
    2.1.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组  10
    2.1.2 对照组  10
  2.2 研究方法  10-13
    2.2.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诊断标准  10-11
    2.2.2 纳入病例标准  11
    2.2.3 排除病例标准  11
    2.2.4 对照组纳入标准  11-12
    2.2.5 剔除病例标准  12
    2.2.6 检测设备与方法  12-13
    2.2.7 统计学处理  13
3 结果  13-19
  3.1 一般临床资料  13-14
    3.1.1 年龄分布情况  13
    3.1.2 性别分布情况  13-14
    3.1.3 眼别情况  14
  3.2 AMD患者形态学观察和黄斑厚度检测  14-19
    3.2.1 干性组OCT形态学观察  14-15
    3.2.2 湿性组OCT形态学观察  15-18
    3.2.3 AMD患者CBRC厚度  18
    3.2.4 AMD患者RNL厚度  18-19
  3.3 脱落病例  19
4 讨论  19-29
  4.1 OCT的选择及其在AMD中的应用  19-21
    4.1.1 OCT的选择  19-20
    4.1.2 OCT在AMD中的应用  20-21
  4.2 检测部位的选择  21-22
  4.3 AMD患者黄斑部CBRC、RNL厚度的分析  22-25
    4.3.1 对照组黄斑部CBRC、RNL厚度的分析  22
    4.3.2 湿性组黄斑部CBRC、RNL厚度的分析  22-24
    4.3.3 干性组黄斑部CBRC、RNL厚度的分析  24-25
  4.4 祖国医学对AMD的认识  25-29
    4.4.1 AMD病机与黄斑厚度关系的探讨  25-28
    4.4.2 黄斑厚度对AMD疗效评估的意义  28-29
5.结论  29
6 问题与展望  29-30
致谢  30-31
参考文献  31-35
附件1: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5-36
综述  36-48

相似论文

  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R259
  2. 狼疮解毒丸治疗缓解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R259
  3.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与尿酸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R259
  4.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与中医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R259
  5.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超声特点与中医辩证及其关联性探索,R544.1
  6. 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观察,R259
  7.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R542.22
  10. 中医升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应用研究,R277.5
  11.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2.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3. 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R249.2
  14.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益气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R249.2
  15. 柯微君辨治血液病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ITP用药规律研究,R249
  16. 嵌入式中医经脉理疗仪的研究,R197.39
  17. 陈彤云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粉刺理法方药的研究,R249.2
  18. 围绝经期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R259
  19. 164例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肝纤四项的临床分析,R259
  20. 不同证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激素敏感率的研究,R259
  21. 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期中医证型临床分析,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五官科 > 眼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