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研究

作 者: 杨丽梅
导 师: 江帆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经济法学
关键词: 行业协会 限制竞争行为 反垄断法 行业协会法
分类号: D922.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8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面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第三方治理机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实践表明,行业协会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交换、制定行业标准等手段促进企业技术革新、优胜劣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对抗政府对企业过度干预,同时还可以通过公布企业和产品相关信息、制定行业标准等方式为消费者选择产品和服务提供指南。然而,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利益的代表,天然地具有反竞争性,较之一般的限制竞争行为,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具有主体多元性、合意特殊性、行为隐蔽性、危害严重性的特点。各国在重视引导行业协会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予以规制。我国行业协会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本身具有行政依附性强、职能行政化、行业覆盖率低、公信力差、地位模糊等特点,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方面存在立法层次低、体系混乱等问题,因而,对我国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笔者在对行业协会尤其是我国行业协会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并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最终提出完善我国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相关立法的构想。第一部分,行业协会基本问题概述。该部分论述了三个问题:第一,行业协会的定义和特征。行业协会是由单一行业的经营者所构成的旨在保护和增进其共同利益的非营利性团体组织。行业协会具有非营利性、中介性、民间性,成员具有单一性和竞争性,所保护的是整个行业的利益。第二,行业协会的意义和作用。行业协会丰富了市民社会理论、完善了“第三方治理机制”理论,同时在实践中起到维护行业利益、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满足消费者需求等重要作用。第三,我国行业协会的特征与现状分析。我国行业协会具有较强行政依附性、职能行政化、行业覆盖率低、地位模糊的特点。第二部分,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特征以及表现形式。该部分论述了两个问题:第一,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特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具有主体多元性、合意特殊性、行为隐蔽性、危害严重性的特点。第二,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实践中,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主要表现为固定价格、分割市场、信息交换、集体抵制、标准认证。第三部分,我国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现状分析。该部分论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环境。我国关于行业协会的立法主要体现为法规与规章,以及一些省市出台的关于行业协会管理的法规。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反垄断法》。第二,我国现行立法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存在的问题。目前没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法》,现行关于行业协会的立法比较零乱、分散,层次较低。第四部分,完善我国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立法构想。该部分论述了三个问题:第一,国外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立法模式及借鉴意义。介绍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一元规制模式和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二元规制模式并得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二,国外关于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认定原则及借鉴意义。分析了“本身违法原则”、“合理原则”和“‘快速’或‘简化’的合理法则测试”,并得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三,对我国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制度设计。笔者建议采用二元规制模式,由《反垄断法》和《行业协会法》共同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对行业协会固定价格行为、集体抵制行为应适用“本身违法原则”,分割市场行为、信息交换行为、标准认证行为应当适用“合理原则”,同时可以探索适用“‘快速’或‘简化’的合理法则测试”;对《反垄断法》进行评析,指出其需要完善之处,并对《行业协会法》立法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已的看法。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引言  11-12
一、行业协会基本问题概述  12-20
  (一) 行业协会的定义和特征  12-14
    1. 非营利性  12-13
    2. 中介性与民间性  13
    3. 成员具有单一性和竞争性  13-14
    4. 行业协会所保护的是一种特殊普遍利益  14
  (二) 行业协会的意义和作用  14-18
    1. 理论意义  15-16
    2. 实践作用  16-18
  (三) 我国行业协会的特征与现状分析  18-20
    1. 我国行业协会具有较强的行政依附性  18-19
    2. 我国行业协会的职能行政化  19
    3. 我国行业协会覆盖率较低、公信力较差  19-20
    4. 我国行业协会的地位模糊  20
二、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特征以及表现形式  20-28
  (一)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特征  21-22
    1. 主体多元性  21
    2. 合意特殊性  21-22
    3. 行为隐蔽性  22
    4. 危害严重性  22
  (二)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22-28
    1. 固定价格  23-24
    2. 分割市场  24-25
    3. 信息交换  25-26
    4. 集体抵制  26-27
    5. 标准认证  27-28
  小结  28
三、我国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现状分析  28-32
  (一) 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环境  28-29
  (二) 我国现行法律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存在的问题  29-32
    1. 《反不正当竞争法》  29-30
    2. 《价格法》  30
    3. 《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  30-31
    4. 《反垄断法》  31
    5. 存在的问题  31-32
  小结  32
四、完善我国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立法构想  32-45
  (一) 国外关于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模式及借鉴意义  32-35
    1. 美国式的一元规制模式  33
    2. 德国、日本式的二元规制模式  33-35
    3.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5
  (二) 国外关于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认定原则及借鉴意义  35-40
    1. 本身违法原则  36-37
    2. 合理原则  37-39
    3. “‘快速’或‘简化’的合理法则测试”——认定标准的新发展  39
    4.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9-40
  (三) 对我国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制度设计  40-45
    1. 评析我国《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40-42
    2. 制定《行业协会法》  42-45
结语  45-46
参考文献  46-48

相似论文

  1. 我国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对策研究,G719.2
  2. 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职能研究,G719.2
  3.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研究,D922.294
  4. 行业协会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研究,D922.294
  5. 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研究,D922.294
  6. 论经营者集中审查的标准与程序,D922.294
  7.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D923.4
  8. 论专利许可滥用行为的反垄断规制,D922.294
  9. 国际技术转让中的回授条款法律问题研究,D996.5
  10. 日本反垄断法课征金制度研究,DD912.29
  11. 论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D922.29
  12. 反垄断法视野下的中小企业保护,D922.294
  13. 反垄断法视角下的特许经营问题研究,D922.294
  14. 论我国反垄断法对中小企业的保护,D922.294
  15. 社会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D922.294
  16. 论在华跨国公司的限制竞争行为及其规制,D922.294
  17. 反垄断法在中国保险业的适用性分析,D922.294
  18. 我国体育行业协会行政处罚问题分析,D922.1
  19. 我国体育职业联赛的反垄断法规制,G843
  20. 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发展对策研究,F203
  21. 西方经济学中垄断理论的演进,F03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经济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