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土家族“花鼓子”生存现状与生态保护

作 者: 胡献锦
导 师: 向柏松
学 校: 中南民族大学
专 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 花鼓子 生存现状调查 生态保护
分类号: J7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54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大背景下,在对土家族民间文艺“花鼓子”多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作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拟作如下分析:第一,根据“花鼓舞”的流传情况,分析土家族“花鼓子”的历史渊源;第二,通过对“花鼓子”在土家族喜俗活动中的整体活态流程调查,了解“花鼓子”真实的生存现状;第三,从社会学的角度,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联系当地政府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情,分析“花鼓子”在土家人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得出花鼓子的保护意义;第四,根据花鼓子的生存现状,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出发,结合生态学的原理,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花鼓子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民间文艺形式。本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同时采用田野研究、比较研究、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种方法,对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寻找出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其成果将对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价值的生态保护理论。

全文目录


摘要  11-12
Abstract  12-13
第一章 绪论  13-22
  一、“花鼓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14-18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定义  14-15
    (二)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及趋势  15-16
    (三) “花鼓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16-18
  二、研究土家族“花鼓子”的意义  18-20
    (一) 选题理由  18
    (二) 研究意义  18-19
    (三) 创新方向  19-20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及调查的情况  20-22
    (一) 研究方法的应用  20
    (二) 本课题田野调查的情况  20-22
第二章 “花鼓子”概述  22-26
  一、“花鼓子”的历史渊源  22-23
    (一) 花鼓舞的起源  22
    (二) 宜昌花鼓的起源传说  22-23
  二、“花鼓子”在湖北地区的种类及流传区域  23-24
    (一) “花鼓子”在湖北地区的种类  24
    (二) “花鼓子”在湖北地区的流传情况  24
  三、“长阳花鼓子”的概况  24-26
第三章 “花鼓子”的生存现状调查  26-41
  一、“花鼓子”和土家族喜俗整体活态流程调查  26-35
    (一) “结婚”喜事与跳花鼓子全过程  26-33
    (二) “祝寿”喜事与跳花鼓子全过程  33-35
  二、土家族“花鼓子”舞蹈的传承人与传承方式调查  35-41
    (一) 民间花鼓子传承人的调查情况  36
    (二) 重点流传地区重点村落的调查  36-38
    (三) “花鼓子”传承方式的调查  38-39
    (四) “花鼓子”舞蹈的套路、动作及艺术特点  39-41
第四章 从历史功能与现代价值看花鼓子的保护意义  41-49
  一、“花鼓子”的历史功能  41-43
    (一) 审美、娱乐作用  41-42
    (二) 教育、规范功能  42
    (三) 调节、维系功能  42-43
    (四) 礼仪文化的标志  43
  二、“花鼓子”在土家人现代生活中的作用  43-49
    (一) “花鼓子”与土家族的人生礼仪  43-45
    (二) “花鼓子”与民俗旅游  45-47
    (三) “花鼓子”与构建和谐新农村  47-49
第五章 “花鼓子”的生存现状分析与生态保护  49-59
  一、“花鼓子”的生存现状分析  49-51
    (一) “花鼓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异分析  49-50
    (二) “花鼓子”生存现状的濒危性分析  50-51
  二、“花鼓子”的生态保护  51-59
    (一) 生态保护的含义  51-53
    (二) 花鼓子的生态保护措施  53-59
结语  59-60
后记  60-62
参考文献  62-65
致谢  65-67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7-68
附录B:部分花鼓子歌词  68-74

相似论文

  1.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52
  3.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4.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G122
  5.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制,D922.64
  6. 湘西土家族服饰艺术的研究,K892.23
  7. 古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F592.7
  8.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TU986.5
  9. 布努瑶密洛陀文化传承探究,C955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圣拳的传承及创新发展研究,G852
  11. 当代社会变迁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607
  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922.16
  13. 道教场所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B958
  14. “胜浦三宝”文化内涵的探究与开发,G127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G122
  16. 市场经济下对“高密三绝”的保护形式及功能价值探析,G124
  17. 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性特征及相关问题的探析,G122
  18. 马街书会中民间组织的角色研究,J826
  19. 从海城高跷秧歌变迁看民间艺人的能动作用,J722.211
  20.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巴渝民歌文化初探,J607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俗体育文化研究,G852.9

中图分类: > 艺术 > 舞蹈 > 中国舞蹈、舞剧 > 各种舞蹈 > 民间舞蹈、民族舞蹈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