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汽车动力学性能主观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分析

作 者: 陈涛
导 师: 白中浩;汪祖国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车辆工程
关键词: 汽车 主观评价 动力性能 制动性能 层次分析法
分类号: U46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和产品标准的不断完善,推动了汽车试验评价技术的不断发展,然而在当前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中,不仅需要将不同品牌汽车或同一品牌汽车改进前后的单项指标进行比较,也需要对其综合性能进行比较;在汽车设计开发中,需要在产品开发阶段对整车的综合性能按照具体性能比重进行优化匹配、在产品定型阶段中进行验证。因此,建立一套处于驾驶员立场上的主观评价体系显得尤为必要。由于起步较晚以及技术保密等原因,目前我国对整车动力学性能的主观评价主要依靠国外相关技术力量,正逐步建立自主的评价体系。本论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开展以下研究:(1)通过调研、查阅资料,列举出国内外各品牌汽车制造商或评价机构对汽车动力学评价指标项目和评分方法,结合我国汽车评价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论文所采用的10分制主观评价方法。(2)选取汽车动力学性能中的动力性能制动性能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动力性和制动性主观评价具体指标、评价内容,简要分析了各个指标的理论依据,并提出评分和试验方法。(3)建立动力性能和制动性能层次分析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理论分析其各个指标的相互关系,进而计算出各个单项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襄樊检测中心三位富有经验的专职评价工程师对东风某款商用车动力性能主观评价数据,将各个指标按照权重加权计算,算得的综合性能评价与评价师总体主观评价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动力性各项指标权重分析的合理性。本论文的研究对于汽车企业自主建立汽车动力学性能主观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插图索引  10-11
附表索引  11-13
第1章 绪论  13-18
  1.1 问题提出  13-16
  1.2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8
第2章 评价项目和评分方法确定  18-27
  2.1 国内外动力性主观评价项目现状  18-20
  2.2 国内外制动性主观评价项目现状  20-22
  2.3 国内外汽车主观评价评分方法  22-25
  2.4 本论文提出的主观评价评分方法  25-27
第3章 动力性主观评价  27-44
  3.1 概述  27
  3.2 起步加速  27-29
  3.3 行驶中加速  29
  3.4 各档加速性  29-30
  3.5 转弯加速  30-31
  3.6 弱附着路面加速  31-32
  3.7 爬坡性能  32-34
  3.8 油门踏板感觉  34
  3.9 tip-in/tip-out  34-35
  3.10 加速跑偏  35-36
  3.11 加速俯仰  36-40
  3.12 加速抖动  40-41
  3.13 加速转向失中  41
  3.14 动力性总体评价  41-42
  3.15 本章小结  42-44
第4章 制动性主观评价  44-58
  4.1 概述  44
  4.2 制动效能  44-46
  4.3 制动热稳定性  46-47
  4.4 制动水稳定性  47-48
  4.5 直线制动稳定性  48-50
  4.6 弯道制动稳定性  50
  4.7 制动操纵性  50-51
  4.8 制动点头  51-53
  4.9 制动振动  53-54
  4.10 制动踏板感觉  54-56
  4.11 制动性总体评价  56
  4.12 本章小结  56-58
第5章 主观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58-71
  5.1 层次分析法理论  58-61
    5.1.1 基本原理  58-59
    5.1.2 模型建立的基本步骤  59-61
  5.2 动力性主观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1-64
    5.2.1 层次分析法结构模型建立  61
    5.2.2 建立判断矩阵  61-62
    5.2.3 计算权重向量  62-63
    5.2.4 矩阵一致性检验  63
    5.2.5 动力性准则层权重分析  63-64
  5.3 制动性主观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4-68
  5.4 实车试验验证  68-70
  5.5 本章小结  70-71
结论  71-73
参考文献  73-75
致谢  75

相似论文

  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综合测试技术研究,U469.72
  2. 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U463.4
  3.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4.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5. 大连海域消防力量部署方案研究,U698.4
  6.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7.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8. 汽车CO2减排技术经济评估,F426.471
  9. 重庆市汽车产业有效竞争研究,F426.471
  10. 仿生翼推进器单/双地效特性的数值研究,U664.3
  11. 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G270.7
  12. 生物化工行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评价研究,F407.72;F224
  13. 汽车刹车片自动倒角装置的研制,U468.2
  14. 柴油机表面辐射噪声源小波识别及心理声学参数评价研究,TK421.6
  15. 青岛港与日照港的竞合研究,F552
  16. 多模态语篇分析,H052
  17. 科技企业与金融市场结合中融资工具选择研究,F832.5;F224
  18. 汽车碰撞事故再现与安全评价,U491.31
  19.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建模与设计,TP391.6
  20. 汽车后市场新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研究,F426.471
  21. X汽车零部件公司中国分公司的供应商管理研究,F426.471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汽车工程 > 汽车理论 > 汽车动力学及汽车力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