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异氟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ICAM-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作 者: 徐广民
导 师: 陶国才
学 校: 第三军医大学
专 业: 麻醉学
关键词: 异氟烷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髓过氧化物酶
分类号: R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异氟烷麻醉大鼠对常温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异氟烷抗炎作用参与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材料与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分为4组,每组8只:(1)PB-Sham组,大鼠行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PB)40mg﹒kg-1麻醉,进行手术但不阻断入肝血流。(2)PB-IR组,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行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IR)。(3)Iso-Sham组,大鼠仅接受1.0 MAC异氟烷(Iso)吸入麻醉,不阻断血流。(4)Iso-IR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期间采用1.0 MAC异氟烷麻醉大鼠。大鼠常温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通过夹闭肝动脉和门静脉左支(支配肝左叶和中叶),造成约70%肝脏缺血60min、再灌注3h。实验终点,采取肝组织和血液标本。血清ALT和AST作为肝损害的标志被检测;肝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测定;用RT-PCR检测肝脏组织ICAM-1和TNF-αmRNA转录水平;肝组织中ICAM-1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进行HE染色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血清中ALT和AST水平的变化PB-IR组大鼠血清ALT,AST酶水平与其他三组相比较明显升高(p<0.05),Iso-IR组的大鼠血清酶与PB-Sham组和Iso-Sham组相比有明显增加(p<0.05),但是较PB-IR组显著降低(p<0.05)。2.肝组织中ICAM-1和TNF-αmRNA变化PB-IR组ICAM-1和TNF-α的基因表达较其他三组明显升高(P<0.05),Iso减弱ICAM-1和TNF-α基因表达水平(P<0.05)。3.肝组织ICAM-1免疫组化结果PB-Sham组和Iso-Sham组血窦内皮细胞,肝细胞、中央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微弱表达。PB-IR组内皮细胞、中央静脉和小叶间静脉管壁强表达,肝细胞少量微弱表达。Iso-IR组可见内皮细胞和肝细胞轻度表达,较PB-IR组弱(P<0.05)。4.肝组织ICAM-1蛋白质水平测定杂交带密度值,以其表示I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PB-IR组较其它三组明显增加(p<0.05)。Iso-IR组与PB-Sham组和Iso-Sham组相比表达水平略增强,但是较PB-IR组明显减弱,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MPO水平Iso-IR组大鼠肝组织内MPO与PB-Sham组和Iso-Sham组相比有明显增加(p<0.05),但是较PB-IR组显著降低(p<0.05)。PB-IR组MPO水平较其他三组相明显升高(p<0.05)。6. HE染色肝组织病理学改变PB-Sham组和Iso-Sham组的肝组织基本正常。PB-IR组多见局灶性肝细胞坏死,亦可见肝细胞凝固性坏死;小叶周边区及中央静脉周围可见明显的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索结构被破坏。Iso-IR组中央静脉和肝脏血窦稍扩张,淤血。少量肝细胞变性,可见点状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汇管区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索结构基本正常存在。结论:1.常温下对大鼠行70%的肝脏血流阻断60min、再灌注3h期间采用异氟烷(1.0 MAC)麻醉较使用戊巴比妥钠麻醉明显减轻血清ALT和AST。2.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ICAM-1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3.异氟烷较戊巴比妥钠明显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ICAM-1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4.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TNF-α的基因转录明显增加,异氟烷抑制TNF-α的基因转录。5.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增加,异氟烷较戊巴比妥钠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MPO的活力。

全文目录


英文缩写词表  4-5
英文摘要  5-8
中文摘要  8-10
论文正文 异氟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ICAM-1 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10-44
  前言  10-11
  材料与方法  11-23
  结果  23-27
  讨论  27-33
  结论  33-34
  致谢  34-35
  照片  35-40
  参考文献  40-44
文献综述 全身麻醉药物抑制黏附分子与器官保护作用  44-50
  参考文献  48-50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文章  50

相似论文

  1. 松萝酸与依托红霉素致肝脏毒性的GC-MS代谢组学研究,R965
  2. 猪TNF-α单克隆抗体制备与PRRS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TNF-α变化规律研究,S858.28
  3. 蛋内注射leptin对肉鸡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及microRNA表达的影响,S831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5. 腺苷介导的侧脑室吗啡预处理对缺血后心肌保护作用,R542.22
  6. 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R614
  7. 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及颈椎间盘TNF-α、IL-1β的表达,R681.55
  8. 瘦素对鸡肝脏脱碘酶基因表达与活性的影响,S831
  9. 万胜化风丹的急性肝肾毒性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R285.5
  10. Nrf2-ARE通路在离体鼠心缺血/吡那地尔后处理中作用的研究,R96
  11. ERK1/2和JNK信号通路对大鼠再生肝8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调控作用研究,Q418
  12. 乙醛脱氢酶2在法舒地尔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探讨,R54
  13. TNF-α、MMP-9与VEGF在肺气肿大鼠BALF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R563.3
  14. 罗格列酮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PPARγ、NF-κB和TNF-α表达的影响,R574.62
  15. 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MMP-2影响,R726.5
  16. 肝脏部分切除对肝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R657.3
  17.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Ngb与Caspase-3的相关性研究,R741
  18. 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R743.33
  19. 肝脏少见类型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R735.7
  20. 外源性PCr抗动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源性MODS实验研究,R965
  21. 青蒿琥酯对百草枯致大鼠肺损伤机制的干预性研究,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