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胶南大珠山森林群落分类、排序及主要树种生态位研究

作 者: 范迎新
导 师: 许景伟;李传荣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森林培育
关键词: 大珠山 TWINSPAN群落分类 CCA排序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分类号: S71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7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森林群落分类、排序及主要树种的生态位研究是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基础,对科学营建海防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胶南市大珠山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应用TWINSPAN软件对主要群落进行分类;利用CCA排序分析环境因子与主要木本种群的关系,找出影响种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主要环境因子资源维上的种群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目的是探讨该地区主要树种与环境资源的相互关系及其利用状况,为岩质海岸防护林的树种选择与配置、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发挥沿海防护林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表明:1、TWINSPAN分析表明,大珠山的植被划分为7个群丛组。无刺刺槐赤松群丛、刺槐黑松赤松群丛、赤松紫椴刺槐群丛、刺槐黑松盐肤木群丛、黑松黄连木群丛、黑松刺槐杜梨群丛和刺槐板栗黑松群丛。其中,刺槐板栗黑松群从的生境较好,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比其它群从的含量高。其次为刺槐黑松赤松群从和刺槐黑松盐肤木群从。黑松黄连木群丛的生境最差,土壤含水量仅为0.32%。2、CCA排序分析可知,影响大珠山种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坡度、海拔、土壤厚度、有效氮、有效钾和有机质。其中CCA排序轴的横轴反映了坡度、海拔和土壤厚度的变化;CCA排序轴的纵轴反映了有效钾和海拔的变化。3、大珠山主要木本种群在各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差异不大。从总体上看,所分析的20个乔木种群中,刺槐和黑松的生态位宽度较宽,分别为3.390和3.234,其次为杜梨(2.974)、臭椿(2.942)和赤松(2.618),无刺刺槐、板栗、紫椴、黄连木、山楂和槲树的生态位宽度为0,其余的9个生态位宽度介于1.051~2.112之间。各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大小顺序为:胡枝子(3.608)、野蔷薇(2.940)、溲疏(2.727)、杜鹃(2.344)、连翘(2.333)、扁担杆子(1.017)、三桠乌药、野葡萄、锦带和腊条(0)。生态位较宽的种群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在海防林建设中应该优先选择那些生态位较宽的乔木和灌木树种。4、生态位重叠较高的种对有两种情况。一是生态位较宽的种对之间。在各个资源维上,黑松×杜梨、刺槐×臭椿和杜梨×臭椿都有较高的重叠,重叠值在0.6以上。二是出现在少数同一资源位上生态位较窄的种对之间。生态位重叠较低的情况多发生在生态位较窄,不在同一资源位的种对之间。总而言之,在大珠山营造海防林树种选择时,应优先选择那些生态位较宽的乔木和灌木树种。因为它们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能在岩质海岸很好的生长。在树种搭配时,应优先考虑生态位较宽而重叠较小的种对。如乔木树种可以选择刺槐、黑松、杜梨、臭椿、合欢、海棠、麻栎、赤松、水柳;灌木树种可以选择胡枝子、野蔷薇、连翘、溲疏、杜鹃。这些种群生态位较宽,虽然它们之间在某些资源维上的重叠值较大,但在其它资源维上的重叠却很小,它们利用的资源位不一定相同,出现生态位分离现象,因而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反而在环境资源位上形成互补,能够更好的利用环境资源。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2
1 引言  12-24
  1.1 研究的目的  12-13
  1.2 海防林研究现状  13-14
  1.3 植被分类的研究现状  14-15
  1.4 植物群落排序的研究现状  15-17
  1.5 生态位的研究现状  17-21
    1.5.1 生态位理论  17-19
      1.5.1.1 Grinnell 的空间生态位  18
      1.5.1.2 Charles Elton 的功能生态位  18-19
      1.5.1.3 Hutchinson 的超体积生态位  19
    1.5.2 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19-21
  1.6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22
  1.7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22-24
    1.7.1 本研究的内容  22
    1.7.2 本研究的意义  22-23
    1.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23-24
2 研究区域概况  24-26
  2.1 自然地理  24
  2.2 植物资源  24-26
3 研究方法  26-30
  3.1 野外调查方法  26-27
    3.1.1 样地设置  26-27
    3.1.2 群落调查  27
    3.1.3 土壤调查  27
  3.2 室内测定方法  27
    3.2.1 样品处理  27
    3.2.2 测定方法  27
  3.3 群落分类方法  27
  3.4 群落的排序方法  27-28
  3.5 生态位分析方法  28-30
    3.5.1 生态位宽度计算  29-30
    3.5.2 生态位重叠计算  30
4. 结果分析  30-65
  4.1 大珠山群落分类  30-34
    4.1.1 主要树种在样地中的分布  30-32
    4.1.2 群落和乔木种群的分类分析  32-34
  4.2 种群与环境因子的排序  34-36
    4.2.1 CCA 排序轴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  34-35
    4.2.2 种群与环境因子的CCA 排序  35-36
  4.3 主要木本种群的生态位分析  36-65
    4.3.1 生态位宽度分析  37-49
      4.3.1.1 坡度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  37-39
      4.3.1.2 海拔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  39-41
      4.3.1.3 土壤厚度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  41-43
      4.3.1.4 土壤养分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  43-48
      4.3.1.5 总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  48-49
    4.3.2 生态位重叠分析  49-65
      4.3.2.1 坡度资源维上的生态位重叠  50-53
      4.3.2.2 海拔资源维上的生态位重叠  53-55
      4.3.2.3 土壤厚度资源维上的生态位重叠  55-57
      4.3.2.4 土壤养分资源维上的生态位重叠  57-65
5. 讨论  65-67
  5.1 关于沿海防护林群落排序的研究  65
  5.2 关于生态位资源维的选择  65
  5.3 关于大珠山树种选择的探讨  65-67
6. 结论  67-69
  6.1 大珠山群落分类  67
  6.2 种群与环境因子的排序  67
  6.3 大珠山主要木本种群的生态位宽度  67
  6.4 大珠山主要木本种群的生态位重叠  67-69
参考文献  69-76
附录  76-77
致谢  77-7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8

相似论文

  1. 报业的生态位定位与行业内战略选择研究,G211
  2. 淮河流域典型河流涡河水生植物分布格局及环境因子分析,Q948
  3. 基于生态位重叠理论的闽台森林公园(森林游乐区)对比研究,TU986.52
  4.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种群生态位研究,Q948
  5.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城市旅游品牌系统构建研究,F592.7
  6. 高山生态系统苔藓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Q948
  7. 马尾松人工林对林隙干扰的响应,S718.5
  8. 山西霍山暖温带次生林植物功能型的划分,Q948
  9. 冀北山区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位研究,S718.5
  10. 湖北省茶树气候区划及其干旱风险评价,S571.1
  11. 电子商务生态主体合理定位研究,F724.6
  12. 林窗对子午岭辽东栎林天然更新的影响,S754
  13. 西藏马鹿草青期食物组成及采食与营养适应对策的研究,S829.9
  14. 徐州市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位研究,S718.5
  15. 面向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生态位及其演化模型研究,G203
  16. 色季拉山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S718.54
  17. 黄土半干旱区林地微生境与下层植被特征研究,S718
  18. 基于GIS的秦岭山地植被分布与环境梯度关系分析,Q948
  19. 东灵山植物物种(乔木)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Q948
  20. 辽东栎种群动态及其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S718.5
  21. 云雾山天然草地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S8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生物学 > 森林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