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结扎冠状动脉对大鼠心肌组织NK_1受体、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及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mRNA定位的研究

作 者: 岳维
导 师: 郭政
学 校: 山西医科大学
专 业: 麻醉学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NK1受体 β1受体 神经源性反应 罗哌卡因 吗啡
分类号: R3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观察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脊髓、心脏和肺脏的分布;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后不同时点NK1受体和β1受体在心脏的表达变化,以及硬膜外药物干预效应。探讨神经肽在神经源性反应和器官损伤/保护中的作用。研究背景: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SP、CGRP参与机体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在发生急性心肌缺血时,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明显增高,且心肌组织内上述活性物质的含量均有所增加,提示SP、CGRP参与并影响急性心肌缺血的病理变化过程,目前其分子作用机制还不明确。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一部分:急性心肌缺血大鼠PPT-A mRNA、CGRP mRNA的表达以及与内脏神经分布的关系实验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1)手术对照组(Sham group,Sham组),只开胸暴露心脏,不结扎冠脉;(2)结扎冠状动脉组(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 group,CAO组),单纯扎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每组均为6只动物。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观察结扎冠脉后3h大鼠DRG、脊髓、心脏和肺脏组织PPT-A mRNA、CGRP mRNA的表达情况;并应用银染法检测心脏、肺脏、肠道、脾脏神经组织的分布。第二部分: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NK1受体和β1受体的表达动物分组同第一部分,每组又分1h、3h和6h三个时点(n=6)。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并分析结扎冠脉后不同时点大鼠心肌组织NK1和β1受体的分布规律及表达变化;并在受体表达变化最强时点,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半定量检测心肌组织该受体的蛋白水平。第三部分:硬膜外痛觉干预对心肌组织NK1受体和β1受体表达的影响根据第二部分实验结果,选取CAO后NK1受体和β1受体表达变化最强时点进行药物干预研究。动物随机分为四组(n=6):(1)手术对照组(Sham组);(2)结扎冠状动脉组(CAO组);(3)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组(Epidural Ropivacaine group,E-R组);(4)吗啡硬膜外镇痛组(Epidural Morphine group,E-M组)。后两组分别在结扎冠状动脉前15min经胸段硬膜外给予1%罗哌卡因120μg.kg-1或3.75%吗啡60μg.kg-1。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技术从受体蛋白水平对比分析药物的硬膜外干预效应。结果:1、急性心肌缺血大鼠PPT-A mRNA、CGRP mRNA主要分布于DRG小直径神经元和脊髓背角,在心脏、肺脏毛细血管壁和气道上皮下基底部均有表达;神经组织银染法观察到内脏局部存在丰富的神经网络。2、CAO 3h和6h组大鼠心脏缺血区与非缺血区NK1受体较对照组高表达(P<0.05)。3、与对照组相比,CAO组大鼠心肌组织β1受体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1小时即达峰值。4、在罗哌卡因或吗啡胸段硬膜外干预下,缺血心肌组织NK1受体和β1受体蛋白水平较单纯CAO组降低(P<0.05)。结论:1、原位杂交结果提示:PPT-A mRNA、CGRP mRNA分布规律相似;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肺实质细胞SP、CGRP自身合成较弱;与免疫组化结果比较,在某些部位SP或CGRP与其mRNA的分布存在不一致性。2、SP、CGRP及其mRNA在心脏、肺脏中的分布规律,与银染实验观察到的神经分布大致相似。组织器官局部丰富的神经网络及其释放或合成的神经肽,可能参与了局部效应因子之间的对话和器官功能的调节过程。3、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大鼠心肌组织NK1受体表达上调,提示:NK1受体参与了急性心肌缺血的神经源性反应,且受体的改变可能影响和调节SP对靶细胞的生物学效应。4、急性心肌缺血诱导大鼠心肌组织β1受体密度迅速显著上调,使之对组织局部高浓度的儿茶酚胺反应性增强,这种变化参与了缺血心肌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5、罗哌卡因或吗啡胸段硬膜外痛觉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NK1受体和β1受体的过度表达,提示:罗哌卡因、吗啡可能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减弱急性心肌缺血伤害性感受及信息传递,在抗心肌缺血性损害方面有一定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英文摘要  9-11
前言  11-12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2-22
  一、去甲肾上腺素(NE)与心肌缺血  12-15
    (一) 关于急性心肌缺血(AMI)  12-13
      1、AMI发病情况  12
      2、AMI发生部位及病理生理  12-13
    (二) 急性心肌缺血时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  13-14
      1、心脏的神经支配  13
      2、急性心肌缺血时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  13-14
    (三) 心脏肾上腺素能受体(AR)  14-15
      1、心脏AR分布及信号转导  14
      2、心脏AR的生物学作用  14-15
  二、P物质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15-22
    (一) P物质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性  15-18
      1、P物质  15-16
      2、P物质受体  16-17
      3、P物质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  17-18
    (二) P物质的生物学作用  18-20
      1、在初级感觉神经元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18
      2、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18-19
      3、在外周组织中的作用  19
      4、在炎症和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19-20
    (三) P物质与心血管功能  20-22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22-50
  第一章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SP、CGRPmRNA定位的研究  22-33
    一、研究背景  22
    二、实验一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PPT-AmRNA在背根神经节、脊髓、心脏、肺脏的表达  22-24
      (一) 材料与方法  22-24
      (二) 结果  24
    三、实验二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CGRP mRNA在背根神经节、脊髓、心脏、肺脏的表达  24-25
      (一) 材料与方法  24-25
      (二) 结果  25
    四、实验三 银染法观察大鼠心脏、肺脏神经组织的分布  25-27
      (一) 材料与方法  25-26
      (二) 结果  26-27
    五、讨论  27-32
      (一)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PPT-AmRNA、CGRPmRNA在背根神经节的表达  27-28
      (二)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PPT-AmRNA、CGRPmRNA在脊髓、心脏的表达  28-29
      (三)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PPT-AmRNA、CGRPmRNA在肺脏的表达  29-30
      (四) 大鼠心脏、肺脏的神经分布与SP、CGRP及其mRNA分布的关系  30-32
    附:银染法观察大鼠小肠、结肠、脾脏神经组织的分布  32-33
  第二章 结扎冠状动脉对大鼠心脏NK_1和β_1受体表达的影响  33-44
    一、研究背景  33
    二、实验一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NK_1受体的表达  33-38
      (一) 材料与方法  33-37
      (二) 结果  37-38
    三、实验二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β_1受体的表达  38-39
      (一) 材料与方法  38
      (二) 结果  38-39
    四、讨论  39-44
      (一)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NK_1受体的表达变化  39-41
      (二)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β_1受体的表达变化  41-42
      (三) 探讨心脏感觉传入神经与心交感传出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42-44
  第三章 硬膜外痛觉干预效应的研究  44-50
    一、研究背景  44
    二、实验一 硬膜外预先给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NK_1受体表达的影响  44-46
      (一) 材料与方法  44-45
      (二) 结果  45-46
    三、实验二 硬膜外预先给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β_1受体表达的影响  46-47
      (一) 材料与方法  46
      (二) 结果  46-47
    四、讨论  47-50
      (一) 罗哌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NK_1和β_1受体表达的影响  47-48
      (二) 吗啡硬膜外镇痛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NK_1和β_1受体表达的影响  48-50
第三部分 结论和意义  50-52
参考文献  52-60
缩略语表  60-61
附录  61-74
  实验研究第一章实验一附图  61-63
  实验研究第一章实验二附图  63-65
  实验研究第一章实验三附图  65-66
  实验研究第二章实验一附图  66-68
  实验研究第二章实验二附图  68-70
  实验研究第三章实验一附图  70-72
  实验研究第三章实验二附图  72-74
个人简介  74-75
致谢  75

相似论文

  1. 生物质直接再燃的数值模拟,TK16
  2. 不同再燃燃料还原NO_X反应过程的试验研究,TK227.1
  3. 上吸式生物质空气气化及焦油低减技术研究,TK6
  4. 船舶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922.294
  5. 竹材中非纤维素物质去除的环保工艺与方法探讨,TS652
  6.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7. 锅炉排烟中二氧化硫吸收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X701.3
  8.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及纤维板,X712
  9.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并用于水中多环芳烃治理,X712
  10.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11.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12.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物质能利用模式研究,S216
  13.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14.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15. 薰衣草生长发育及物质组分积累动态研究,S573.9
  16. 雪茄外包皮烟关键栽培技术研究,S572
  17. 变频调速对密集烤房流场及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S572
  18. 烤烟挥发酸、挥发碱含量分布特点及与品质指标的关系,S572
  19. 烤烟不同香型烟叶质量特点及判别分析,S572
  20. 大叶蒟抗抑郁物质基础及分析方法研究,R284.1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