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茶油煎炸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作 者: 李阳
导 师: 钟海雁;李忠海
学 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茶油 品质 煎炸 薯条 挥发性组分 感官评价
分类号: R15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油茶为我国特有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茶油是从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的成熟种子中提取出的一种淡黄色澄清状油,有“东方橄榄油”之称。近年来,茶油因为其营养价值丰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在主产区湖南等地,茶油被当地人用来煎炸。用茶油煎炸的小吃,因为其具有较好的口感、色泽和香气,备受当地人们的喜爱。但是,长期以来,对煎炸过程中,茶油品质的变化、使用寿命及煎炸食品的品质缺乏科学的认识,因此,对茶油在煎炸时的品质和香气成分,以及用茶油煎炸的食品(薯条)的感官评价研究以刻不容缓。本实验以湖南生产的“大鑫洲”纯茶籽油为原料,以市购棕榈油为对比,进行了薯条的煎炸试验,对煎炸过程中茶油和棕榈油的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GC)分析技术对茶油、棕榈油的香气进行了研究。同时对2种油脂的煎炸产品(薯条)进行内含油脂的质量分析及感官评价,并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了综合评判。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煎炸时间30 h内,茶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都比棕榈油低;茶油的皂化值是从(196.9276±0.2351)mg/g下降到(193.0095±0.1342)mg/g,棕榈油皂化值的变化无明显规律;茶油碘价从(88.9394±0.1886)g I2/100g下降到(69.5445±0.1561)g I2/100g,棕榈油从(48.739±0.228)g I2/100g下降到(20.519±0.107)g 12/100g;棕榈油在煎炸18 h时K232、K270都比茶油的要小;在煎炸到24 h时,茶油和棕榈油的羰基价同时超标;在极性组分含量方面,棕榈油开始的极性组分含量大于茶油,但是在煎炸18 h后茶油的极性组分多于棕榈油。与GB7102.1中的相关标准比较,茶油作为煎炸用油的使用寿命为24 h,能代替棕榈油成为煎炸用油。通过固相顶空微萃取和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茶油和棕榈油在煎炸时的油脂相同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同时对2种油脂的总峰面积进行了比较,棕榈油的初始总峰面积大,但是随着煎炸时间到达30 h时,茶油的挥发性成分大于棕榈油:棕榈油中的癸醇、辛醛、苯甲醛和己醛比茶油中的含量从开始和煎炸结束都要高的多,乙酸乙酯的含量与茶油中的含量差异不明显。通过对茶油和棕榈油煎炸产品进行感官评价,茶油煎炸出的薯条在第1、72批为最易接受,在第24、48批为较易接受,在第96批为较难接受;棕榈油煎炸出的薯条在第1批为最易接受,24批为较易接受,第48、72批为一般接受,第96批为较难接受。72和96批次薯条中油脂的K值、酸值、羰基价和挥发性成分含量均比相应的煎炸用油要低,并且茶油煎炸产品的K值、酸值、羰基价要低于棕榈油煎炸产品。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文献综述  11-19
  1.1 煎炸油的品质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11-14
    1.1.1 酸值的变化规律  11
    1.1.2 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研究  11-12
    1.1.3 碘值的变化规律  12
    1.1.4 羰基价的变化规律  12
    1.1.5 极性组分的变化规律  12-13
    1.1.6 脂肪酸的组成变化规律  13
    1.1.7 共轭烯烃的变化规律  13
    1.1.8 煎炸油品质的检测新方法  13-14
  1.2 植物油脂挥发性物质的检测技术  14-17
    1.2.1 固相微萃取技术  14-16
    1.2.2 顶空分析法  16-17
  1.3 茶油的品质特性  17
  1.4 研究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7-19
2 茶油与棕榈油长时间煎炸后主要品质指标变化规律  19-29
  2.1 材料与方法  19-21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9
    2.1.2 实验仪器  19-20
    2.1.3 实验方法  20-21
  2.2 结果与分析  21-28
    2.2.1 茶油与棕榈油在煎炸过程中酸值的变化  21-22
    2.2.2 茶油和棕榈油在长时间煎炸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  22-23
    2.2.3 茶油与棕榈油在长时间煎炸过程中碘值的变化规律  23-24
    2.2.4 茶油与棕榈油在长时间煎炸过程中皂化值的变化规律  24-25
    2.2.5 茶油与棕榈油在长时间煎炸过程中煎炸羰基价的变化规律  25-26
    2.2.6 茶油与棕榈油在长时间煎炸过程中极性组分的变化规律  26-27
    2.2.7 茶油与与棕榈油在长时间煎炸下K值的变化规律  27-28
  2.3 小结  28-29
3 不同油脂煎炸后挥发性成分分析  29-41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9-30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9
    3.1.2 实验仪器  29-30
    3.1.3 挥发性成分测定方法  30
  3.2 结果与分析  30-40
    3.2.1 煎炸过程中茶油的主要挥发性物质的鉴定  30-31
    3.2.2 不同煎炸时间下茶油和棕榈油挥发性物质含量分析  31-39
    3.2.3 茶油和棕榈油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比较  39-40
  3.3 总结  40-41
4 煎炸薯条感官评价与薯条中油脂分析  41-53
  4.1 材料与方法  41-43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
    4.1.2 仪器与设备  41-42
    4.1.3 实验方法  42-43
  4.2 煎炸薯条的感官评价方法  43-45
    4.2.1 评价员的选择标准  43
    4.2.2 评价前的准备  43
    4.2.3 评价方法  43-44
    4.2.4 标度及评价指标的选择  44-45
  4.3 结果与分析  45-51
    4.3.1 薯条感官评价评分结果  45-49
    4.3.2 薯条中油脂的品质评价  49-51
  4.4 小结  51-53
5 结论与展望  53-55
  5.1 结论  53-54
  5.2 展望  54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  54-55
参考文献  55-63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63-64
致谢  64

相似论文

  1.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TS254.4
  2.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3.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4.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5. 薯条的速冻工艺研究,TS215
  6. 红曲米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TS251.65
  7. 米粉品质改良研究,TS213.3
  8.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9. 临沧特色烤烟品质区划研究,S572
  10.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11. 齿果酸模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特性评价,TS255.7
  12.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13. 氮磷钾配施对茶树生理代谢和茶叶品质的影响,S571.1
  14. 粳米脂肪含量的氮素效应及其与米粉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S511.22
  15.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16. 不同肥料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S572
  17. 变频调速对密集烤房流场及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S572
  18.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19. 有机、SEQ、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蔬菜产质量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S63
  20. 不同处理血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仔鸡饲粮中的应用研究,S831.5
  21. 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青贮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S816.5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营养卫生、食品卫生 > 饮食卫生与食品检查 > 食品卫生与检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