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松香生物转化产酚类化合物及其活性研究

作 者: 李巧峰
导 师: 余旭亚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工
关键词: 生物转化 松香 真菌 酚类化合物 活性
分类号: TQ3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物转化技术以其反应的高效率性、高选择性、无毒、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而成为目前生物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并已迅速发展应用到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和部门。本研究基于云南省丰富的松香资源和生物转化生产药物发展的现状,从云南省思茅地区采集松林腐殖质分离纯化真菌菌株,以松香为底物,利用生物转化技术对其进行转化,并对其转化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活性检测,得到高活性的化合物。本实验从采集的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91株真菌,对其中47株进行生物转化和活性跟踪,通过初筛,实验结果显示有25株菌株的转化产物粗体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显著的有12株。经过复筛,选择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A5+为最终的转化菌株,通过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最终确定转化菌株A5+为毛霉菌亚门(Mucoromycotina)、毛霉目(Mucorales)、毛霉科未定种(Mucorales incertae sedis)、Umbelopsis属。接着对其转化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确定了最佳的转化条件为底物浓度5.0g/L,助溶剂乙醇为培养基体积分数的3%,初始PH为6,转速140-180 rpm,温度28℃,转化时间5 d。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利用目标转化菌株A5+进行大量振荡培养,通过活性跟踪,积累转化产物粗体物浸膏,经过醇沉法和多级萃取法,使用薄层层析、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得到两个化合物SX-1和SX-2,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分析技术,对其结构解析,得知均是酚类化合物,且可能化合物SX-2是SX-1的代谢产物。查阅文献,未曾有化合物SX-1的报道,初步证实化合物SX-1是新化合物。进一步对两个化合物活性进行检测,发现二者对试验中的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得到了各自的最小半抑制浓度;对Hela肿瘤细胞也有很好的抑制能力。最后对转化产物(酚类化合物)的产生和活性及应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展望了生物转化松香生产酚类药物及其工艺的前景,以期为松香衍生物和酚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10
插图和附表清单  10-12
缩略词表  12-13
第一章 前言  13-25
  1.1 国内外松香的开发利用概述  13-20
    1.1.1 国内外松香的研究概况  13-18
    1.1.2 云南松香的发展现状  18-20
  1.2 生物转化生产药物及其先导化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3
    1.2.1 生物转化简介  20-23
    1.2.2 生物转化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23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目的和意义  23-25
第二章 目标转化菌株的筛选及其转化产物活性研究  25-50
  2.1 实验材料  25-27
    2.1.1 样品简介  25
    2.1.2 菌株  25
    2.1.3 病原指示菌  25-26
    2.1.4 供试肿瘤细胞  26
    2.1.5 培养基  26-27
    2.1.6 仪器设备  27
  2.2 实验方法  27-33
    2.2.1 松林腐殖质的采集  27-28
    2.2.2 菌株真菌的分离纯化  28
    2.2.3 真菌鉴定  28
    2.2.4 纯化菌株的振荡培养  28
    2.2.5 活性菌株的初筛  28-29
    2.2.6 活性菌株的复筛  29-31
    2.2.7 活性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31-33
    2.2.8 活性菌株发酵产物大量积累  33
  2.3 实验结果  33-48
    2.3.1 菌株的分离纯化和形态鉴定结果  33
    2.3.2 初筛活性菌株结果  33-34
    2.3.3 复筛活性菌株结果  34-38
    2.3.4 筛选最终活性菌株A_5~+并做标准阳性对照实验  38-42
    2.3.5 菌株A_5~+的抗肿瘤活性实验  42-43
    2.3.6 菌株A_5~+生物转化条件的初步优化  43-48
    2.3.7 菌株A_5~+生物转化产物的大量积累  48
  2.4 本章小结  48-50
第三章 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50-63
  3.1 实验材料  50
    3.1.1 实验仪器  50
    3.1.2 常用试剂  50
  3.2 实验方法  50-53
    3.2.1 形态鉴定  50
    3.2.2 分子鉴定  50-51
    3.2.3 活性化合物分离纯化  51-53
  3.3 实验结果  53-62
    3.3.1 鉴定结果  53-54
    3.3.2 活性菌株A5+产物的分离纯化  54-59
    3.3.3 两个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59-60
    3.3.4 两个化合物的活性跟踪  60-62
  3.4 本章小结  62-63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63-67
  4.1 生物转化产物的分析讨论  63-64
  4.2 两个酚类化合物活性的分析讨论  64-65
  4.3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展望  65-67
致谢  67-69
参考文献  69-75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5-76
附录B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76-84

相似论文

  1. 基于酚醛树脂活性炭的制备及负载TiO2吸附—光催化性能,TQ424.19
  2. 添加剂减阻技术在集中供暖系统中的节能应用,TU995
  3. 海盐苦卤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及应用的初步研究,S482.2
  4.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5. 三种羧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O621.13
  6. 南海多室草苔虫和脆灯芯柳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R284
  7. 两株南海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R284
  8. 葡萄籽原花青素制备工艺及真菌毒素检测,TQ461
  9. 生产用水高度循环对造纸施胶的影响和改善,TS727.5
  10.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11.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优势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X172
  12. 甜菊苷的定向转化及产物甜茶苷的分离纯化,S566.9
  13.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14. 河南和云南烤烟碳氮代谢比较研究,S572
  15.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16.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X173
  17. 芝麻饼粕中木酚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29
  18.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Vc脂肪酸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TS202.3
  19. 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X53
  20. 我国四省区梨主要病害的病原鉴定、分子检测与药剂筛选研究,S436.612
  21. 申嗪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性风险评估,S435.11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 > 木材化学加工工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