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杨绢野螟对温度的反应及其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

作 者: 张来
导 师: 李照会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黄杨绢野螟 生长发育 温度 过冷却点 结冰点 化学防治
分类号: S76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我国北京、华北、华东、西北、华中、华南都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及印度等国家。黄杨绢野螟为庭院观赏植物黄杨的恶性食叶害虫,在山东一年发生3代,以第三代的低龄幼虫在叶苞内作茧越冬。主要为害金边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锦熟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植物。本论文围绕着黄杨绢野螟的温度对黄杨绢野螟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黄杨绢野螟生命表的制作、黄杨绢野螟过冷却点结冰点的测定、自然环境温度与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变化的关系、黄杨绢野螟化学防治单项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温度对黄杨绢野螟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影响的研究中,对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等采用二次抛物线方程拟合了关系式,并进行分析;测定了黄杨绢野螟的发育起点、有效积温;应用生命表技术组建了特定时间生命表。1. 1发育历期与温度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式,而发育速率结果则开口向下。在27℃时,黄杨绢野螟的发育历期最短、发育速率最快。1. 2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黄杨绢野螟的各虫态及世代的存活率都以27℃时最高,当高于或低于27℃时,存活率都明显下降。1. 3每雌总产卵量在27℃时达到最大,为232.6667粒;1. 4在27℃时的寿命最长,为10.5 d,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成虫寿命都呈下降趋势,且30℃时最短为7.1667 d。1. 5对黄杨绢野螟各虫态及世代的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的计算采用了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四个虫态中以幼虫期的有效积温最大,产卵前期发育起点温度最低。1. 6通过实验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明确了实验种群生命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黄杨绢野螟各年龄阶段的生命期望值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实验温度条件下,种群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增长指数(I)均在27℃时最大,相应的种群倍增所需日数(p.d.t)在27℃时最短;根据世代存活率、每雌日均产卵量、成虫寿命、种群净生殖率及种群增长指数,得出黄杨绢野螟发育适温范围为21~27℃。2在黄杨绢野螟幼虫越冬期间在不同时期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测定和自然环境温度与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变化的关系试验中,主要结论如下:2.1黄杨绢野螟幼虫在越冬前期,过冷却点和冰点逐渐下降,越冬后期又逐渐升高。黄杨绢野螟越冬幼虫10-11月的过冷却点显著高于9月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12-1月的过冷却点,过冷却点到2007年2月降至最低值(-22.03℃),3月份升至-16.35℃。黄杨绢野螟越冬幼虫的冰点自9月份到翌年2月份逐渐降低,由9月份的-2.57℃降低到2月份的-8.95℃。2.2黄杨绢野螟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的变化,我们发现黄杨绢野螟过冷却点和冰点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回升。在较高温度下的降温,降温幅度的大小与黄杨绢野螟过冷却点的降低幅度的关系不大,而当气温降至接近0℃时,随着温度的降低,黄杨绢野螟幼虫的过冷却点迅速降低,这说明低温能够诱导黄杨绢野螟越冬幼虫提高耐寒能力,这与许多昆虫越冬期间耐寒性变化规律是一致的。经过低温驯化使黄杨绢野螟幼虫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过冷却点降低到一个很低的值,保证其能安全的度过寒冷的冬天。黄杨绢野螟幼虫过冷却点的变化相对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越冬期间,黄杨绢野螟幼虫冰点自9月份到翌年1月份逐渐降低,由9月份的-2.57℃降低到月份的-8.19℃,共降低5.62℃,并且变化比较均匀,没有幅度很大的变动,这说明黄杨绢野螟幼虫的冰点变化受低温诱导的影响不大,不能作为耐寒性的主要指标。而且黄杨绢野螟越冬幼虫的冰点变化相对气温变化也出现一定的滞后现象,最低点出现在2月份。2月份以后逐渐回升,这和过冷却点的变化具有相似性。3黄杨绢野螟化学防治单项试验主要结论:3.1几种杀虫剂对黄杨绢野螟的毒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5%氟虫腈悬浮剂、2.5%多杀霉素悬浮剂、5%氟啶脲乳油、5%吡虫啉乳油、48%乐斯本乳油。测定结果表明,5%氟虫腈悬浮剂和2.5 %多杀霉素悬浮剂是防治黄杨绢野螟幼虫较为理想的药剂,在害虫大暴发时推荐使用。3.2通过对黄杨绢野螟的田间防治试验表明,5%氟虫腈和2.5%多杀霉素对黄杨绢野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效快,持效期长,值得推广应用。其中,5%氟虫腈悬浮剂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达95.3%;另外,多杀霉素是一种生物源杀虫剂,还可用于防治其他鳞翅目害虫,喷药后当天即可见效,杀虫速度明显快于一般缓效型生物杀虫剂。吡虫啉防治黄杨绢野螟效果慢,但持续时间长;5%氟啶脲乳油经反复使用,害虫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杀虫效果不够理想,在防治7~10天后需再治理;建议在黄杨绢野螟大暴发时,推广使用氟虫腈和多杀霉素。

全文目录


摘要  6-9
Abstract  9-13
引言  13-21
  1 黄杨绢野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8
    1.1 形态特征  13-14
    1.2 生活史及习性  14-16
      1.2.1 生活史  14
      1.2.2 生活习性  14-16
    1.3 危害特点  16
    1.4 种群结构动态的研究  16-17
    1.5 有效积温的研究  17
    1.6 化学防治技术  17-18
  2 昆虫的耐寒性研究  18-20
    2.1 耐寒性的类型  18-19
    2.2 昆虫的耐寒策略  19-20
    2.3 耐寒性差异  20
  3 结语  20-21
材料与方法  21-26
  1 黄杨绢野螟对温度的反应  21-23
    1.1 温度对黄杨绢野螟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21-23
      1.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
      1.1.2 试验方法  21
      1.1.3 发育历期、发育速率等与温度关系的拟合模型  21
      1.1.4 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测定  21-22
      1.1.5 试验种群生命表的制作  22-23
      1.1.6 越冬幼虫过冷却点结冰点的测定  23
      1.1.7 自然环境温度与过冷却点和冰点的变化关系  23
  2 化学防治技术单项试验  23-26
    2.1 供试虫源  23-24
    2.2 供试药剂  24
    2.3 试验方法  24-26
      2.3.1 室内毒力测定  24
      2.3.2 室外药效试验  24-26
结果与分析  26-49
  1 黄杨绢野螟对温度的反应  26-46
    1.1 温度对黄杨绢野螟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26-35
      1.1.1 不同温度条件下黄杨绢野螟的生长发育  26-31
      1.1.2 不同温度条件下黄杨绢野螟各虫态的存活情况  31-32
      1.1.3 不同温度条件下黄杨绢野螟各虫态的繁殖情况与成虫寿命  32-35
    1.2 实验种群生命表  35-43
      1.2.1 特定时间存活生命表  35-38
      1.2.2 特定时间生殖力生命表  38-41
      1.2.3 生命表参数  41-43
    1.3 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测定  43-44
    1.4 自然环境温度与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变化的关系  44-46
  2 化学防治技术单项试验  46-49
    2.1 几种化学药剂对黄杨绢野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46-47
    2.2 几种化学药剂对黄杨绢野螟的田间防治试验测定  47-49
结论  49-53
  1 黄杨绢野螟对温度的反应  49-51
    1.1 温度对黄杨绢野螟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49-50
    1.2 实验种群生命表  50
    1.3 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测定  50
    1.4 自然环境温度与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变化的关系  50-51
  2 化学防治技术单项试验  51-53
    2.1 几种化学药剂对黄杨绢野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51-52
    2.2 几种化学药剂对黄杨绢野螟的田间防治试验测定  52-53
讨论  53-56
  1 黄杨绢野螟对温度的反应  53-55
    1.1 温度对黄杨绢野螟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53
    1.2 实验种群生命表  53-54
    1.3 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测定  54-55
  2 化学防治技术单项试验  55-56
    2.1 几种化学药剂对黄杨绢野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55
    2.2 几种化学药剂对黄杨绢野螟的田间药效试验测定  55-56
参考文献  56-63
致谢  63-64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64

相似论文

  1.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2. 基于温度变化的润滑脂对接触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TH117.22
  3.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技术研究,TH811
  4. 基于多光谱法的爆炸火焰测温系统的研制,TH811
  5.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6.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7.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8. 喷管羽流温度场测量系统的研制,V434
  9.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10.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11. 交联电缆生产线电控系统的研制,TP273.5
  12.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P273
  13. 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N752
  14. 椰心叶甲啮小蜂寄生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S476.3
  15. 携带WSSV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和环境因子胁迫的研究,S945
  16. 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S968.9
  17. 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试验与温度应力研究,TU528
  18. 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的保存与运输研究,S968.252
  19.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20. 电极和电解质对H2O2开路电位的影响研究,TM911.4
  21. 二斑叶螨体内噬菌体WO、Wolbachia和寄主三者关系的研究,S433.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 虫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