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鸭疫里氏杆菌体内诱导抗原基因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作 者: 陈芬芬
导 师: 李自力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预防兽医学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基因组文库 体内诱导抗原技术 抗原基因 间接ELISA
分类号: S858.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89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ntipestifer,RA)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型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常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目前对RA的毒力因子和致病机理知之甚少。病原菌感染机体后体内诱导表达的抗原通常与病原菌的致病机制密切相关。为了研究RA感染机体过程中存在的致病因子,本研究提取了I型RA云梦株的基因组,用限制性内切酶Sau3AI酶切并回收1~4Kb的片段,将酶切回收片段与用BamHI酶切的表达载体pET28a/b/c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成功构建了RA基因组文库,库容量约3×10~4个。用经体外培养的RA和BL21吸附后的感染鸭血清做探针,通过体内诱导抗原技术,筛选RA的基因组表达文库,得到了28个阳性克隆,它们可能为RA在感染鸭体内诱导表达的新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这些新基因的功能进行了预测和分类,涉及RA生物合成和代谢、信号转导、分泌途径、毒力质粒等方面,这些基因可能编码与RA感染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本研究为RA致病机制的研究、新疫苗和诊断试剂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设计引物并成功扩增了ive-1、ive-2、ive-6等3个新基因,大小分别为:537bp、1062bp和933bp,对它们进行测序、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其抗原性和二级结构。并将每个克隆连接到pGEX-KG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质粒,用IPTG成功诱导了各个抗原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分别为46KDa、66KDa、60KDa。同时用吸附过的感染血清作探针,对这3个新蛋白进行了免疫学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它们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初步确证这些蛋白为RA感染过程中诱导表达的抗原基因,对RA感染的致病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以纯化的两个抗原蛋白Ive-2、Ive-6为包被抗原,成功建立了两个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特异性和敏感性。两个间接ELISA对早期感染血清和灭活苗免疫血清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Ive-2是感染早期体内特异性表达的抗原,为以后建立一种RA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1
缩略词表  11-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6
  1 鸭疫里氏杆菌的研究进展  12-22
    1.1 RA病原学研究  12-14
      1.1.1 分类地位  12-13
      1.1.2 血清型  13
      1.1.3 生物学特性  13-14
    1.2 RA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4-15
    1.3 RA的致病因子和免疫原性相关因子研究  15-16
    1.4 RA的流行病学研究  16-17
    1.5 RA诊断方法研究  17-19
      1.5.1 临床诊断  17
      1.5.2 分离鉴定  17
      1.5.3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17
      1.5.4 凝集试验  17-18
      1.5.5 荧光抗体法  18
      1.5.6 PCR快速检测法  18
      1.5.7 间接血凝试验  18-19
      1.5.8 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19
      1.5.9 间接ELISA法  19
    1.6 RA防治研究  19-22
      1.6.1 药物防治  20
      1.6.2 疫苗防治  20-22
  2 细菌毒力基因体内表达检测系统研究进展  22-26
第二章 鸭疫里氏杆菌基因组表达文库的构建和鉴定  26-36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6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6-31
    2.1 实验材料  26-28
      2.1.1 菌株和载体  26
      2.1.2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26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26-28
      2.1.4 主要仪器  28
    2.2 实验方法  28-31
      2.2.1 鸭疫里氏杆菌的培养  28
      2.2.2 鸭疫里氏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8-29
      2.2.3 Sau3AI最佳酶切浓度的确定  29
      2.2.4 RA基因组的酶切及纯化  29
      2.2.5 重组质粒的克隆和鉴定  29-31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34
    3.1 鸭疫里氏杆菌的培养  31-32
    3.2 鸭疫里氏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32
    3.3 鸭疫里氏杆菌基因组DNA的部分酶切  32-33
      3.3.1 RA基因组DNA最佳酶切浓度的确定  32-33
      3.3.2 RA基因组DNA的部分酶切和回收  33
    3.4 表达文库的构建和质量鉴定  33-34
  4 讨论  34-35
  5 本章小结  35-36
第三章 RA基因组表达文库的免疫筛选和IVI基因的初步分析  36-49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36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6-41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36-37
      2.1.1 实验材料  36
      2.1.2 主要溶液的配制  36-37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37
      2.1.4 实验动物  37
    2.2 实验方法  37-41
      2.2.1 感染血清的制备  37
      2.2.2 去除感染血清中交叉反应的抗体  37-38
      2.2.3 RA基因组表达文库的筛选  38-40
      2.2.4 体内诱导抗原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功能预测  40-41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45
    3.1 感染血清的制备及吸附处理  41-42
    3.2 RA基因组表达文库的筛选  42-43
    3.3 体内诱导抗原基因的测序和功能预测  43-45
  4 讨论  45-48
  5 本章小结  48-49
第四章 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49-66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49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9-55
    2.1 实验材料  49-50
      2.1.1 菌株与载体  49
      2.1.2 主要试剂及溶液  49-50
      2.1.3 主要仪器  50
    2.2 实验方法  50-55
      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50-51
      2.2.2 PCR扩增  51
      2.2.3 PCR产物的回收  51-52
      2.2.4 重组克隆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52-53
      2.2.5 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53-54
      2.2.6 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  54
      2.2.7 诱导表达  54
      2.2.8 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  54
      2.2.9 Western-blot检测  54-55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64
    3.1 PCR扩增结果  55
    3.2 重组克隆质粒的酶切鉴定  55-56
    3.3 序列测定及分析  56-62
    3.4 原核表达质粒的酶切鉴定  62-63
    3.5 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  63
    3.6 Western-blot分析  63-64
  4 讨论  64-65
  5 本章小结  65-66
第五章 血清1型鸭疫里氏杆菌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66-80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66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6-70
    2.1 实验材料  66-68
      2.1.1 血清与酶标抗体  66
      2.1.2 主要试剂  66
      2.1.3 蛋白纯化相关试剂的配制  66-67
      2.1.4 ELISA相关溶液的配制  67
      2.1.5 主要仪器  67-68
    2.2 实验方法  68-70
      2.2.1 抗原的准备  68-69
      2.2.2 间接ELISA最佳工作条件的确定  69
      2.2.3 间接ELISA测定的基本试验步骤  69
      2.2.4 间接ELISA方法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69
      2.2.5 重复性试验  69-70
      2.2.6 特异性试验  70
      2.2.7 符合率试验  70
      2.2.8 早期感染血清的检测  70
      2.2.9 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  70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70-78
    3.1 蛋白可溶性与不可溶性分析  70-71
    3.2 重组蛋白的纯化  71
    3.3 最佳工作条件的确定  71-73
      3.3.1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最佳稀释倍数的确定  71-72
      3.3.2 酶标二抗工作浓度的确定  72-73
    3.4 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73-74
    3.5 重复性实验  74-75
    3.6 特异性实验  75-76
      3.6.1 交叉试验  75-76
      3.6.2 阻断试验  76
    3.7 符合率试验  76-77
    3.8 早期感染血清的ELISA结果  77
    3.9 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  77-78
  4 讨论  78-79
  5 本章小结  79-80
结论  80-81
参考文献  81-88
致谢  88-89
附录  89-98

相似论文

  1. 企鹅珍珠贝Cd-MT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初步研制,X835
  2. 鸭源鸡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抗脂多糖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S858.32
  3.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4. IBDV模拟表位与vp2组合基因的分子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应用,S852.65
  5. 犬细小病毒2型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2.65
  6. 华东地区鸭圆环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8.32
  7. 猪流感病毒NS1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NS、NP蛋白细胞定位研究,S858.28
  8.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LTR体外启动活性分析,S858.31
  9. 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RN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S855.12
  10. 日本囊对虾雌雄性腺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分析,S917.4
  11. 猪圆环病毒Ⅱ型核酸疫苗的构建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S858.28
  12. 结核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S855.12
  13. PRRSV JL/07/SW分离株GP5基因克隆与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S858.28
  14.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木质素降解酶相关基因资源的宏基因组学研究,S714.3
  15. 深海嗜冷杆菌低温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Q78
  16. 新疆新孢子虫株tNcSRS2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S852.7
  17. 副猪嗜血杆菌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体内诱导基因的筛选,S858.28
  18. 鸡志贺氏菌病平板凝集试验和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S858.31
  19. 鸡鲍氏志贺菌疫苗免疫抗体间接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S858.31
  20. 亚洲型猪囊尾蚴3个低分子量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2.7
  21. 肺炎支原体ORF6区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应用于血清学诊断的初步研究,R440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 > 家禽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