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厂冷却水微生物生长规律及控制措施研究

作 者: 方辉
导 师: 王翠红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系统 微生物生长规律 微生物控制 杀菌剂 复合配方杀菌剂
分类号: Q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循环冷却水是火力发电厂用水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发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质量的提高,是火电厂综合节水的关键环节。本文根据太原第一热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工艺及补水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循环冷却水和补水晋阳湖水体中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的检测了微生物的生长状况,研究并讨论了循环冷却水和补给水中微生物生长规律和控制措施。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循环冷却水和补给水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不同季节生长变化规律研究;夏季氨氮、亚硝酸盐氮、溶解氧、总铁、硬度、电导率等理化指标情况;不同的杀菌剂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对系统中优势细菌抑制作用效果的研究;几种复合配方杀菌剂对微生物生长繁殖抑制规律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以期掌握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微生物生长规律,结合生产运行中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杀菌剂使用的最佳方案,筛选出适合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的最佳杀菌剂配方,在保障电厂循环冷却水和补给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节约运行成本,为电厂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为其他行业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微生物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微生物在生长规律表明:补给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以异养细菌为主,两个系统在春季、秋季、冬季的异养菌数基本在10~3-10~4个/ml之间,夏季均在10~5个/ml以上,且循环冷却水系统略高于补给水系统。除在夏季放线菌数量较高外,其他季节、其他种类微生物数量均在10~3个/ml以下,不影响系统运转。相对其他季节,夏季微生物数量最高,因此在夏季应加强微生物的控制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2、三种杀菌剂优氯净、异赛唑啉酮和TH-406单独杀菌试验,微生物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氧化型杀菌剂优氯净杀菌率低,不适合电厂补水系统;非氧化型杀菌剂异赛唑啉酮和TH-406需要36小时才能显示出较高的杀菌率,作用时间慢。因此在实际运行中,三种杀菌剂都不宜单独使用。3、复合配方杀菌剂在加药周期内微生物生长变化规律的分析,本实验共选出8组复合配方杀菌剂配方,根据其对冷却水系统优势菌种的抑制作用研究,得出:a) 8组复合配方杀菌剂的杀菌率高,作用效果快,4小时后杀菌率均在在80%以上,24小时后部分复合配方杀菌剂杀菌率为99.9%,持续时间为96小时,因此建议以4天为一加药周期最佳。b)三种杀菌剂低浓度的复合配方杀菌剂较三种杀菌剂两两结合的复合配方杀菌剂杀菌效果好。根据正交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来看,三种杀菌剂两两结合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因此不宜采用两两结合的复合配方杀菌剂。c)在最终选出的8组高杀菌率的复合配方杀菌剂方案中,以配方优氯净30mg/L+异赛唑啉酮30mg/L+TH-406 10mg/L最为经济,且在实验后96小时对优势菌种的杀菌率保持在99.9%,这组杀菌剂配方一年费用仅为25000元,大大低于第一热电厂节省目前的投资。d)为防止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菌剂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建议将8组复合配方杀菌剂以一个月为周期交替使用,可有效减缓系统中微生物抗药性的产生。4、目前在第一热电厂补给水系统中长期使用的氧化型杀菌剂二氧化氯使用效果不佳,微生物大量滋生,致使活性炭过滤器堵塞,被迫停用检修,建议改用上述的复合配方杀菌剂。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3
第一章 概述  13-24
  1.1 问题的提出  13-14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4-15
  1.3 循环冷却水工艺过程及其水处理的重要性  15-19
    1.3.1 循环水流动过程和循环冷却水工艺过程  15-17
    1.3.2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微生物危害  17-19
  1.4 水处理剂概况  19-24
    1.4.1 杀菌灭藻剂种类  19-21
    1.4.2 我国水处理剂与国外的差距及水处理发展方向  21-24
第二章 太原市第一热电厂循环冷却水微生物研究  24-32
  2.1 现有的循环冷却水微生物控制指标  24-25
  2.2 微生物季节性生长规律研究  25-32
    2.2.1 实验设计  25-27
    2.2.2 结果与分析  27-31
    2.2.3 结论  31-32
第三章 太原市第一热电厂水系统微生物控制对策研究  32-43
  3.1 单种杀菌剂不同浓度下异养细菌变化规律研究  32-38
    3.1.1 实验设计  32
    3.1.2 结果与分析  32-37
    3.1.3 结论  37-38
  3.2 复配杀菌剂作用下异养细菌变化规律研究  38-43
    3.2.1 实验设计  38
    3.2.2 结果与分析  38-42
    3.2.3 结论  42-43
第四章 研究结论  43-46
  4.1 电厂循环冷却水微生物生长规律研究  43
  4.2 电厂水系统微生物控制对策研究  43-44
  4.3 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内容  44-46
参考文献  46-49
发表文章目录  49-50
致谢  50-51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1-52

相似论文

  1. 支持向量回归在化学农药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S48
  2. 新型Strobin类杀菌剂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TQ455
  3. 金龟子绿僵菌与化学农药相容性的初步研究,S476.12
  4. 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及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S435.121.4
  5. 聚六亚甲基胍的合成与应用研究,TQ316.3
  6. 超临界色谱拆分手性唑类农药的研究,TQ450.1
  7. 城市中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阻垢和缓蚀试验研究,TM621
  8. 掌叶大黄根腐病病原物研究,S435.672
  9. 土壤微生物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幼苗存活及生长的影响,S451
  10. 当归根腐病病原物研究,S435.672
  11. 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和苯氧菌酯的合成工艺研究,TQ245.24
  12. 年糕生产和贮藏期间微生物控制技术的研究,TS213.2
  13. 唑醇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TQ252
  14. 新型strobilurins类杀菌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S482.2
  15. 鱼塘消毒剂溴氯海因防治植物病害潜力研究,S482.2
  16. 卡枯醇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Ⅰ),TQ455
  17. 啶菌噁唑的毒理学研究,R114
  18. 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作为杀菌剂载体及其表面修饰杂化物的制备与表征,TB383.1
  19. 杀菌剂和生防菌协调控制苹果采后轮纹病及作用机制,S436.611.1
  20. 利用植物内生放线菌及化学药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S436.611
  21. 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化学防治效果分析,S436.418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