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怨恨、组织与社会网络

作 者: 夏莉
导 师: 朱国宏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集体抗争 社会运动 社会网络
分类号: C9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8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探讨了社会运动理论中的大众社会理论、资源动员理论和政治过程理论何者更适合解释中国的业主集体抗争的行为选择,并研究了怨恨、组织与社会网络对业主集体抗争的行为选择的影响,从而揭示业主集体抗争的行为逻辑。笔者以上海市南汇区青年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资料为依据,运用Binary Logisitic模型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怨恨在业主集体抗争的行为选择中是个常量,并非怨恨越大,业主就越可能参与集体抗争;中观层面的业委会抑制了业主集体抗争行为的发生;微观层面的社会网络影响了业主是否选择参与集体抗争,个人拥有越多的社区内社会网络,则越倾向于参与集体抗争,而社区外社会网络对业主集体抗争的行为选择的影响没有得到验证。于是,本文揭示了个人参与业主集体抗争的行为逻辑:社区中的怨恨是产生集体抗争的前提条件,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业委会的存在提供了业主需求满足的渠道,通常会降低怨恨水平,减少集体抗争发生的可能性;而社区内社会网络则与业委会的作用相反,一旦社区内社会网络与怨恨相结合,就会推动集体抗争的动员结构的形成,进而导致业主集体抗争的发生。最后,笔者指出,在对业主集体抗争进行研究时,要以资源动员理论为核心,对其进行批判发展,将组织的抑制作用纳入资源动员理论的框架中,并修正资源动员理论对外部资源的过分强调。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导论  6-12
  1.1 现实背景  6-9
  1.2 学术背景  9-11
  1.3 研究的问题  11-12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2-22
  2.1 文献综述  12-14
  2.2 文献述评  14-16
  2.2 研究假设  16-22
第三章 数据与测量  22-25
  3.1 数据来源  22
  3.2 变量测量  22-23
  3.3 样本描述  23-25
第四章 数据分析  25-32
  4.1 业主集体抗争行为概况  25-28
  4.2 业主集体抗争行为选择的多元分析  28-32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32-36
  5.1 业主集体抗争的行为选择与行为逻辑  32-34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研究方向  34-35
  5.3 政策建议  35-36
参考文献  36-39
附录: 调查问卷  39-40
后记&致谢  40-41

相似论文

  1.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2. G公司技术产品的动态扩散过程研究,F273.1;F407.672
  3.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初探,D631.4
  4.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F276.3
  5. 互联网与中国乙肝维权运动,R193
  6. 面向Web社会网络的分析工具,TP393.09
  7. “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伦理问题研究,B82
  8.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顾客获取分析,F274
  9. 中国网络公民社会的监管问题研究,G206
  10. 法国民众运动与政府互动中的政治变迁,D756.5
  11. 社会网络视角下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机制研究,F272
  12. 身份认同与集体抗争的逻辑,E263
  13. 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资本变化特征分析,D035
  14. 社会网络建构:理性选择和非理性后果,C912
  15. 上市公司TMT构成对组织绩效影响研究,F832.51;F224
  16. 基于社会网络和声誉信任机制的多Agent系统信任模型,TP393.08
  17. 从虚拟到现实—试析虚拟社区之传播明星地位对现实生活中人脉的影响,G206
  18.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研究,G206
  19. 贴吧社区信息传播与互动模式研究,G206
  20. 体育活动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G80
  21. 企业人际关系管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价值,F272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