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土楼文化及其教育功能研究

作 者: 何月燕
导 师: 洪明;包绍明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成人教育学
关键词: 二宜楼 土楼文化 农村成人教育 教育功能
分类号: TU-8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教育文化学、成人教育学相关理论为理论视角,走进土楼人的生活,研究土楼人的非正式学习,试图从土楼人生活的文化土壤中挖掘其文化的特色及其在成人生活中的教育功能体现,从成人的文化家园中揭示其蕴含的教育价值。位于福建省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大型圆楼二宜楼是福建土楼建筑的典范,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闽南区域的展现。随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又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探寻土楼文化及其背后的诸多问题更是迫在眉睫。笔者曾多次深入土楼实地,运用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及口述史等研究方法,对二宜楼文化及其在农村成人生活中的教育功能进行了研究。本文从二宜楼创建的主客观因素、概况与发展、文化精神等三个方面追溯了其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并着重阐释了二宜楼的建筑、儒家、宗族及海洋等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教育与文化关系、生活与教育关系等相关理论,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探讨了“二宜楼文化”与“农民语言的学习”、“地区经济发展”、“传统民俗风情的传承”、“人际关系”及“农民环保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关系,进而分析了二宜楼文化在农村成人生活中的教育功能,解读了土楼文化与农村成人教育间的关系,探讨了土楼文化在农村成人生活作用中的利弊,并对其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本文还在对二宜楼文化及其教育功能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优秀土楼文化,引领农村成人教育和谐发展的若干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5
中文文摘  5-7
目录  7-8
绪论  8-24
  一、研究缘起  8-10
  二、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10-16
  三、文献综述  16-19
  四、相关概念界定  19-24
第一章 二宜楼的历史与文化考察  24-38
  第一节 二宜楼的创建  24-26
  第二节 二宜楼的概况及发展  26-29
  第三节 二宜楼的文化精神  29-38
第二章 二宜楼文化在农村成人生活中的教育功能  38-54
  第一节 二宜楼文化与农民语言的学习  38-41
  第二节 二宜楼文化与地区经济发展  41-44
  第三节 二宜楼文化与传统民俗风情的传承  44-47
  第四节 二宜楼文化与人际关系  47-49
  第五节 二宜楼文化与农民环保安全教育  49-54
第三章 土楼文化教育功能的理论剖析  54-62
  第一节 土楼文化与成人教育关系之解读  54-56
  第二节 土楼文化在农村成人生活作用中的利弊分析  56-59
  第三节 发展优秀土楼文化,引领农村成人教育和谐发展  59-62
结论  62-64
附录1 访谈提纲  64-66
附录2 二宜楼图片资料  66-74
附录3 蒋氏家规、家训  74-78
参考文献  78-82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82-84
致谢  84-86
个人简历  86-87

相似论文

  1. 论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可持续发展,G641
  2. 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发挥研究,G641
  3. 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G641
  4. 福建土楼文化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TU241.5-4
  5. 苗族古歌的社会功能研究,I207.9
  6. 教育经费区级统筹对乡镇成人学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G729.2
  7. 高校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G641
  8. 终身教育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问题研究,G725
  9. 遵化市农村成人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G725
  10. 农村成人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G725
  11. 开榛辟莽——欧阳予倩在南通的戏剧改革研究,J809.2
  12. 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素质现状及提高对策的研究,G725
  13.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研究,G725
  14. 论河南省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成人教育改革,G725
  15. 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师资保障研究,G725
  16. 科学玩具的物理学习情感教育功能研究,G633.7
  17. 高中物理学史校本课程文本资源的开发与应用,G633.7
  18. 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客家土楼文化研究,K892.3;TU-05
  19. 农村成人教育支撑体系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G725
  20. 话语和社会变革——对有关在中国推广私立教育文章的分析,G522.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艺术 > 建筑风格、流派及作品评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